蒋介石的延安之行
1947年3月13日,蒋介石轰炸延安。14日,胡宗南指挥7个师15万兵力,大举向陕北进犯。3月19日晨,在南京官邸的电讯员终于收到了蒋介石久盼的胡宗南从前线发来的捷报,喜形于色地报告说:“胡部进占延安城。”
蒋介石接到电报一看:“我军经7昼夜的激战,第1旅终于19日晨占领延安,是役俘虏敌5万余,缴获武器弹药无数,正在清查中。”蒋大喜,下令南京与西安的商店和居民当晚一律悬挂“国旗”,燃放鞭炮庆祝“陕北大捷”。
由于蒋介石下令催动所有的宣传机器进行宣传。报刊、电台对“延安大捷”大肆进行宣传鼓噪。弄得中外记者个个心跳,纷纷要求进行战地采访,前去延安。这可急坏了前方的胡宗南。
原来延安是毛泽东主动撤出的,胡宗南所谓“经7昼夜激战”之说,纯属“天方夜谭”,所谓“占领延安”,只是占得一座空城,哪有“5万共军的俘虏”和缴获的“无数”武器弹药记者们来了,肯定要参观“俘虏”和观看“缴获的武器”。胡宗南急得团团转,手下参谋急中生智,在延安城四周紧急设置战俘营10座,抓来500名村民,再从国军中挑选出1500“伶俐”士兵,混合夹杂在一起,紧急加以排练,他手下的参谋长说:“‘战俘’难题解决了,‘缴获’的武器没办法解决!”
胡宗南亲自下令:“尽量搜集三八式和汉阳造的步枪送到战绩陈列室!”
“但数量太少,与‘无数’相差甚远!”
“下令把警备延安的地方部队的武器也速速送来。”
“他们的武器取过来,八路夜袭的话,可就麻烦了!”
“武器白天送去陈列馆,晚上送回去。”
弄虚作假之事,总不免会露出马脚。记者发现了“俘虏”玄机,说:“咦在昨天那个战俘营,我不是见过你吗”“俘虏”们立即按照事先的预案,挺起胸脯,“啪”地一个立正,然后一言不发。
记者们对他们无法可治。
不过,胡宗南对付记者有绝招,就是“银弹”攻击,不少南京去的记者被击中,一手接钱一手操笔,信口吹法螺,把吹嘘大捷的“战地通讯”、“战地报道”发往南京。
此时因为“火炉”南京太热,蒋介石正在庐山避暑。在离开庐山前,他曾指使国民政府最高法院对毛泽东下达了一道“通缉令”,罪名是“意图颠覆政府,其为内乱犯”,把一年前还握手笑谈的毛泽东“悬赏通缉”。谁知南京报刊宣传攻势的热度比“火炉”气温还热烈,传奇的英雄、意想不到的战斗传说、智勇双全的指挥官事迹……连篇累牍,撩得蒋介石也在庐山坐不住了,又返回南京。
报章的宣传还在升温。蒋介石如同许多对战局一无所知的人一样,渴望着去延安看看。
延安是毛泽东等人的驻地,从1935年开始就一直是中共的领导中心。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人在这里生活了10多个春秋。
胡宗南接到蒋介石要来延安的指令后,立即忙碌起来了。飞机在西安与延安之间多次往来,从西安把洋瓷脸盆、澡盆、马桶、沙发、钢丝床、山珍海味及厨师等运抵贫苦的延安,再调集最先进的大炮部署在延安四周进行警戒,宛如大敌来临。
随即,又派一批侍卫前去打前站,检查延安城内外的安保措施是否到位。
一切就绪,蒋介石启程了。
1947年8月7日,蒋介石乘坐着美龄号专机飞临延安,在延安简易机场尘土飞扬的跑道上降落,随即,被重兵接送到延安城内最好的、戒备森严的边区外交宾馆。当天下午,蒋介石亲自在延安城内主持召开了旅以上军官会议,专门研究出兵增援榆林的问题。
晚上,蒋介石单独与胡宗南再次研究榆林作战问题。胡宗南说:“此次共军打榆林的真正意图,也许是准备在米脂以北伏击我增援部队。”
“今后陕北作战,不必再强调稳扎稳打了,采取急进猛打的战法,弥补以前与共军作战显露出的缺陷。”蒋介石强调说,“迂回增援的整编第36师不但要隐蔽,而且行动要快,要达到出乎共军意料的奇效。”
为此,蒋介石还告诫胡宗南说:“陕北为主要战场,为匪之首脑所在,如不肃清,后患无穷。本令7月底彻底肃清,现在决定延长一个月,8月底定须肃清。”
当夜,石祖德率领武装卫队驻守在四周,胡宗南的精锐嫡系部队在外围担任警戒。
第二天一大早,在大群侍卫们荷枪实弹的保护下,蒋介石出现在延安城里,到处转悠。
俞济时等人伴随着蒋介石来到了枣园。蒋介石终于看见了被自己“通缉”的毛泽东住过的那间窑洞,只见它与当地农民的窑洞没有两样。俞济时说:“看,门窗是没油漆过的旧木头做的,洞内墙面剥落,靠窗的那张榆木桌桌面坑洼不平,简陋的床也是榆木钉的。”
尽管蒋介石对毛泽东等人的情报十几年来一直没有断过。此时此刻,面对延安小城和这些近平原始的窑洞,他还是感到十分震惊,怎么也无法想象老对手在如此恶劣的生存环境中如何保持着旺盛的斗志,如何有效地指挥着千军万马在全国战场上与装备精良的日军、国民党军作战、对抗,且能在这样的桌子上把文章写得如此尖锐犀利,而又文采飞扬……蒋介石惊讶毛泽东的意志,感叹他的毅力。跟从着他一起观看的侍卫们,也是一个个“啧啧啧”地感叹不已。
突然,蒋介石发现窑洞外院子有棵树,走过去,树下有个石凳,旁边还有架纺线的纺车。他指着纺车问道:“毛泽东要这东西做什么”
胡宗南回答说:“由于我大军围困,延安物资匮乏,据说这是其亲自纺纱用的!”
蒋介石试着摇了摇纺车。纺车吱呀一声,线断了。他站起身,摇了摇头,随即快速离开。
在门外,胡宗南又告诉说:“旁边和下面是周恩来、朱德和刘少奇等人住的窑洞。”
蒋介石望去,这些窑洞外观和毛泽东这间窑洞都一样,估计里面也差不多,立即绕开了。
离开枣园后,蒋介石直接回了边区外交宾馆,审定了胡宗南送来的作战计划,当天就离开了这个让他心绪不宁的地方。
这是蒋介石一生中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来到延安。
蒋介石回到南京后才过十几日,就有消息传来:由他在延安亲自审定的作战计划由胡宗南执行下去,完全弄砸了,派出去的整编第36师两个整编旅共6000多人在沙家店被歼,在延安城内接见过的旅长刘子奇被俘。该师另一个旅——整编第28旅赶紧撤离榆林,在清涧岔口又被解放军截住,伤亡3000多人。胡宗南在陕北作战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了。
10月,整编第76师师部和一个旅被歼,师长、参谋长和旅长全部当了俘虏。没有两个月,蒋介石在各个战场上大败。毛泽东则以人民解放军总部的名义发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宣言指出,蒋介石及其集团一贯坚持卖国、独裁和内战的反动方针,使全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挣扎在死亡线上。为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解放,“宣言”中及时地提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
网友关注
- 怕穿皮鞋的母亲
- 嘎嘎木屋搬家
- 池塘里的圆月亮
- 豪猪先生和谁赛跑
- 寄自床底下的信
- 爱读报的狮子
- 一棵很高很大的树
- 强盗黑乌鸦投降
- 草丛里奔跑的苹果
- 因为爱你,连笑都这么像你
- 你不要像你爸
- 唏哩呼噜当大侠
- 卖名字
- 父亲母亲
- 白衣飘飘的爱情
- 快乐的小箩筐
- 笼中鸟
- 喜欢和爱是两码事
- 父母面前,请放下手机
- 我与妈妈的最后一次别离
- 陪着父母去旅行
- 风儿来到大海上
- 小刺猬的那根豇豆
- 小猪上学记
- 生命和爱,就是这样传承下来的
- 洗澡时爱唱歌的青蛙
- 守秘密的小兔子
- 张辉泽:带领乡亲把百香果变成致富“金果果
- 两个猪宝贝
- 河马先生的大雨伞
- 螃蟹的生意
- 冰上蝴蝶陈露的浪漫爱情
- 我替你记忆一切
- 爱吃海胆的绿鳞鲀
- 像音乐和像锤子的敲门声
- 平安夜和金海草
- 一生都在热恋
- 我需要一个下雪天(I Need a Sn
- 嗨,我又结婚了!
- 穿山甲球球
- 如果爱情会说话
- 54条曼龙鱼
- 大象来做客
- 象先生客厅里的画
- 靠近你,温暖我
- 气球的故事
- 选择伴侣就是选择后半生
- 神剑上的字
- 长脖子熊
- 父母老了,别让我们的爱迟到
- 第五只气球
- 别偷走父母的快乐
- 找不到家的小刺猬
- 狗熊先生举重
- 针线有爱
- 蒙上眼睛的小老鼠
- 床的左边是海,床的右边是山
- 棕熊先生的开心早茶
- 下辈子,你不要再做我的孩子
- 四姑娘
- 等你回家
- 眷恋最后那道光
- 给老爸的快递
- 小猪和狐狸
- 父亲的花
- 哄老婆不是一件容易事
- 蜘蛛黑豆儿
- 父亲的发薪日
- 最美味的早餐
- 谈一场不分手的恋爱
- 一套童话书
- 爱孩子,请先爱你的另一半
- 丫形苹果树
- 把最爱给谁
- 白求恩的故事 白求恩的故事50字简介
- 你考虑过爱情的感受吗
- 一种智慧叫弯曲
- 粉色伞裙
- 好饿好饿的鱼
- 满头鲜花的熊
- 树洞里的朋友
精品推荐
- 洛浦县05月30日天气:阴,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26/13℃
- 阿瓦提县05月30日天气:多云转阴,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26/12℃
- 新和县05月30日天气:晴,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24/10℃
- 莎车县05月30日天气:阴,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27/16℃
- 建湖县05月30日天气:阴,风向:东北风,风力:<3级,气温:22/18℃
- 平罗县05月30日天气:晴转小雨,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转3-4级,气温:29/15℃
- 木垒县05月30日天气:阴转多云,风向:西北风,风力:3-4级,气温:17/9℃
- 五指山市05月30日天气:多云,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35/23℃
- 石嘴山市05月30日天气:晴转小雨,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转3-4级,气温:29/12℃
- 福海县05月30日天气:阴转晴,风向:北风,风力:3-4级转<3级,气温: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