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夫匹妇
一
老两口在这个菜场卖了好几年菜。
他们肩并肩站在摊位后,手上择着菜或剥各种时令豆子。他们摊上的菜特别干净,水灵,一小束,一小捆,一小把,不论芹菜或香椿,都摆放得赏心悦目,相较其他菜摊显得简直有些文艺——
菜场是吵吵嚷嚷,充溢生机且有些粗鲁的,多数菜摊上胡乱堆着菜,地上散落着老菜帮、黄菜叶。老两口的摊子从没有这一幕,他们在靠窗的一个独立摊位,不和其他摊档连着,择下的菜叶垃圾放在一个筐里,连那只筐也是平头正脸的。
老两口生意不算好,“干净”在菜场来说意味着比其他摊位更高点的价,通常主妇们更愿意买堆码得看去就像清仓抛售的菜。
但这么多年,老两口就这么守着摊,他们的衣着也和售的菜一样,利落,清爽。老头花白头发理得短短的,老太太一头短发抿得一丝不乱,衣襟上会据时令别一对白兰或一朵栀子。
那对菜摊上的老夫妻,在市声嘈杂的菜场,一起出摊,一块收摊,每日肩并肩地择菜剥豆边聊闲话——也是一种恩爱,《诗经》里“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古老恩爱。
二
“上海面店”,开了几十年,店主是对肤色白净的夫妻,加工各类面制品,碱水面,饺子皮,馄钝皮,春卷皮……
从我搬来这条路,他们的店子就在,据说夫妻俩是当年上海下放的知青。两人都有些严肃,不大与顾客攀谈,碰到上海老乡来买东西,才会热闹地用上海话聊上一会。
前些年,店子中午也营业,妻子在一张竹制躺椅上午休,丈夫照看生意,如有人来买东西,丈夫的声音压得很低,有时只用手势表示,这时就算有上海同乡来,丈夫也不聊天。
他们各有分工,丈夫轧面、切面,妻子负责码放、过秤,两人配合井然。店子没生意时,夫妻两人用上海话聊天,两人讲话时的表情一点也不严肃了,放松,体己,有一种外人进不去的默契。
两人穿一样的蓝布工作服,戴一顶白帽,如同情侣装,虽沾一身面粉,看去还是整洁,那种南方人的细致,把一爿小店理得清清爽爽。
从去年起,店子每天中午必挂出休息的牌子,下午三点开门,顾客突然意识到——这小店开了这些年,夫妻俩也都老了,要回去午休才能支持下午的营业了。
再后来,店子雇了个年轻人,敦实的小伙子,把轧面、压面等体力活接过去,再后来又来了位敦实女人,小伙子的妻子。春节后,这对年轻夫妻把上海夫妻的店接了。
年轻夫妻手脚勤快麻利,有次两个女顾客来买烧麦皮,边讨论怎么包,小伙子从冰箱里取出妻子包的烧麦给她们看,烧麦捏得有模有样,开口的地方像一朵花苞。
女顾客赞扬道,包得蛮像样,怎么做的?小伙子有一点不好意思与带着更多自豪说,不知道呢,是她包的。
夫妻俩随和,和“上海面店”风格清冷的夫妻不同,他们成日脸上挂着笑,“笑迎八方客”的喜庆。
喜庆中,有种齐心协力把日子过好的劲头。
中午男店主休息,仍在那把竹制老躺椅上,女店主招呼来客,有顾客瞥见午休的男店主,声音压低点。
“没事,吵不醒!火车都拖他不走!”黑皮肤的女店主笑起来挺俊俏。
三
院里的门卫老夫妻,都七十几了,两人一般瘦,长相颇像,似乎那真是长期生活在一起形成的。
门卫室很小,五斗橱上的电视从早到晚放着养生节目,门卫老头忙于根据专家指示制作各种食疗,比如黑豆浸醋,把芝麻粉和核桃粉搅和在一块,小门房里常充满各种香气。
除了养生食疗,老头每天大早风雨无阻地做一套健身操,拍肩打膝,顿足晃臂,赫然有声。
有时晚上去门卫室拿快递,准看到他在用药包泡脚。老太太没这么上紧养生,既不做健身操,也不泡脚,有邻居与她玩笑:“你也不学学你老头子,看他多惜命!”老太太笑笑。她话不多,脾气比老头温和。
老头脾气不好,和住户时有摩擦。有时住户去门卫室取快递,嘟哝说没翻着,老头的声调就急躁起来:“房间本来小,成天这么多件堆着,下脚的地方都没了!”
一间这么小而杂乱的门卫室,却不妨碍老头不折不扣地养生,包括每日做饭,用一只小电饭煲,计好量,不吃剩饭剩菜。
饭后大概八九点,老头要吃点什么膏、什么粉之类。有次我去取件,听见有个与他相熟的邻居老头调侃他:“成天吃这些玩意儿也不嫌烦,准备活一百岁呀!”
“一百岁可不敢想!活得比我老太婆久就行啦,我走了谁管她?”老头粗声大气。
门卫室昏黄的灯里,我一下愣住,想起之前有邻居说,老头比老太要年长些,大八岁还是十岁?记不得了。还想起老头老太似有一个不争气的儿子,离异,惹出不少麻烦……
每逢年节,老两口都在门卫室过,外面鞭炮惊天动地,门卫室如常,那台电视仍旧播放着健康类节目。
四
每回去父母家吃饭,餐桌上总吵吵闹闹,为空调的温度,为菜的咸淡,为父亲酒杯斟的深浅,为哪句话未遵循事实……任何一点小事都可成为父母吵闹的由头。
有时一方火大,作势离桌,我和先生还要赶紧劝解——这不是桩好干的活,要不偏不倚,以免得罪了另一方。
“你爸妈也真有意思……”先生说,他的潜台词是,我父母性格相互这么拧巴,怎么就凑成了一对?还一过就快五十年。
先生的父母是完全不同的类型,他母亲在世时,与他父亲少有争执,即便哪一方鬧起脾气来,另一方总会少说几句让着,因此家里总是和谐气氛。
唉,比起“别人家的父母”,我的父母多年来形成了颠扑不破的定局:活到老,吵到老。
可同时,他们的吵闹中还穿插着如下——
父亲常来我这,带点楼顶种的菜或一些给我儿子乎乎做的吃食,但他从不在我这吃饭,因为要赶回去给我妈做饭。
尤其这几年,母亲身体愈糟糕,腿脚都不大便利后,一应事情都是他照料,包括买菜做饭、递水煎药,冬日里母亲胳膊举不起来,脱件毛衣都得我爸帮忙。
母亲是长女,底下弟妹一拨,有碰上喜事需要送个祝福或境况不顺需要送个温暖的,都由父亲代办。七十几岁的人,骑个电动车风风火火,给这家捎些东西,给那家送点问候。逢母亲的弟妹携家眷来家,父亲必热情留饭,下厨整出一桌子菜。
外婆沉疴不起的那段日子,父亲如儿子般参与照料陪护,直到把老人送走。每年清明节,父亲不辞辛苦,乘车四五个小时回母亲的老家为外公外婆上山祭扫。
日复一日,他俩在吵吵嚷嚷中度过。吵嚷并不妨碍日子的运转——简直像吵嚷是日子必要的润滑剂一般。
父亲也屡屡有被气得不行的时候,有时我们都替他打抱不平,怂恿父亲发次火,以压压母亲的气焰,可父亲,他很快自我劝慰:“算了,你妈身体不好,我懒得跟她计较!”
倒是我妈还好意思来向我们告我爸的状,我和姐姐对她说:“知足吧,妈,你可是找了世上最好的男人!”
我妈先是不服,然后呢,半推半就地接受了这个说法。
网友关注
- 父母面前,请放下手机
- 你不要像你爸
- 针线有爱
- 如果爱情会说话
- 第五只气球
- 平安夜和金海草
- 怕穿皮鞋的母亲
- 气球的故事
- 嘎嘎木屋搬家
- 父亲母亲
- 喜欢和爱是两码事
- 象先生客厅里的画
- 别偷走父母的快乐
- 选择伴侣就是选择后半生
- 河马先生的大雨伞
- 神剑上的字
- 父亲的发薪日
- 爱孩子,请先爱你的另一半
- 卖名字
- 强盗黑乌鸦投降
- 树洞里的朋友
- 张辉泽:带领乡亲把百香果变成致富“金果果
- 好饿好饿的鱼
- 冰上蝴蝶陈露的浪漫爱情
- 你考虑过爱情的感受吗
- 像音乐和像锤子的敲门声
- 小猪和狐狸
- 豪猪先生和谁赛跑
- 丫形苹果树
- 眷恋最后那道光
- 笼中鸟
- 把最爱给谁
- 父母老了,别让我们的爱迟到
- 嗨,我又结婚了!
- 池塘里的圆月亮
- 给老爸的快递
- 四姑娘
- 蒙上眼睛的小老鼠
- 谈一场不分手的恋爱
- 哄老婆不是一件容易事
- 爱吃海胆的绿鳞鲀
- 白求恩的故事 白求恩的故事50字简介
- 靠近你,温暖我
- 一套童话书
- 一生都在热恋
- 白衣飘飘的爱情
- 陪着父母去旅行
- 寄自床底下的信
- 穿山甲球球
- 54条曼龙鱼
- 长脖子熊
- 下辈子,你不要再做我的孩子
- 父亲的花
- 一棵很高很大的树
- 两个猪宝贝
- 我与妈妈的最后一次别离
- 生命和爱,就是这样传承下来的
- 草丛里奔跑的苹果
- 守秘密的小兔子
- 狗熊先生举重
- 风儿来到大海上
- 找不到家的小刺猬
- 快乐的小箩筐
- 蜘蛛黑豆儿
- 棕熊先生的开心早茶
- 唏哩呼噜当大侠
- 因为爱你,连笑都这么像你
- 床的左边是海,床的右边是山
- 螃蟹的生意
- 一种智慧叫弯曲
- 满头鲜花的熊
- 等你回家
- 我需要一个下雪天(I Need a Sn
- 我替你记忆一切
- 粉色伞裙
- 小刺猬的那根豇豆
- 大象来做客
- 爱读报的狮子
- 小猪上学记
- 最美味的早餐
- 洗澡时爱唱歌的青蛙
精品推荐
- 甘南州05月30日天气:阵雨转中雨,风向:东北风,风力:<3级,气温:18/7℃
- 尉犁县05月30日天气:晴转阴,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26/15℃
- 澄迈县05月30日天气:多云,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34/24℃
- 吐鲁番地区05月30日天气:晴,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30/20℃
- 天峻县05月30日天气:小雨,风向:南风,风力:3-4级转<3级,气温:17/2℃
- 万荣县05月30日天气:多云,风向:西风,风力:<3级,气温:23/17℃
- 博乐市05月30日天气:晴,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25/10℃
- 阿克苏区05月30日天气:多云转晴,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26/13℃
- 舟曲县05月30日天气:阵雨转小雨,风向:东北风,风力:<3级,气温:28/18℃
- 乌鲁木齐市05月30日天气:晴转多云,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