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年猪招待贵人
我这里说的杀年猪招待贵人,不是我杀年猪,是生产队杀年猪。那时我在生产队里当知青,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看杀年猪,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那年月,物质极度匮乏,连人都吃不饱,哪来粮食喂猪,猪只能吃猪草,也不像现在有什么“三月肥”、“四月肥”的饲料,所以要喂肥一头猪一般要一年半左右,很不容易。生产队准备宰杀的这头猪,还是我下乡前就开始喂的,据说喂了十八个月。当时,猪不是可以随便杀的,随便杀猪是要犯法的。必须要先卖一头给国家,取得一张《留猪证》,自己才能杀一头,美其名曰“调一留一”。集体也不能例外,生产队一共喂了两头猪,头年国庆节卖了一头给国家,所以才能杀一头猪来社员们分。
在农村,杀年猪是大喜事。那天一大早,队长就在院坝外土坎边挖了一个坑,放上平时煮猪食的大铁锅,从冬水田里弄了些稀泥巴把铁锅周围的缝隙糊好,准备烧水烫猪。大大小小的孩子们,早就迫不及待地围在周围。两个大一点的孩子,自告奋勇的去邻近大队去接“杀猪匠”。那时候,“杀猪匠”是经公社批准注册的,除了杀猪以外还要是要负责将《留猪证》收回交到公社去。
九点钟左右,接“杀猪匠”的孩子背着装杀猪家伙的背篓高喊着“来了!来了!”跑进院坝,后面跟着的是“杀猪匠”。队长连忙迎上前去,把装好叶子烟的烟袋递过去,“杀猪匠”接过烟袋,坐在院坝边的台阶上抽起烟来。一袋烟抽完,“杀猪匠”把手一伸,队长先是一愣,马上就明白了,于是高喊:会计,《留猪证》。会计连忙把早已准备好的《留猪证》递过去,“杀猪匠”接过去瞟了一眼,放进内衣的口袋里,然后开始准备杀猪。
“杀猪匠”跟在队长身后进了猪圈,伸手抓住了猪的两个耳朵,使劲往外拖,队长在后面推。那头足足有二百多斤重的大黑猪,嗷嗷地大叫,十分不情愿地被拖出了猪圈。
院坝边有一个用石块砌成的台子,是专门用来杀猪的。大黑猪被拖到旁边,只见“杀猪匠”弯下腰,一只手抓住猪的前腿,一只手抓住猪的后腿,一使劲就把大黑猪抱上了台子,队长连忙过来帮忙,按住大黑猪的下半身,“杀猪匠”用膝盖压住猪的上半身,腾出手来,左手捏猪的嘴,右手握着一把足足有八九寸长的杀猪刀,从猪的颈子处一下子捅了进去,好家伙,连刀把都捅进去了一半。大黑猪嗷嗷地大叫不止,“杀猪匠”高喊:准备。旁边有人立刻将一个木盆放在台下靠猪的颈子处,“杀猪匠”将杀猪刀一下子抽了出来,酒杯粗的一股鲜血一下子涌了出来,足足装了大半盆。大黑猪哼了几声后就不再动了,只是刀口处还在冒着血泡。
“杀猪匠”在猪的后蹄处割开一个小口,用一根一米多长指头粗细的被称着“挺杖”的铁条,从割开的小口中捅进去,沿猪的皮下一直捅到颈子处,然后抽出铁条换一个角度再捅,反复数次后放下铁条,把一根木棒递给队长,自己则俯下身子,用嘴贴在割开的小口处使劲吹气,只见“挺杖”捅过的地方立即凸起来了,队长则用木棒敲打凸起的地方,把气分散。“杀猪匠”不停地吹气,队长不停地敲打,不一会儿功夫,大黑猪就被气吹得胀鼓鼓的,体积起码增大了一半。这时,烫猪的水也烧开了,队长在铁锅边铺上稻草,然后和“杀猪匠”一起,把吹得胀鼓鼓的大黑猪抬到铁锅边。队长不停地用水瓢舀起滚烫是水往猪身上淋,“杀猪匠”则用一个铁皮做成的刨子刨猪毛,一袋烟功夫,大黑猪身上的黑毛被刨得干干净净,大黑猪变成了一头大白猪。
“杀猪匠”抽了一袋烟,从背篓里拿出一个大铁钩,一头勾住猪的后蹄,旁边一棵李子树有一根茶杯粗细的桠枝,离地大约一人多高,正好用来挂猪。“杀猪匠”和队长一起,把猪抬到树下,把铁钩的另一头勾在树桠上,大白猪就被吊起来了。
“杀猪匠”拿出一把不大的尖刀,先把猪的肚子剖开,取出内脏,然后换了一把砍刀,沿猪的背脊,将猪劈成了两半边。队长用肩接住劈下的半边猪,扛到院子街檐,丢进一个硕大的簸箕,“杀猪匠”也把另一半边猪扛了进来。接着是去头、蹄,猪尾巴照例是归“杀猪匠”的,“杀猪匠”割下猪尾巴直接就丢进了他的背篓。
“杀猪匠”替社员杀猪,除了得到猪尾巴外,还要享用一顿“刨锅汤”,给生产队杀猪,当然吃不成“刨锅汤”了。队长歉意地朝“杀猪匠”笑了笑,递上两张一元的票子,算是给“杀猪匠”的工钱。要知道,那时生产队一个劳动日才一角多钱,两元钱的工钱已经很高了。“杀猪匠”回敬一笑,接过工钱,背起背篓,拿着他的“挺杖”走了。
接下来就是分肉了。分配方案是早就确定了的:肉按人头分,挣工分的人和老人算“整口”,不挣工分的娃儿算“半口”,采用“抓阄”的办法,我抓到一个9号,分到4斤“宝肋”和一块猪肝,高高兴兴提着猪肉和猪肝回到家里。我早就作好了安排,我要用这次分到的猪肉和猪肝招待贵人。
第二天下午,我没有上工,在屋后的自留地摘了一些白菜、萝卜、蒜苗,葱子,当起了大师傅。我用昨天分的肉煮了一大盆萝卜汤,炒了一大碗白菜,做了一大钵蒜苗回锅肉,用我泡菜坛里的泡海椒、酸咸菜和葱子炒猪肝,煮了一锅焖锅饭,打了两斤红苕酒,客客气气把大队书记生产队长会计请到家里来,我要答谢他们对我的关爱。
山里人好客是出了名的,特别是为招待客人很有一套讲究,我多次被他们邀请参加客宴,那套讲究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今天我要学习他们当好主人家,好好地款待我的贵人。
自古以来,酒是中国客宴的主角,有“无酒不成席”之说,中国很早就用小瓷杯做酒具。一杯酒,酒性好的人可一口喝尽,酒性差的人得喝好几口。但没有人会一气喝完——城里人讲究“感受情深,一口清”而山里人却认为这样是在喝“气酒”,表明被得罪了。
敬酒也有一套礼节。晚辈必须先敬长辈,陪者必须先敬主客。敬酒时,要双手举杯对着对方说:“我敬你啦”,此谓“叫杯”。敬酒者,将该杯酒喝完后斟满一杯给对方。对方要用此杯敬他人一次后方能回敬,这叫“拐弯儿”。若席上的人酒性都好,便不停地推杯换盏,异常热闹。酒过数巡后,大家已有三分醉意,兴致更加浓厚起来,便会响起野吼吼的拳号声……
我在农村会了招待客人,学会了喝酒,体验到了招待客人有一种成就感,有一种亲如一家的氛围。那天我们大碗的喝酒,大块的吃肉,一口气竟然吃了个精光。酒足饭饱,看着桌上的空钵,大家面面相觑,其乐融融,我们成了好朋友!尽管那段往事已经过去几十年了,但它那却成了我人生中的一段抹不去的记忆。
网友关注
- 一生都在热恋
- 选择伴侣就是选择后半生
- 唏哩呼噜当大侠
- 爱孩子,请先爱你的另一半
- 哄老婆不是一件容易事
- 长脖子熊
- 一种智慧叫弯曲
- 螃蟹的生意
- 给老爸的快递
- 别偷走父母的快乐
- 54条曼龙鱼
- 树洞里的朋友
- 气球的故事
- 谈一场不分手的恋爱
- 神剑上的字
- 草丛里奔跑的苹果
- 针线有爱
- 强盗黑乌鸦投降
- 平安夜和金海草
- 等你回家
- 爱读报的狮子
- 我替你记忆一切
- 卖名字
- 找不到家的小刺猬
- 嗨,我又结婚了!
- 一套童话书
- 床的左边是海,床的右边是山
- 爱吃海胆的绿鳞鲀
- 父亲的发薪日
- 蜘蛛黑豆儿
- 如果爱情会说话
- 你考虑过爱情的感受吗
- 父亲母亲
- 最美味的早餐
- 像音乐和像锤子的敲门声
- 象先生客厅里的画
- 快乐的小箩筐
- 四姑娘
- 嘎嘎木屋搬家
- 父母老了,别让我们的爱迟到
- 白求恩的故事 白求恩的故事50字简介
- 第五只气球
- 白衣飘飘的爱情
- 靠近你,温暖我
- 眷恋最后那道光
- 陪着父母去旅行
- 穿山甲球球
- 风儿来到大海上
- 池塘里的圆月亮
- 棕熊先生的开心早茶
- 寄自床底下的信
- 河马先生的大雨伞
- 蒙上眼睛的小老鼠
- 冰上蝴蝶陈露的浪漫爱情
- 我与妈妈的最后一次别离
- 豪猪先生和谁赛跑
- 笼中鸟
- 因为爱你,连笑都这么像你
- 狗熊先生举重
- 守秘密的小兔子
- 怕穿皮鞋的母亲
- 你不要像你爸
- 喜欢和爱是两码事
- 小刺猬的那根豇豆
- 洗澡时爱唱歌的青蛙
- 两个猪宝贝
- 一棵很高很大的树
- 把最爱给谁
- 大象来做客
- 丫形苹果树
- 满头鲜花的熊
- 粉色伞裙
- 小猪和狐狸
- 生命和爱,就是这样传承下来的
- 我需要一个下雪天(I Need a Sn
- 父亲的花
- 父母面前,请放下手机
- 下辈子,你不要再做我的孩子
- 张辉泽:带领乡亲把百香果变成致富“金果果
- 好饿好饿的鱼
- 小猪上学记
精品推荐
- 伊犁05月30日天气:晴,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26/12℃
- 正宁县05月30日天气:多云,风向:东北风,风力:<3级,气温:23/15℃
- 玛曲县05月30日天气:阵雨转小雨,风向:东北风,风力:<3级,气温:16/8℃
- 于田县05月30日天气:阴,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26/13℃
- 水磨沟区05月30日天气:晴转多云,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20/10℃
- 昌江县05月30日天气:多云,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33/25℃
- 郎溪县05月30日天气:小雨转雷阵雨,风向:东北风,风力:<3级,气温:27/21℃
- 五家渠市05月30日天气:晴转多云,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20/10℃
- 青河县05月30日天气:阴转小雨,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15/6℃
- 曲麻莱县05月30日天气:多云,风向:西南风,风力:3-4级转<3级,气温: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