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方法与解题指导
数学方法与解题指导
只有先树立了好的“解题意识”,才能谈“解题能力”的提升与积累!解题意识包含很多,如最基本的抓不变量意识、画图意识、转化意识、分类意识,甚至于解题后反思意识等!这需要学生先意识到有这些最基本的解题策略或者说是解题原则,然后逐渐地、有“自我意识”地去强化训练,这样的话,解题能力才能得到根本提升!
可以说,转化与化归思想在数学中无处不在!什么是化归思想呢?
化归思想:将一个问题由难化易,由繁化简,由复杂化简单的过程称为化归,它是转化和归结的简称”(百度百科语).笔者认为,转化与化归思想可以说是数学中最重要的思想与方法,“学习本身就是一种转化”,化“未知的领域”为“已知的领域”,化“今天的新知”为“昨天的旧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等等,总而言之,学生解题需要时刻怀揣转化意识,读已知条件,想想能得到什么,读结论所求,想想怎么得到它,转化无处不在,心有转化,则万物皆可转化,心无转化,则思维必将停滞不前.
“化归不仅是一种重要的解题思想,也是一种最基本的思维策略,更是一种有效的数学思维方式.所谓的化归思想方法,就是在研究和解决有关数学问题时采用某种手段将问题通过变换使之转化,进而达到解决的一种方法.一般总是将复杂问题通过变换转化为简单问题;将难解的问题通过变换转化为容易求解的问题;将未解决的问题通过变换转化为已解决的问题.总之,化归在数学解题中几乎无处不在,化归的基本功能是:生疏化成熟悉,复杂化成简单,抽象化成直观,含糊化成明朗.说到底,化归的实质就是以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以及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观点看待问题,善于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变换转化,使问题得以解.实现这种转化的方法有:待定系数法,配方法,整体代入法以及化动为静,由抽象到具体等转化思想.这也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把复杂的内容简化处理,化整为零就是它的另一层含义.化归的实质是不断变更问题”!
数学解题方法一
画图法是借助直观图形来确定思考方向,寻找思路,求得解决问题的方法。画图法直观可靠,便于分析数形关系,不受逻辑推导限制,思路灵活开阔。
对照法是根据数学题意,对照概念、性质、定律、法则、公式、名词、术语的含义和实质,依靠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记忆、辨识、再现、迁移来解题的方法。
实物演示法是利用身边的实物来演示数学题目的条件与条件及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是数学内容形象化,使数量关系具体化,从而为学生指明思考方向。
观察法是通过大量具体事例,归纳发现事物的一般规律的方法。小学一、二年级“观察”的内容一般有:①数的变化规律及位置特点;②图形的特点及大小、位置关系。
数学解题方法二
良好的做题习惯不仅有助于提高同学们做题的准确率,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着同学们未来对待工作和生活的态度。那么良好的解题习惯都有哪些呢?
认真书写的习惯。无论是阿拉伯数字还是汉字,都要以书本为范例,做到书写规范、工整、正确、整洁,形成认真书写的习惯;
仔细审题的习惯。要仔细审题,看清题目的条件、问题以及数据和符号,反复思考,确定解题思路和步骤;
认真计算的习惯。在计算时力求做到不抄错数据和符号,不搞错计算顺序和计算方法,不单纯追求计算速度,不草率计算;
自觉验算的习惯。不少同学做完试卷就万事大吉,殊不知整张试卷几十道题目,谁也不能保证一次全部做对,所以检验是不可缺少的步骤,而且不能走过场、装样子。
数学解题方法三
考试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取舍,这样做的目的是:确保会做的题目一定能够拿分,部分会做或不太会做的题目尽量多拿分,一定不可能做出的题目,尽量少投入时间甚至压根就不去想。
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如果感觉前面的选择填空题做的很顺利,时间很充裕,在前面几道大题稳步完成的情况下,可以冲击下最后的压轴题,向高分冲击。对于基础一般的学生,首先要保证的是前面的填空选择题大部分分值一定能够稳拿,甚至是拿满分。对于大题的前几题,也尽量多花点时间,一定不要在会做的题目上无谓失分,对于大题的后两题,能做几问就做几问,即使后面的几问不去做,也一定要保证前面的分数,因为最后两题题目的性价比远远不如前面的题目实惠。
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首先,填空选择能会做的就一定要做对,对于大题,能写几问就写几问,而最后两道压轴题如果读完之后觉得过难的话,建议大胆放弃,不要觉得心疼,因为你即使花了很长时间去做去想也不见得能多拿几分,如果把这些时间用在选择填空题中,可能会收益更大。
这个方面,大家也不必盲目模仿别人的做法,还是那句话,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己斟酌。许多没有考试技巧的学生经常出现的情况是,所有的题目都想做,但所有的题目都完成的匆匆忙忙、漏洞百出,本来会做的题由于匆忙或掉以轻心而失分,而后面的一些大题即使在卷子上写了很“多”,却发现只能得到1分2分。这样的同学就是在考试的方法上很失败,我们应该吸取这样的教训。
以上就是数学方法与解题指导的相关建议,希望能帮助您。
- 上一篇:数学教学如何引入
- 下一篇:高三文科生怎样提高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