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半条被子的故事读后感 半条被子的故事读后感800字
半条被子走的是长征路,说的是军民情,忆往昔,思英雄,半条被子,情暖中国!下面是查字典网站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小学生半条被子的故事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参考!
小学生半条被子的故事读后感一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一定要多读党史故事。了解祖国的发展史,学习和发扬老一辈的革命精神。这个寒假我看了很多党史故事,最难忘的是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横渡金沙江……我被红军战士那种吃苦耐劳,百折不屈的精神震撼到了。今天我要分享的《半条被子》的故事看上去是红军长征中非常普通的事,但是他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不变与人民群众风雨同舟、血脉相连、生死与共的爱民情怀。
《半条被子》的故事发生在1934年红军长征时期,中央红军主力部队长征途经汝城时,3名女红军借宿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村民徐解秀家中。徐解秀家境贫寒,只有一张用楠竹钉成的床架,床上铺着一层稻草和一张破席,盖着的是一堆烂棉絮和一件旧蓑衣。连一条完整的被子都没有,三位女红军在行军中丢弃了行装,只带着一条棉被,她们同徐解秀母子一起五个人横盖着这条被子挤在床上睡觉,徐解秀的丈夫朱兰方则在外屋为女红军放哨。她们同吃同住,共同劳动,大家相处的像一家人一样。
三天后,三位女红军随部队长征出发,临走时,她们要将唯一的被子留给徐解秀一家,徐解秀说什么也不肯接受,推来推去,争执不下,于是一位女红军找来一把剪刀把被子剪成两半,留下半条给徐解秀。三位女红军对她说:“红军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打敌人是为了老百姓能过上好生活。等革命胜利了,我们一定会来看您,到时候一定要送您一条完整的新棉被。”徐解秀颤抖着双手接过这半条被子……
在那个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一床被子、一粒药都是那么的珍贵!我被红军战士的奉献精神深深的打动。“半条被子”的故事像一面镜子,照射出共产党人不忘初心,大公无私、甘于奉献的崇高品质。
去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无数的白衣战士、各行各业的志愿者们,纷纷坚守在抗疫一线。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携手战胜病魔,中国人民以最短的时间控制了疫情扩散,恢复正常生活。不也是延续了这种风雨同舟、血脉相连、生死与共的革命精神吗?
红军长征二万五千里,历尽千辛万苦,是什么支撑着她们走下去?作为小学生,也许我还不完全了解那段历史,但我知道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们要延续这种甘于奉献,乐于分享的优良品质。
在和平年代,虽然已经实现小康生活,但还是有少量的山村地区物资贫乏,那里的孩子不能像我一样在宽敞的教室和图书馆学习,所以每学期的捐赠活动,不管是书籍,还是生活用品我都积极参与。在路上看见老人的橘子撒了一地,我毫不犹豫的帮忙捡起来。看见落单的小朋友摔跤了,我扶他起来,陪着他等待家人来接他回家……这些生活中的小事是我现在能做到的。今后我依然会牢记使命,发扬革命精神,做一个心中有爱,阳光向上的新时代好少年。
小学生半条被子的故事读后感二
单位组织观看电影《半条棉被》已过去一周多时间了,片中的诸多片段常会在我脑海中闪过。我想,这就是一部好电影、一个好故事吧,它不是过眼云烟,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还留有发人深省的掷地回响。
电影《半条棉被》讲述的是红军长征时期,3名女红军战士与湖南汝城县沙洲村村民徐解秀因半条被子结下的情谊,以及红军战士们不畏牺牲、并肩抗敌的战友情,展现了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须臾不可分离的鱼水深情,表达了共产党人始终依靠群众、始终为了群众的不变初心。
片中令我最为震撼的一个情节,是女战士廖小湘修好了从战场上捡回的电报机,收到的却是总部要求33师掩护主力部队挑夫队过沙洲村大山的命令,而此时的33师经过与敌人的浴血奋战只剩下几名伤员,其余小分队成员也基本上都是有伤病在身,收容队特派员建议发报给总部说明实际情况,33师已无战斗力掩护挑夫队。
就在大家犹豫不决时,女战士董秀云主动请缨,她说:“我们虽然不是正规编制部队,可是我们手中有枪,相对于手无寸铁的人民群众,我们都是红军战士!”随后,身负重伤的机枪排排长张冬生、双眼失明的罗连长、受伤的战士们一个接一个毫不犹豫地站起来,坚定地说:“坚决执行命令”!此时的他们,明知上战场意味着牺牲,但为了革命的胜利,他们毅然选择英勇赴义。正是因为他们为坚守初心、担当使命,舍生忘死、流血牺牲,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过去,一寸山河就有一寸革命先烈的鲜血;如今,一寸山河承载一寸中国人民的智慧。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潜心在水稻亩产量上研究实验一辈子,养活了960万平方公里中华大地上的子民;为战疫逆行的84岁钟南山院士,用呼声唤起了全国人民的防控意识,让中国的疫情防控走在前列,成效显著;“两弹一星”元勋、著名核物理学家朱光亚,把细推物理当作乐,在中国科技的发展道路上绽放恒久光芒……这些平凡而伟大的人物,他们不慕虚名、不计得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奉献精神,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价值标签,引领着广大青年在新时代展现新作为、体现新担当。
山河已无恙,吾辈当自强。如今的我们生活在太平盛世,穿梭于繁华之间,没有战乱之苦,没有荒年之饥。但新时代有新使命、新要求,我们青年更要做新时代的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观看电影《半条棉被》带给我们的不应该只是一时的激动或冲动,而应该是长久持续的动力和激励,作为新一代青年,我们必须传承前辈们的英雄气节,不忘初心、担当使命、不负韶华,把家国情怀与人生追求融为一体,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境界,以“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为共圆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小学生半条被子的故事读后感三
“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2016年10月,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讲述了一个“半条棉被”的故事。
9月11日下午,我有幸观看了这部长征、革命历史题材的红色电影《半条棉被》,影片以中央红军遭受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撤出中央苏区为背景。讲述了在转移途中,面对地上敌军的围追堵截和天上敌机的狂轰滥炸,英勇的红军一次次从血路中杀出,在突围到湖南汝城县沙洲村时,以董秀云为首的三名女红军借宿瑶族妇女徐解秀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新婚棉被剪下一半送给徐解秀的主线故事。
影片中既有战争的无情残酷,同时也展现出了红军与老百姓一家亲、军民鱼水情的温暖和感动,更塑造了红军女战士刚柔并济的革命英雄形象。电影中饱含深情的故事细节深深打动着我的心,特别是董秀云将最后一点救命药拿出来给徐解秀儿子服用时,镜头给到了同样需要急救药的受伤女战士廖小湘,她微笑着留下了理解和感动的眼泪。看到这,我早已湿润的眼睛也情不自禁地流出了泪水,此刻我深刻明白了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风雨同舟的鱼水深情,是共产党始终想着群众、始终为了群众的不变初心。在她们身上,体现出了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这部影片塑造了董秀云这一女性作为妻子、军医和准妈妈的多重身份形象。通过这部影片,我更深层次想到以董秀云为代表的三位女红军是多么地勇敢和伟大,她们只是那个新时代无数接受新思想独立女性的一个缩影,她们也映射出那个时代的历史走向和前进趋势。在她们身上,我们能看到女性特有的力量,既有作为女性的柔情,也有作为战士的坚韧,更有舍小家为大家的博大胸怀。而与她们产生交集的也是一名善良瑶族女性,女性之间生死与共的鱼水情谊被展现的淋漓尽致、感人至深,她们都是我们每个人心中最敬佩和最可爱的人。
众所周知,中国女性的历史是一部女性地位失落、历尽艰辛的历史。现如今,女性的地位日益提高,正在进入或占据更多的社会角色,奋战在各条战线、各个岗位的巾帼们充分展示伟大女性的风采。
女性不容易,特别是作为企事业单位的女职工,面临着工作的压力、家庭的重担,比常人多了一份奔波,比男人更多了一份养儿育女的责任,客观地说,女性要做出骄人的成绩比男性要付出更多。这不仅仅只靠温柔善良的心地,更要有丰富的知识、博大的胸怀和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才能承载起家庭的和睦、家族的兴旺及民族的振兴。
《半条棉被》走的是长征路,说的是军民情,更升华到女性的勇敢、坚韧、博爱和伟大。改革开放后,女性在社会经济发展和历史推进中扮演了愈发重要的角色。“长河浩荡流日月,棉被精神永流传”,在小康社会的今天,可能不再需要我们剪一半“棉被”分享给别人,但作为一名共产党领导下的基层党员,我们更要牢记和发扬“半条棉被”精神,努力当好新时代的突击队员,为创造美好新生活不懈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点滴力量。
小学生半条被子的故事读后感四
年幼时
懵懂的我们唱着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却不知何为共产党
长大后
在一个个感人的红色故事里
我们渐渐懂得
一种特殊的情感
一种鼓舞人心的力量
教会我们初心如磐,信念弥坚
——题记
万里长征,一路北进,腥风血雨下,危机四伏,暗无天日;崇山峻岭,一路跋涉,枪林弹雨,目光所及,皆是疮痍。血染泥泞,草木悲泣,所有的歇斯底里都在湖南汝城一个小小的沙洲村得到片刻安宁。《半条棉被》的故事在一间不蔽风雨的小屋里温情演绎。
这是一条普通的被子,一针一线穿梭着母爱的祝福,裹藏着儿女情长下的温香软语,系着妻子对丈夫的无尽思念。那一刻,至情至善至美,拨人心弦。
这不是一条普通的被子,挥剪而下,一拆两半,棉花散落的瞬间透着光,暖人更暖心。此后,一半是猎猎战旗,于炮火中飞扬,换战友安然无恙;一半是摒弃封建陋习的自我觉醒,半生念想,半生守望。
时隔多年,“半条被子”精神一直都在,它植根在共产党人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坚实发力。抗震救灾时的铮铮背影、灭火救援时的视死如归、扶贫攻坚时的铁汉柔情、抗击疫情时的果敢逆行、科技报国时的“功成不必在我”……华夏大地,960万平方公里热土处处都在诠释共产党人的初心与恒心。“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习近平总书记这句发自灵魂深处的最强音,自信有力,感动世界!
人民是共产党执政的最大底气,人民幸福是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自觉担当!
一条被子,你一半、我一半,合在一起,就是一群人、一个民族、一部史诗、一个美好又坚定的未来。
忆往昔,思英雄,半条被子,情暖中国!
新时代,新长征,你我同心,复兴可待!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生半条被子的故事读后感范文,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小学生半条被子的故事读后感范文,请大家多多关注查字典网站。
【小学生半条被子的故事读后感 半条被子的故事读后感800字】相关推荐文章:
上一篇: 孔子观后感500字作文 电影《孔子》观后感500字 下一篇: 七夕告白情话文艺 七夕文艺告白语
分类导航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精选
- 元曲精选
- 古诗十九首
- 小学古诗
- 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
-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
- 写景的古诗
- 咏物诗
- 描写春天的古诗
- 描写夏天的古诗
- 描写秋天的古诗
- 描写冬天的古诗
- 描写雨的古诗
- 描写雪的古诗
- 描写风的古诗
- 描写花的古诗
- 描写梅花的古诗
- 描写荷花的古诗
- 描写柳树的古诗
- 描写月亮的古诗
- 描写山的古诗
- 描写水的古诗
- 描写长江的古诗
- 描写黄河的古诗
- 描写儿童的古诗
- 山水诗
- 田园诗
- 边塞诗
- 含有地名的古诗
- 节日古诗
- 春节古诗
- 元宵节古诗
- 清明节古诗
- 端午节古诗
- 七夕古诗
- 中秋节古诗
- 重阳节古诗
- 古代抒情诗
- 伤怀的古诗
- 咏史怀古诗
- 爱国古诗
- 送别诗
- 离别诗
- 思乡诗
- 思念的诗
- 爱情古诗
- 励志古诗
- 哲理诗
- 闺怨诗
- 赞美老师的古诗
- 赞美母亲的古诗
- 关于友情的古诗
- 关于战争的古诗
- 忧国忧民的古诗
- 婉约诗词
- 豪放诗词
- 人生必背古诗
- 论语
- 诗经
- 孙子兵法
- 三十六计
- 史记
- 周易
- 山海经
- 资治通鉴
- 黄帝内经
- 了凡四训
- 梦溪笔谈
- 千字文
- 世说新语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庄子
- 鬼谷子
- 老子
- 孟子
- 墨子
- 荀子
- 韩非子
- 列子
- 淮南子
- 管子
- 尉缭子
- 吴子
- 伤寒论
- 天工开物
- 素书
- 汉书
- 文心雕龙
- 吕氏春秋
- 孝经
- 孔子家语
- 颜氏家训
- 孙膑兵法
- 搜神记
- 笑林广记
- 楚辞
- 乐府诗集
- 论衡
- 百战奇略
- 战国策
- 三国志注
- 将苑
- 六韬三略
- 反经
- 公孙龙子
- 司马法
- 逸周书
- 黄帝四经
- 清官贪官传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贞观政要
- 金刚经
- 佛说四十二章经
- 水经注
- 农桑辑要
- 文昌孝经
- 六祖坛经
- 地藏经
- 徐霞客游记
- 弟子规
- 增广贤文
- 幼学琼林
- 冰鉴
- 容斋随笔
- 智囊
- 围炉夜话
- 商君书
- 魏书
- 周书
- 三字经
- 子夏易传
- 笠翁对韵
- 公羊传
- 尔雅
- 三国志
- 后汉书
- 明史
- 晋书
- 宋史
- 新唐书
- 旧唐书
- 隋书
- 元史
- 宋书
- 北齐书
- 新五代史
- 陈书
- 金史
- 南齐书
- 梁书
- 旧五代史
- 辽史
- 北史
- 南史
- 续资治通鉴
- 明季北略
- 浮生六记
- 高士传
- 大唐西域记
- 传习录
- 小窗幽记
- 国语
- 说苑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茶经
- 百家姓
- 智囊(选录)
- 罗织经
- 朱子家训
- 陶庵梦忆
- 红楼梦
- 三国演义
- 聊斋志异
- 西游记
- 水浒传
- 儒林外史
- 封神演义
- 太平广记
- 警世通言
- 镜花缘
- 醒世恒言
- 剪灯新话
- 隋唐演义
- 初刻拍案惊奇
- 老残游记
- 博物志
- 孽海花
- 三侠五义
- 穆天子传
- 二刻拍案惊奇
- 喻世明言
- 说唐全传
- 老残游记续集
- 三刻拍案惊奇
- 四十二章经
- 心经
- 法华经
- 华严经
- 楞伽经
- 无量寿经
- 圆觉经
- 易传
- 抱朴子
- 阴符经
- 黄庭经
- 文子
- 太玄经
- 悟真篇
- 声律启蒙
- 随园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