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投降76周年勿忘国耻 76秒视频铭记日本投降76周年观后感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到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抗日战争经历了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76年前的今天,日本天皇裕仁亲自宣读的“终战诏书”录音向日本全国播放。回望14年的抗战,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告慰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献出生命的所有先烈!为了大家学习方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日本投降76周年勿忘国耻 76秒视频铭记日本投降76周年观后感内容,以供参考,一起来看看!
日本投降76周年勿忘国耻
今天是8月15日,一个值得中国人民永远铭记的日子。
76年前的今天,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铮铮铁骨和滚烫鲜血换来了今日的繁荣富强,铸就了民族抗战的英雄史诗。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珍惜和平,吾辈自强!
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策动“九一八事变”。1937年7月7日,日军进攻卢沟桥,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英勇抵抗,进行了十四年的艰苦抗日斗争。
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订投降书,美、中、英、法等国全权代表接受日本投降。9月3日中国举国同庆抗战胜利,至此,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也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建立新中国奠定了基础,为世界各国人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争取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我们深深铭记。在那场战争中,中国是东方战场的重心所在和希望所系。中国人民的抗战,比其他国家反法西斯力量投入作战要早很多。日于日军穷凶极恶,这里的战争尤其残酷,战斗尤其激烈,牺牲尤其巨大。在长达20xx年的抗战中,中国人民共毙伤、俘房日军150余万人,占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军队伤亡人数的72%以上:日军战败后向中国投降的共计128万余人,占当时其海外投降总兵力的50%以上。中国军民付出的伤亡则达到3500万人以上,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多亿美元。
我们创造辉煌。从1931年日本军国主义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到1937年蓄意制造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到1945年抗战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始终如一坚决抗战,动员和组成了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提出了《论持久战》等光辉思想指引战争实践开辟了点亮东方战场的众多抗日根据地,八路军、新四军、民兵游丰队与国民党爱国抗日力量一道勇战日寇,一次又一次地粉碎了侵略者的“速胜"迷梦,陷其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正是在这场伟大战争中,中华民族如凤凰涅架一般获得新生,彻底终结了黑暗、屈辱和情弱的近代史,迎来了独立自强的新曙光。
我们自警自励。每一次回望这场战争,中国人民的头脑中就会回响起历史的声音:落后就会挨打,软弱必招欺凌;光有和平的愿望是不够的,拥有和平的力量才是根本;没有强大的国防,就没有国家和人民的幸福安宁只有共产党能够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能够发展中国、强盛中国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胜利,团结起来才能捍卫国家的完整与神圣的主权兵民是胜利之本,人民是力量源泉闭关锁国只会带来贫弱,改革开放才能走向富强;正义的同盟军越多,和平的捍卫者越强。我们缅怀英烈。中国人民和东方战场上的所有民族,都永远怀念那些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的人们。从左权、杨靖宇、赵一曼、张自忠等抗日将领,到“狼牙山五壮士"、“刘老庄连”、东北抗联8位女战士、“八百壮士”等英雄群体;从忻口、淞沪、徐正等保已战台台儿庄战役牺牲的烈士,到“百团大战”中战死的英雄;从为人民服务的典范张思德,到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以及无数没有留下姓名却为抗日牺牲的军人和民众,他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必将传颂千古。他们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必将永垂不朽。
我们必须清醒。惨烈的战争虽然远去,历史的硝烟也已消散,但军国主义的阴魂并没有远离,强权政治仍然是一些人信奉的法则。即使是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庄严时刻,有人还在大摇大摆地参拜供奉着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有人企图为参绝人竞的南京大屠杀翻案,或者否定那场战争的侵略性质有人处心积虑地抛弃和平宪法,以求重掌发动战争之权杖有人奉行极端主义、恐怖主义和分裂主义,以残忍的暴行毁坏普通民众的和平生活也有人无视中国的合法权益和核心利益,中国人民遭受武力威胁和战争祸害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铭记历史,是为了珍爱和平。纪念胜利,是为了不忘教训。纪念历经苦难与牺牲换来的正义,是对背叛与遗忘正义的鲜明批判。历史的格言不容遗忘,历史的警钟总要回响。只有光荣、胜利与正义之声响彻永恒的天空,历史的悲剧才不会重演!
76秒视频铭记日本投降76周年观后感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通过广播发出《终战诏书》,向盟军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进行了14年的抗日战争取得了胜利。投降消息传来,中美民众纷纷走上街头,欢庆胜利。在接下来一个月内,日本完成一系列投降签字仪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
73年前的今天,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这一天,中国人民欢欣鼓舞、奔走相告,整个国家变成了欢乐的海洋。但在欣慰笑容的背后,也有刻骨铭心的伤痛。
这世上哪有无代价的胜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同反法西斯同盟国以及各国人民并肩战斗取得的伟大胜利。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华民族为独立、自由、和平付出了巨大牺牲。殊死斗争换来的胜利果实,浸染血水与泪水,刻印国殇与家痛。铁一般的历史,不容磨灭与歪曲;来之不易的和平,值得每一个中国人感念与珍惜。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事实上,牢记历史是不容易的,时间在抚平创伤的同时,也往往会冲淡记忆。出生在和平年代的人,越来越难想象战争的惨烈,越来越难理解牺牲的分量。甚至于,抗战的伟大意义被一些人有意无意地弱化、消解,抗战的一些重要遗迹、档案等在现实中被轻视乃至于破坏,一些不正确的历史表述通过“小道”流传,加之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不断故意歪曲、篡改历史的本来面目,已对真实历史的传承形成巨大干扰。
在互联网空间,历史虚无主义则悄悄披上了“摩登”的外衣。例如,一些网络文学、影视和恶搞作品通过对经典作品、英雄烈士、重要历史事件等的颠覆重构,来制造“笑点”;微信公众平台中一批自媒体账号以“揭秘”“真相”为噱头,打着“你不知道的历史”“这才是真相”等旗号,捏造事实、歪曲历史,以戏说代替正史,以无原则的调侃代替客观中立的叙述,以质疑代替解读;网络直播平台中还有个别“网红”为博眼球,不惜触碰法律和道德底线,公然亵渎、侮辱英烈。这些虽然自我标榜“无关政治、纯属娱乐”,却在所谓“娱乐”中不断挑战、解构主流价值观和社会共同情感的现象,从深层次反映出一些人精神信仰的迷失与价值观的扭曲。如果视而不见、任其发展,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写就的历史就会被抹黑、曲解甚至颠覆。对此,社会各界绝不能“一笑而过”。
历史是人类记忆的年轮,连接着昨天与今天,定义着过去和现在。轻忽历史,必然会茫然于现在,迷失于未来。英烈,是国家和民族的脊梁,承载着跨越时空的精神力量。遗忘英烈,就是数典忘祖,丢弃了照亮民族复兴之路的火炬。历史告诉我们,和平是需要争取的,和平也是需要维护的。正确书写历史、坚定捍卫历史、深刻把握历史、隆重纪念历史,这是拥抱未来的最好姿态。“只有人人都珍爱和平、维护和平,只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是有希望的。”
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铭记历史才能开创未来。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越是在这样的时刻,越不能忘记我们一路走来的艰辛曲折,不能忘记刻印在民族骨髓深处的血与火、痛与泪,不能忘记先辈为国家之存、民族之续、人民之生付出的巨大代价与伟大牺牲。在铭记历史中珍爱和平,砥砺民族复兴的坚强信念,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就必定能从历史走向未来、从胜利走向胜利。
以上是小编整理的日本投降76周年勿忘国耻 76秒视频铭记日本投降76周年观后感全部内容,如果喜欢请持续关注“查字典”。
【日本投降76周年勿忘国耻 76秒视频铭记日本投降76周年观后感】相关推荐文章:
上一篇: 乡镇打黄扫非工作总结 扫黄打非工作总结2021 下一篇: 电影1942剧情简介 电影1942剧情介绍
分类导航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精选
- 元曲精选
- 古诗十九首
- 小学古诗
- 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
-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
- 写景的古诗
- 咏物诗
- 描写春天的古诗
- 描写夏天的古诗
- 描写秋天的古诗
- 描写冬天的古诗
- 描写雨的古诗
- 描写雪的古诗
- 描写风的古诗
- 描写花的古诗
- 描写梅花的古诗
- 描写荷花的古诗
- 描写柳树的古诗
- 描写月亮的古诗
- 描写山的古诗
- 描写水的古诗
- 描写长江的古诗
- 描写黄河的古诗
- 描写儿童的古诗
- 山水诗
- 田园诗
- 边塞诗
- 含有地名的古诗
- 节日古诗
- 春节古诗
- 元宵节古诗
- 清明节古诗
- 端午节古诗
- 七夕古诗
- 中秋节古诗
- 重阳节古诗
- 古代抒情诗
- 伤怀的古诗
- 咏史怀古诗
- 爱国古诗
- 送别诗
- 离别诗
- 思乡诗
- 思念的诗
- 爱情古诗
- 励志古诗
- 哲理诗
- 闺怨诗
- 赞美老师的古诗
- 赞美母亲的古诗
- 关于友情的古诗
- 关于战争的古诗
- 忧国忧民的古诗
- 婉约诗词
- 豪放诗词
- 人生必背古诗
- 论语
- 诗经
- 孙子兵法
- 三十六计
- 史记
- 周易
- 山海经
- 资治通鉴
- 黄帝内经
- 了凡四训
- 梦溪笔谈
- 千字文
- 世说新语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庄子
- 鬼谷子
- 老子
- 孟子
- 墨子
- 荀子
- 韩非子
- 列子
- 淮南子
- 管子
- 尉缭子
- 吴子
- 伤寒论
- 天工开物
- 素书
- 汉书
- 文心雕龙
- 吕氏春秋
- 孝经
- 孔子家语
- 颜氏家训
- 孙膑兵法
- 搜神记
- 笑林广记
- 楚辞
- 乐府诗集
- 论衡
- 百战奇略
- 战国策
- 三国志注
- 将苑
- 六韬三略
- 反经
- 公孙龙子
- 司马法
- 逸周书
- 黄帝四经
- 清官贪官传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贞观政要
- 金刚经
- 佛说四十二章经
- 水经注
- 农桑辑要
- 文昌孝经
- 六祖坛经
- 地藏经
- 徐霞客游记
- 弟子规
- 增广贤文
- 幼学琼林
- 冰鉴
- 容斋随笔
- 智囊
- 围炉夜话
- 商君书
- 魏书
- 周书
- 三字经
- 子夏易传
- 笠翁对韵
- 公羊传
- 尔雅
- 三国志
- 后汉书
- 明史
- 晋书
- 宋史
- 新唐书
- 旧唐书
- 隋书
- 元史
- 宋书
- 北齐书
- 新五代史
- 陈书
- 金史
- 南齐书
- 梁书
- 旧五代史
- 辽史
- 北史
- 南史
- 续资治通鉴
- 明季北略
- 浮生六记
- 高士传
- 大唐西域记
- 传习录
- 小窗幽记
- 国语
- 说苑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茶经
- 百家姓
- 智囊(选录)
- 罗织经
- 朱子家训
- 陶庵梦忆
- 红楼梦
- 三国演义
- 聊斋志异
- 西游记
- 水浒传
- 儒林外史
- 封神演义
- 太平广记
- 警世通言
- 镜花缘
- 醒世恒言
- 剪灯新话
- 隋唐演义
- 初刻拍案惊奇
- 老残游记
- 博物志
- 孽海花
- 三侠五义
- 穆天子传
- 二刻拍案惊奇
- 喻世明言
- 说唐全传
- 老残游记续集
- 三刻拍案惊奇
- 四十二章经
- 心经
- 法华经
- 华严经
- 楞伽经
- 无量寿经
- 圆觉经
- 易传
- 抱朴子
- 阴符经
- 黄庭经
- 文子
- 太玄经
- 悟真篇
- 声律启蒙
- 随园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