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logo
当前位置:查字典 >> 范文 >> 2023年森林可持续经营与可持续发展论文题目 森林的可持续发展 论文(五篇)

2023年森林可持续经营与可持续发展论文题目 森林的可持续发展 论文(五篇)

森林可持续经营与可持续发展论文题目 森林的可持续发展 论文篇三

森林可持续经营决策方案

——以银盏林场为例 林场概况:

1.1 历史沿革

国营银盏林场建立于1956年,隶属于清远县林业局,全称清远县银盏林场。1958年11月与县属太保山下方干部林场合并,改称国营林场,隶属于原韶关市地区,当时经营总面积为12 376.3 hm2,干部、工人共104人。建场初期,由于各种原因,发生多宗山林纠纷,先后划出4 530.3 hm2林地给周边毗邻公社、大队。至1987年二类森林资源对全场经营面积进行了全面的核实,得出林场经营总面积为7 846.1 hm2。1988年,由于行政区域的调整,国营银盏林场转为隶属清远市林业局(其中1983~1988年隶属于广州市林业局)。

1.2 现状

到2005年,林场总经营面积为7 846.1 hm2,其中林业用地面积6 800 hm2,活立木蓄积量430 916 m3。全场总人口3 000人,其中农业人口2 000人,在职职工354人,离退休人员156人。全场总收入为5 782.61万元,在职职工工资为6 007 986.34元,离退休人员工资为1 933 604.96元。银盏林场是一个以场带农的林场,场下辖一个居民村委会和4个工区, 19个村民小组,有农民2 000人。社会各项事业,如农村、农业、计生、国土等职能属清城区政府管辖,但所有经费、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等均由林场自行解决。林场森林环境

2.1 自然环境

银盏林场位于北纬23°32’、东经113°12’,行政区域属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是一个有40多年历史的国营林场。该场地处广东中部偏北,属低山丘陵区,平均海拔100-zoom,地势东高西低,全场地形东西狭、南北长。属南亚热带气候区,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有利于发展林业生产。

2.2 社会环境

银盏林场属以场带队的管理形式,全民和集体所有制并存,为事业单位企业管理性质。全场总人口为2778人,其中在职干部职工275人,农业人口1718人。时,土地资源丰富,地上有立木蓄积51.2万时,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瓷土。林场位于清远市清城区,在清远市最南端,是清远市通往珠三角的重要门户,是珠三角后花园的前沿阵地场部北上至清远市区20km,离广州市区仅47 km,距白云机场也只有30多km,广清高速公路、京广铁路和即将动工兴建的武广高速客运铁路线贯穿林场南北。

2.3经济环境

1)多种经营方面:场办有企业公司和供销社。企业主要有经济发展公司、松香厂、木器厂、劳动服务公司、酒店等,其中经济发展公司以开发林场瓷土为主,与营林方面的木材销售构成林场国营经济的两大支柱。

2)集体经济:以粮食为主,种养和副业生产为辅。森林经营系统

3.1 森林资源状况

l)营林方面:全场林业用地面积6857.6h时,森林覆盖率为81.8%。目前,有林地面积为6187.5h时,根据规划,林场90%的林业用地以经营用材林,10%用以经营生态公益林,该场属于经营商品用材林为主的林场。林场主要树种为松、杉,马尾松林面积占有林地面积的65%,立木蓄积占总蓄积量的67.4%,杉木面积占有林地面积的25%,立木蓄积占总量的28.4%。年产木材约1万m3。近年来林场森林经营以改造为主,改造对象为低产林、残次林、用于营造速生丰产的用材林,每年改造的面积为200hm2时。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在背风的山窝谷地,水肥充足的山脚,营造杉木速生丰产林,在山顶、山脊营造马尾松或其它阔叶树,形成块状混交。由此逐步改善林相结构,提高杉木比例,提高林分的经济价值。在培育中增加投入,加大施肥力度,在幼林的三年内每年增施化肥一次,以保证速生快长。此外,近年来林场充分利用山冲、山沥、山坡、山窝等林中空地,实行包干补植,林场给予补贴政策,年终进行检查,每年坚持补植17h时,可望在本世纪内消灭林中空地,增大资源面积。

2)森林资源稳定增长,生态效能日益提高。

与1991年调查资料相比较,全场有林地面积增加了4.2%,活立木蓄积增加了近10%,林木生长量、森林覆盖率也有所提高;时,且均为采伐迹地,1998年已全部补植。全场森林资源呈现稳定增长趋势。按现行经营措施,到2000年,森林覆盖率可提高到83.8%,活立木蓄积可达到52万时。随着林分的日益成熟,森林生态效能也在不断提高。林场范围内两大水库水质一直保持良好,蓄水量增加到0.8亿时;林地的塌方、滑坡等现象明显减少。

3.2森林经营条件 1)交通方便

林场位于清远市清城区,在清远市最南端,是清远市通往珠三角的重要门户,北上至清远市区20km,离广州市区仅47 km,距白云机场也只有30多km,广清高速公路、京广铁路和即将动工兴建的武广高速客运铁路线贯穿林场南北。地理位置相当优越,地利级指数较高,非常有利于林场的发展。

2)林业基础设施较为完善

该场主要通过陆路进行运输,为了确保林业生产和地下资源的开发,近十年来,共投资卿多万元,增修了30多km林区公路,实现了各工区、林班基本通车,为营林生产和开发提供了方便。3)多种经营

这个阶段为1993~2002年。林场经过40多年的建设,到1993年已成为一个以营林为基础,采育结合、多种经营、综合利用、全面发展的综合性林场。其经营方针和目标是:以林为主,多种经营综合利用,科学管理;在经营好现有森林,大力发展速生丰产林的同时,充分利用森林和地下资源以及交通便利的优势,进一步深化改革,对内搞活,对外加强横向系,把林场建设成为综合性、多功能的商品用材林基地,走林工商综合发展的道路。从1998年开始,林场的领导走出山门,跨地区、跨行业发展水电事业,闯出了一条多种经营的新路子。经过近四年的奋斗,在怀集县和阳山县分别建成银龙、金龙、平湖三座电站和平湖1 000万库容的调节水库,总装机容量为22 400 kw,总投资1.5亿元人民币,经营模式为股份制形式,林场占64%股份,每年的股份分红800~1 000万元。这个阶段,林场的经营收入主要是多种经营收入,多种经营收入占了经营总收入85%,而地下资源的开采收入和水电收入是林场的两大经济支柱,占多种经营收入的98%。

简政放权,对企业实行承包责任制,经济独立核算,实行上不封顶、下不保底的赏罚制度。深人企业内函管理,抓好开源节流,积极挖掘内部潜力,广开门路,扩大经营范围,以保证企业经济效益。

针对各个企业的特点,采取以下相应措施。

ⅰ 经济发展公司加强内部管理,逐步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同时利用林场的资源优势,扩大生产规模,进一步提高公司效益。在生产过程中兼顾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注意环境保护。

ⅱ 松香厂充分利用林场的松树资源,扩大松香厂的生产规模,同时在生产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ⅲ 木器厂改变过去的粗加工为精加工,提高产品质量,生产适销对路产品,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促进木器厂的发展。

ⅳ 供销社过去年年亏损,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林场在经营过程中,利用各种优势,加强对承包门店的管理,完善经济承包责任制,并且加强对农产品和林副产品的收购和销售。

ⅴ 劳动服务公司抓住本场林业生产和多种经营开发的特点,积极宣传各种政策法规,积极组织劳务输人,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增收创收。ⅵ 银山大酒店强化内部管理,完善有关制度,提高员工业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促进其经营效益。

4)森林生态效益得到积极发挥,可持续经营措施实施较好。

从2003年至今。由于受区位因素的局限和生态环境建设制约,今后林场木材生产以及林场目前的主要经济支柱之一的高岭土开采都将受到严格控制,特别高岭土生产很可能被关闭。因此,林场紧紧围绕清远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后花园战略,发挥自身区位优势与资源优势,于2002年,以银盏温泉和银盏水库为依托,划出3 000多hm2林地,申报成立了银盏森林公园,从而为林场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奠定基础。森林公园成立后,林场着力建设森林旅游景点,最大限度地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 2004年分别引进两个投资商,一个是投资漂流和探险项目,这个项目经过近两年的建设,投资800多万元,如今已经建成并开始接待游客。另一个是投资农庄式休闲度假项目,投入300多万元, 2006年初已初具规模,可以接待游客。这两个景区的建成给清远旅游增添了景点,给游客多提供了一个休闲度假的好去处,也给林场经济带来无限生机,一个以生态带动旅游,以旅游发展经济,改善生态环境的氛围正在形成,这种良性循环,使森林资源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成为林场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之一。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

4.1 林种树种比较单一,林分结构不太合理。

在过去某些阶段,大量种植松树和杉树,两个树种在整个林场占有较大比例,而且现在又没有较好的对林种和树种进行更新和改善,特别是阔叶树树种比例较低,潜在很多的问题和危害。

4.2 森林病虫害较为严重。

林场内的松树和杉树等树种受松毛线虫等虫害的影响,导致森林大面积的枯损和死亡,从而影响到整个林场的生态和经济效益。4.3 林相不太理想。

林场树种和林种结构还存在很大的问题,针叶树和阔叶树的比例和分布也不是很协调,欣赏性树种没有得到更好的发展,从而导致林场的林相观赏性下降。

4.4 管理和保护力度不够。

林场没有对林场内的病虫防治害采取较好的预警机制,有些地方森林采伐后植被没有得到及时的恢复,裸露的地表和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4.5 林场内的企业发展与生态保护有一定的矛盾。

林场把一些林地租给企业作为景区发展旅游,但一些景区为建设旅游设施,采用不注意整体效益的伐树开道方式,一定程度破坏了森林生态,而且景区设施与森林有很大的不协调、不和谐。还有,景区内的垃圾堆积现象很严重,卫生设施跟不上。

4.6 生态公益林的所占比例较低。

虽然林场规划未来发展生态旅游,注重生态公益林的发展,但林场内的木材林的比例在未来仍然占有很大的份额,林种结构与发展规划不太合理。

5、森林可持续经营对策

5.1 制定规划、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制定林场发展规划必须坚持森林可持续经营原则,充分考虑森林资源自然消长的内在规律,以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整体需要出发,确定林场的经营管理模式与经济目标,促进森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的最佳结合,发挥森林的综合效益,做到既维持和保持生态环境,又能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使森林既能最大限度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要构成危害。

要不断优化森林资源结构,在林种结构上,适度控制低效商品林,特别是杉松用材林发展速度,要根据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原则,合理配置生态公益林,保护天然林,建设防护林;选择不易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地方大规模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工业原料林、名特优经济林和竹林等商品林基地;在树种结构上,要适度限制针叶林,特别是针叶纯林的发展,保护和发展阔叶林和混交林。要积极汲取、消化和研究森林资源永续利用,森林多资源经营,近自然林业,生态林业等一切有益的理论、方法和经验,改革、完善现行的有关管理制度和政策,通过合理编制、严格实施规划与森林经营方案,促进国有林场森林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5.2 分类经营,发挥森林资源综合功能 1)建立经营管理体制和经济政策

按照森林所处的区域、作用、用途和三大效益发挥的效果,将森林划分为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并根据各自不同特点和经营规律,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经营管理体制和经济政策。

生态公益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森林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标,强化森林保护措施,禁止一切商业性采伐,确保森林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长期性和稳定性。商品林在森林经营方案和采伐限额的控制下,以最大限度提供社会所需木竹产品和林副产品,追求最大经济效益为目标。场内范围的两大水库,虽然经营权不属于林场,但可以通过一些渠道与地方合作,共同开发旅游资源,为双方创造经济利益。

2)改革传统经营措施,强化森林生态功能

森林经营由以生产木材为中心向培育森林生态功能为主转变,加快环境生态林建设,实行封、造、补并举,乔、灌、草结合及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等多种方法,加速森林植被的恢复,促进生态林区植物群落向常绿阔叶林演变。在经营措施上,尽量避免采用规格较高的整地方式(如全垦等)和抚育方式(全面翻土、全面除草松土等),采伐和整地时要预留植被带和生态沟,采用沿等高线、品字型挖穴整地,不炼山方法造林,以降低对林地干扰强度,保护与恢复生物多样性。3)集约化发展高优商品林基地

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定向、速生、高产、优质、稳定和高效目标,因地制宜地大力发展桉树、相思树、湿地松等周期较短的工业原料林,以及竹林和名特优新经济林,依靠科技进步,采用集约化经营措施,协调人(管理措施)地(立地条件)树(树种生物学特性)相互之间的关系,对人工林生长发育进行有效的调控。积极引进国内外优良树种,大力推广林地施肥和化学除草等先进技术,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5.3 抓住机遇,加强对森林公园的建设,发展生态旅游

林场应结合清远市政府提出的后花园政策,并发挥林场的区位优势,加大对银盏森林公园的建设力度。

1)培育资源 林场应大力调整林分结构,引种经济价值高活观赏性比较强的树种,为开展森林观赏活动做资源铺垫。

2)设计特色森林游乐项目

林场现已开发的森林游乐项目有探险和漂流。作为中国“漂流之乡”的清远市,截至2005年底,境内已有12条漂流路线,虽存在机遇,但竞争也很激烈。因此,林场要想在竞争中取得不断的发展,必须不断探索,推出别具特色的森林游乐项目,才能使森林资源发挥出更好更高的经济效益,使其成为大都市边缘一个集休闲、娱乐、旅游、度假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3)走生态公益型与商品型相结合的路子

林场“以场带农”的所有经费、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等没有纳入地方政府的财政和编制范畴,均由林场自行解决。但林业和社会各项事业属公益类事业性质,所需人员编制和经费预算纳入同级财政预算;水电站等其它多种经营属商品型性质,全面实行企业化管理。只有走商品型与公益性相结合的路子,才可解决银盏林场可持续发展战略,同时可保证青山常在,为社会创造更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 考 文 献

[1]杨玉盛.试论杉木可持续经营的对策[j].福建林业科技,2000,(2):14-18.[2]江泽慧.可持续林业与农村发展[j].林业经济,1997,(5):4-9.[3]谢利玉.浅论南方集体林区森林可持续经营[j].华东森林经理,2000,(1):18-22.[4] 王华清、郑仰雄.国营银盏林场林业分类经营调查研究’[j] 中南林业调查姚划, 1999,(5):18-2.[5] 沈国舫.现代高效持续林业———中国林业发展道路的抉择[j].林业经济, 1998(4): 1-8.关百钧.世界林业发展阶段[a] //董智勇.世界林业发展道路.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2.[6] 林凤鸣.国外林业产业政策[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6.[7] 江泽惠.中国现代林业论[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0.[8] 田宝强.中国林业经济增长与发展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95: 170-75.[9] 林林.对中国林业发展历史定位的探讨———学习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心得[j].林业经济, 1991(5): 42-46.[10] 马天乐.中国林业发展各阶段的实证分析[j].林业经济, 1991(5): 7-16.

森林可持续经营与可持续发展论文题目 森林的可持续发展 论文篇四

研究生期末考试论文

科目森林可持续经营进展专业林业硕士级别2013级姓名史菁菁学号20139150697

浅谈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策略

摘要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关乎生命和生存的质量。在当今全球自然资源趋于枯竭、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背景下,森林资源生态效益的价值越来越重要。森林可持续经营是通过现实和潜在森林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合理经营,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与活力,维护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过程,以此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森林产品及其环境服务功能的需求,保障和促进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森林可持续经营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最有效和最基本途径,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森林资源管理体系是自然要求,也是必然趋势。

关键词: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策略

abstract the forest as the main body of the terrestrial ecosystem, is the survival of the humancondition, quality of life and today's global natural resources exhausted, the worsen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ackground, the value of ecological benefits of forest resources becomes more and more nable forest nable forest management is scientific management, the reality and potential of forest ecosystem management, forest ecosystem health and vitality to maintain, maintenance of biological diversity and ecological process, in order to meet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the process, the function of forest products and environmental services, ensure sustained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and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promote environment and social nable forest management is to achiev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forestry of the most effective and basic way of forest resources management system, establish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the natural requirement, is also an inevitable ds:forest resources;sustainable business;strategy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维护生态安全的保障,对人类生存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的基础与前提,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支持系统[1]。林业是为进行森林经营组织起来的,以进行木材、林产品生产和保护性资源经营并以后者为基础的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承担着生态建设和林产品供给的重要任务,是实现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部门[2]。

1.森林可持续经营概念

森林可持续经营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而对于他的概念,生态学家和森林经营管理者有着不同的认识[3-6]。对于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概念,由于人们对森林的功能、作用的认识,要受到特定社会经济水平、森林价值观的影响,所以也有着不同的解释,国内外学者和一些国际组织先后提出了各自的看法[7-9]。1992年环发大会通过的《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文件中,把森林可持续经营定义为:“可持续森林经营意味着对森林、林地的经营和利用时,以某种方式,一定的速度,在现在和将来保持生物多样性、生产力、更新能力、活力,实现自我恢复的能力,在地区、国家和全球水平上保持森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同时又不损害其它生态系统”。但从森林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相互依赖关系来看,目前比较一致的观点可归纳为[10-12]:森林可持续经营是指通过现实和潜在森林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合理经营、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和活力,维护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过程,以此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森林产品及其环境服务功能的需求,保障和促进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

2.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的意义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森林资源状况和社会、经济、自然条件以及现行的林业政策、现实经营措施,使森林达到结构合理、生态良好、功能完备、物种丰富、健康稳定,使森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得到充分发挥,是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提高森林经营效果有效途径和手段,是实现林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坚实基础。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健康发展,不仅能够提高森林资源的综合质量和各种效益,更为以林场为单位的森林经营活动提供依据,对河北省乃至全国科学、有效地开展林业工作具有重要意义[14]。

3.森林可持续经营策略

3.1切实落实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工作

现代林业要求林业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森林资源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对森林资源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认识。转变以生产木材为基础的经营为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经营思想,林业不仅要满足社会对木材的需求,更要满足改善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从错误的思想观念中解放出来,切实把重点放在森林资源经营管理能力上来。做到素质高、作风硬、技术精的森林资源经营管理队伍,确保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

3.2强化森林资源利用管理

正确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森林、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促进森林资源的经营保护,合理利用森林资源。严格执行森林采伐限额制度,严把采伐源头关。森林采伐坚决严格执行按程序进行,做好采伐设计、伐中检查、伐后验收工作。严格执行木材运输证制度,坚决杜绝非法采伐木材进入市场,把住木材流通关。强化木材加工管理,取缔非法木材加工点。对生态公益林,坚持以发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主导,原则上不得采伐,应采伐的坚决控制好采伐强度和采伐方式。

3.3提高森林资源质量

加强科技队伍建设,特别是基层科技队伍建设和林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把抓技术推广、促进林业科技成果转化为我市的生态林业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在科技推广工作中注重实效,强化部门科技队伍职能,提高集体林和规模经营户的林业科学技术水平,加强对他们的现场指导,发送技术资料和培训,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突出重点,帮助他们培育苗木,特别是传授针叶树种的培育技术、环保式人工林经营技术、适地适树的树种选扦技术、速生丰产林栽培技术、林木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以最快速度提高森林资源的质量,充分发挥森林资源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管理方法、手段、程序等方面,大力推进数字化进程,建立现代化森林资源、植树造林、工程建设、退耕还林等经营管理体系,实现经营管理数字化,精确地做好森林资源动态检测与评价,为林业宏观管理提供可靠依据。

3.4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有效途径

3.4.1实行分类经营、科学管理,带动国有林业快速发展林业分类经营是根据社会对森林生态和经济的两大需求。

按照森林多种功能主导利用原则,相应地将森林、林木、林地区划为不同森林类别,分别按各自特点与规律运营的一种经营管理体制和经营模式。公益林也称生公益林,是以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保存物种资源、科学实验,森林旅游、国土安全等需要为主要经营目标的森林、林木、林地。国家公益林是指依照《森林法实施条例》第八条的规定,由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提出意见,报国务院批准公布的,以生态公益效益为主,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态多样性的林分类别。国家公益林分为国家重点防护林、特种用途林。通过森林分类区域界定,可将森林划分为重点公益林、一般公益林及商品林。省对公益林实施生态补偿,恰好给了林业一个休养生息、恢复森林的机会,使加快我县国有林区林业的发展有了充分的物质保障,林业建设遇到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步人了依托重点工

程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13]。

依据林分分布的地域特点,对森林实施分类经营,以发挥森林的多种效益。对已划定的公益林,坚决杜绝商业性采伐和人为破坏,使森林资源得以休养生息和恢复发展。对宜林地和林中空地,按照公益林的建设标准,采取有效措施,宜封则封,宜造则造,尽快恢复森林植被,改善林分结构,促进林木增长,逐步提高生态功能。对封山育林地块设立明显标志,对林区居民宣传封山育林的意义,增强群众自觉保护森林的思想意识,不进入封山育林进行放牧、砍柴或搞其它副业生产。力求通过一个时期的努力,使已划定的生态公益林逐步得到全面保护,森林生态体系框架不断完善,提高森林覆盖率。对商品林,要始终遵循生态适应性规律和地域分布规律,适地适树,扩大栽培树种,精心培育人工速生丰产优质用材林,进行集约经营,适时进行抚育和采伐,伐后及时更新。加强森林资源管护,控制计划外的资源消耗。在保护好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合理利用成过熟林资源。采用先进技术抚育管理好幼、中龄林。通过人为抚育措施,调整树种、林种结构,改善林分组成,实现生物的多样性和功能的多样化,形成科学合理的生态群落[13]。加大造林力度,增强森林的木材供应能力。

3.4.2加强森林采伐管理,逐步调减木材产量

森林采伐是森林资源管理的关键环节,是森林经营的核心内容,它不仅是实现森林经济效益的主要手段,也是调整森林结构,改善森林质量,增加森林总量,提高森林整体功能的关键措施。认真执行年森林采伐限额,根据森林分类区划,本着保护、培育与合理利用相结合和保障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合理确定木材产量的前提下,有步骤的调减木材产量。

3.4.3坚持生物多样性的原则。

大力发展混交林,保护天然林等多种林分,实现树种、林种的多样化坚持走集约化经营的道路,最大限度的提高林地生产力,提高木材综合利用率。对人工落叶松母树林,根据气候条件、树木习性,做好培育管护工作,培育出适于本林区生长的优良种子。

3.5正确认识森林可持续经营所产生的作用

实现林区森林可持续经营,有限的天然林资源将得到有效的保护,林区逐步进入休养生息的良性发展阶段,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有利于合理开发利用。国有林区经济结构得到调整、改善职工就业领域将由主要从事木材生产转向经营管护和第三产业,林区群众的经济状况得到较大改善,经济活力明显增强。通过国家资金的投入,带动国有林区林业的发展的同时对地方经济的发展也起到拉动作用。促进后备森林资源的快速增长,增加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增加

林产品的有效供给,增加林业职工和农民的收入。生态环境一定程度上出现好转,植被开始恢复,群众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和管理措施正在加强,林区群众安居乐业。

参考文献:

[1]陈敏豪.生态文化无影灯森林经理[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1,20(增刊):13.19.

[2]王自力.新时期国有林场改革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北京林业大学,2008.

[3]王松霈.论我国的自然资源利用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j].自然资源学报.1995,10(4):306-314

[4]邓华锋.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综述[j].世界林业研究.1998,(4):9—16

[5]邓守彦,卢振井,李德志.经济生态系统持续发展的实现途径及其测度体系[j].世界林业研究.1998(5):52—57

[6]王松霈主编.自然资源利用与生态经济系统[j].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

[7]牛文元.可持续发展导论[m].北京:n-学出版社,1994

[8]王军.可持续发展[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7

[9]郎奎建.东北林区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特征模型研究[j].林业科学.2002年,38(3):67-72

[10]孔繁文.21世纪的中国林业一环境林业[j].林业经济问题,1999,(4):5—11

[11]李长胜,冯仲科,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5,(spuu.2): 105—107

[12]刘广营新丰国有林场森林可持续经营策略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河北农业大学,2012

[13]徐柏松,宁朝辉,马雪玲.浅析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管理策略,农家科技 2013(1)

森林可持续经营与可持续发展论文题目 森林的可持续发展 论文篇五

森林可持续经营与可持续发展论文

现如今,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那要怎么写好论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森林可持续经营与可持续发展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林业已经不只是一个产业,更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现在的林业已经不在狭义、封闭式的产业,已经是全球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社会公益性事业,林业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可由有效的促进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和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森林可持续经营,森林的可持续经营是实现林业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

关键词:森林;可持续;经营;林业;可持续;发展

1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内涵及特点

1.1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内涵

森林的可持续经营就是在森林经营过程中,森林生态系统生产能力和在生产能力得到维持,主要就是以利益的可持续性为基础条件,生产出人们所需要的产品,使森林可持续经营强调的森林生态系统自我维持的持续性和长期的利益可持续性一致下经营,产出合适的产品,森林的可持续经营就要对生态系统进行科学管理、合理经营,以保证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维持生态系统平衡,以满足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确保和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

1.2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特点

森林可持续经营主要有生产能力和再生产能力持续发展,森林的经济效益有持续性、稳定性,森林资源培育和森林资源利用有机的进行结合,其中还有决策多样性和过程导向性。

1.3可持续性的概念

可持续性就是指决定事物可以久存的属性、特质或者是状态,可持续性有经济的、生态的和社会文化的不同解释,可持续性是人类福利在无限时段内可以维持可接受的状态。可持续性就是描述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各种概念,主要就是为了保持生物多样性不下降,生态资本保持生态系统潜力的概念,是可以保持可持续性的必要条件,可持续性可以分为弱可持续性和强可持续性,弱可持续性就是总资本存量在时间上是非下降的状态,对于强可持续性是国家关键性自然资本存量不下降的一种状态,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来看,可持续性是保持社会和文化体系的稳定,尤其是对保护社会和文化的多样性。但是可持续性的最基本内涵都是保持自然资源与环境存量不变。

2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必要性

森林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如今人们的生存和发展还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快速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森林的需要越来越大,但是人们却对森林和人类之间的关系没有明确的认识,不均衡的发展导致资源消耗很大,现在人们对森林与环境、森林与人类的关系越来越重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的传播也越来越快,现在的森林资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使得森林生态系统可以获得最大的效益,这就需要不断的控制和调整森林资源系统,目前我国由于人口不断增加、资源的浪费、环境压力越来越严重等问题,怎样促进和控制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我国必须要走一条符合我国和地区特点的森林可持续经营的道路。

3森林可持续经营在现代林业建设中的作用

在林业的建设中,工作者要有效的将可持续发展思想应用于林业发展中,对于现在的林业经营模式是很难达到森林持续经营的,而且由于现在的人口增加迅速,过去的老路已经我发适应现在的需求,可持续经营森林成为林业发展的主要模式,可持续林业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如果没有森林的可持续经营就不会有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如果没有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其他条件,森林的可持续经营就很难实现。现在我国对森林可持续经营建立了一些很大的林业工程,有森林的可持续经营理念的天保工程,还有野生动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以这些工程为基础实现了森林可持续经营发展,可持续经营是一些重要工程顺利实施的重要依据,在这些工程中,森林可持续经营充分的体现和发展,并且通过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合理经营,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有效的满足了社会经济发展中对森林产品及其环境服务功能的需求,保障了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

4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发展趋势

4.1中国森林与林业的现状

由于现在森林资源的总体数量不足,可以使用的资源十分的少,导致结构失衡,林产品供给能力较低,由于现在的森林经营管理模式粗放,技术水平十分落后,使得林地生产力和资源综合利用率不高,使用效率很低,产业化水平低,产业结构、规模、布局不尽合理,林业综合实力弱,已经无法适应现在人们对林业需求,我国现在的森林资源十分的匮乏,而且我国的林业发展是比较慢的,不能满足现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由于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森林和林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十分重要,由于现在自然、社会经济十分复杂,而且基础设施条件的薄弱,资金不足,森林经营技术和模式的制约,另外还有森林、林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这些都是我国实施森林可持续经营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4.2森林可持续经营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对可持续发展一词的提出,传统的森林经营被森林可持续经营所取代,现在的林学不断的现在多学科综合的森林可持续经营学方向发展,森林可持续经营表示林业科技向着集约经营的农业科技靠拢,基础科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及信息科学等向着林业科技领域渗透,森林的可持续经营的发展是一种社会行为,这就要求社会的参与,森林可持续经营是综合性学科,会关系到温室效应、全球碳循环、大气臭氧层变化等,其中会涵盖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研究领域、防治荒漠化领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研究领域,其中会涉及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法律、人类学、人权等学科领域,森林可持续经营就表示林产品加工行业现在转化利用,耐久利用、循环利用、洁净生产、生物技术和高新技术方向转变,有利于环境的保护方向和发展。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不断严重,国际的社会借着一定的法律法规来约束各国的行为,国际的法律法规是强制性的手段,主要表现就是发达国家为了制约发展中国家,推动环保问题的法律化,让发展中国家承担新的义务,现在全球性的国际环保法律法规不断的出台。对于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支撑体系要进一步的完善,这其中包括森林资源与环境的检测体系、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标准与指标体系、森林资源规划与管理体系、林业生态保障体系、森林与林业政策、法规的保证体系,及加强公众在实施森林可持续经营过程中的参与。

森林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森林向社会提供木材及林产品,以促进经济的繁荣,随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森林资源实行可持续经营,并且可以充分的利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切先进成果,推动林业不断的发展,是可以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最佳途径,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忠田.木材合法性进程对中国热带林产品贸易影响的研究[d].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2.[2]李小勇,陈晓倩,侯方淼,曾晓晔.林产品绿色政府采购内涵及衡量标准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6.[3]曹立颜,张宇,张玉珍.英国及加拿大森林可持续经营指标体系最新研究[j].林业实用技术,2009,12.

上一篇: 最新企业文化奖的获奖感言(三篇) 下一篇: 银行工作总结个人(4篇)

分类导航

最新范文

最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