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地球和地球仪教案(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七年级上册地球和地球仪教案篇一
编写教案要依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精心设计。下文特别准备了这篇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教案以供参考!【教学过程】
(展示图片)教材提供的图简化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学生活动)结合自己的地球仪观察思考,同学先小组交流,推荐发言人回答下列问题:
1.纬线的特点,经线的特点。2.认识地轴、南极、北极。(提问)地球真有一根轴吗?地球表面能画出多少条经线和纬线?(学生活动)(展示图片)教材提供的地球仪上的经线、地球仪上的纬线(引导学生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1.经线呈什么形状?纬线又是什么形状? 2.认识本初子午线、赤道;区别南纬、北纬、东经、西经。让学生读出赤道、本初子午线的度数。(展示地图)五带分布图(学生活动)1.引导学生继续找出:北回归线、北极圈、南回归线、南极圈。
2.请同学们在图上描画出00、300、600三条纬线,教师补充低、中、纬度的划分。
(让学生在地球仪标出低纬、中纬、高纬的三个区域。)
第 1 页(展示图片)教材提供的图片南北半球的划分和东西半球的划分(学生活动)结合地球仪找出赤道的位置,1600e和200e组成的经线圈。(提问)1.南北半球是怎样划分的? 2.东西半球是怎样划分的?(南北半球的划分比较容易,让学生说出。东西半球的划分比较难,教师指图引导,让学生充分想象、理解。)(学生活动)结合地球仪,教师采取问题教学法,边提问、边启发与学生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1.比较不同的经线长度有什么变化。不同的纬线的长度是否相等? 2.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呢? 让学生完成教材的活动中第二问题小明的暑期夏令营,问:小明能否找到夏令营地点?为什么?(总结:找不到该点,400的纬线南北半球各有1条,1160的经线有2条。)(学生活动)1.在地球仪上找出分别位于北半球的大洲、大部分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和地跨赤道两侧的大洲。
2.在地球仪上找出分别位于低纬、中纬、高纬三个区域的国家各一个。(通过上面的练习,强化练习了地球仪的使用,对发言积极、答案正确的同学,教师应及时表扬鼓励)【课堂小结】和学生一起回忆本节学习的主要内容。希望为大家提供的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教案的内容,能够对大家有用,更多相关内容,请及时关注!
第 2 页
七年级上册地球和地球仪教案篇二
【重点】
①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
②用经纬网确定任意点的位置
【难点】
经度、纬度
东西半球的划分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准备:量角器
教学器材:两人或四人一个地球仪、绳子、直尺、彩色粘贴纸、经纬网仪
教学课件:自编计算机课件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引入)用远离地球的方法可以看到地球的形状,但对于这么巨大的星球,怎么研究它呢?
认识地球仪
(观察、演示)观察地球仪,模仿老师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
(提问)1.观察地球仪描述地球仪的结构。
2.观察地球仪找出地球仪转时绕的轴。
3.观察地球仪表面都有什么?
4.用地球仪我们可以干什么?
(小结)地球仪是按一定比例将地球缩小后制成的模型,它由底座、支架、斜着的一根轴、球体等结构构成,我们把地球仪绕着转动的轴称为地轴,它与地球表面相交于两点,其中一点正对天空中的北极星附近,这点我们称为地球仪上的北极点,地球上的北极是地球的最北点,和北极点相对的点叫南极点,地球上的南极是地球上的最南点。在地球仪上垂直于地轴到南、北两极等距离的大圆圈被称为赤道,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东,逆着的方向是西。利用地球仪我们可以了解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情况还能演示地球的运动。
(提问)1.地球仪上的球体是正圆球体吗?为什么与实际的地球形状不符?
2.地球里真有这么一根地轴吗?
3.各种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地球上能建一座四面都朝北的房子吗?如果可以,应建在哪里?
(活动)1.在地球仪上指出地轴、南、北两极、赤道,同学之间互相检查
2.若用一个圆圈代表地球,你能把看到的地球仪上的地轴、两极、赤道画在图上吗?
(承转)1.学生利用在教室的座次描述某同学的位置,引出描述位置的常用方法。
2.通过设问“一艘轮船在太平洋中遭遇风暴袭击,船舱进水,现在需要紧急救援,这时船长该如何告诉救援人员他所在的位置?海湾战争时美军地面战士在沙漠中发现目标,他该如何向指挥中心汇报目标的位置?……”,利用多媒体演示——将平面上的横纵网格(教室座次)经变形后绘成球面上的网格(经纬网),引出在地球上准确定位的一种方法——利用经纬网来定位。
经纬网
1.经线和纬线
(利用经纬仪介绍)在地球仪上,把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圆圈统称为纬线;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半圆弧线统称为经线,又叫子午线;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构成的网络就叫经纬网。
(提问)地球上有这些线吗?在地球仪上这样的经线、纬线,我们可以画多少条?你认为我们可以如何区别它们?
(活动)情景1:一艘油轮在太平洋海域遭遇风暴袭击,船舱进水,船长发出了求救信号,并告知了船只所在的位置是北纬15°、东经165°,我国一艘行驶在附近海域的轮船收到了求救信号,决定前往营救,请你帮他们在地球仪上找到遇险船只的位置,并将黄色标记粘贴在该位置上。
(展示)找到的同学利用实物投影向大家介绍自己是如何找到这个地方的。
2.经度和纬度
(老师追问)(视实际情况而定)(在老师追问下,通过已了解同学的介绍、老师的多媒体演示、量角器的不同摆放,使不了解的同学在地球仪上学会在什么地方找经度的标识,什么地方找纬度的标识;了解经度、纬度的划分并总结出经度、纬度各自的分布规律)。
(继续完成活动)没找到的同学通过交流后找出自己没找到的原因并继续寻找,找到的同学可提供帮助。
(活动)情景2:埃特纳火山海拔3340米,是“欧洲最高的活火山”,每隔几年便会喷发一次。上一次喷发发生在1998年7月23日,当时火山口的烟柱高达万米。埃特纳火山在“沉睡”了数年后,今年10月27日凌晨突然发生猛烈喷发,后又在连续遭到5次地震波的袭击后多次爆发,11月25日清晨它又喷发出炽热的岩浆和黑色浓烟,上图是它喷发时的壮观场面。该火山位于北纬36°、东经15°附近的一个岛上,请你在地球仪上找出该火山的位置并关注它的发展,找到后请将蓝色标记粘贴在该位置上。
(活动中老师要注意根据学生遇到的困难、发生的错误及时引导能力强的学生告诉其他同学正确的方法,如:1.找北纬36°
纬线时,要在地球仪上已绘制的相邻两条纬线之间估计;2.找东经15°经线时要从0°经线向东找……)
(展示)找到的同学利用实物投影向大家介绍自己寻找的过程。
(没找到的同学在听完介绍后找出自己没找到的原因并继续寻找,找到的同学可提供帮助)
(承转)为了需要我们有时会将地球仪分成两个大小相同的半球,你能利用今天所学的纬线和经线将地球仪分成两个大小完全相同的半球吗?
半球的划分
(多媒体演示)南、北半球的划分;东、西半球的划分
边观看演示,边观察地球仪,边回答老师(提问)如果沿纬线分,你有几种分发?如果沿经线分,你是否能将地球仪分成两个半球?怎样才能将它分成两个半球?有几种分法?如果让你分你会怎样分?国际上是选用你提出的经线圈来划分东、西半球的吗?为什么这样划分?
(小结)
项目
南、北半球
东、西半球
界线
赤道(0°纬线)
20°w、160°e
(练习)1.在地球仪上找到划分半球的界线
2.在地球仪上找出各半球分布的主要大洲
(承转)有时为需要我们还会按纬度将地球仪分成中、低、高纬度区。
4.低、中、高纬的划分
读图(练习)你能读图说出各纬度带的纬度范围吗?
(小结)
纬度带
范围
低纬
0°- 30°
中纬
30°- 60°
高纬
60°- 90°
5.经纬网及应用
观看影片:“国家公敌”片断
(提问)影片中什么内容与我们今天所学知识有关?你还知道我们今天所学的经纬网知识在哪里有用吗?你认为经纬网的最主要用途是什么?
(学生交流自己所知道的目前经纬网在生活中的应用,老师也可做适当补充。)
(小结)
在现代社会中很多新技术中都要用到经纬网的知识,如地球表面各点的经度、纬度是现代gps、gis、rs技术的基础数据,今后地球的数字化管理也需要它做为基础数据来支持。因此,每位同学都要学会很好的使用经纬网。
(练习)1.读出地球仪上所指位置的经纬度。
地球仪上找到40°n、116°e,并将红色标记粘贴在相应位置上,看看有什么你熟悉的大城市,说出它的名称,并判断它在哪个半球,属低、中、高纬哪个纬度带。
教案点评:
本节课的内容既是全章的重点又是全章的难点所在,也是传统教学的主要内容,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案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一些创新。设计突出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体现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教案设计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教学目标明确,设计得科学、合理,整个教学过程十分流畅。设计本节教学的宗旨主要是通过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动眼、动耳、动口、动脑在活动中去做,在做中去学,在学中不断使建构的知识更明确、更系统,老师在整个过程中充当了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和合作者。如:在学习经纬网知识时,通过两个情景活动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发现自己在知识上的欠缺,进而主动从老师、同学那里获得信息,并通过自己的反思将这些信息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又通过两个活动使学生已经内化的知识进一步得到巩固。总之,利用创新性教学模式理论较好,“情景、留白、反思”三要素在教学中有明显体现。
七年级上册地球和地球仪教案篇三
《地球仪与地图》
一.教学重难点:
重点:1.地球仪的结构 2.经纬网的划分
3.根据经纬网对地球半球的划分 4.中低高纬度的划分
难点:1.利用经纬网对地球上的地点进行准确的判断 2.能够对经纬网进行分析,进行具体问题的解决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说出地球仪的结构及经纬网的作用。2.了解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3.了解低中高纬度的划分
4.利用经纬网对实际问题进行解决。
过程与方法:1.在观察中发现问题
2.通过对比和思考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经纬网的学习感受科学与人们生活的联系。
三.教学过程:
1.课堂导入:“如果我们想要观察地球表面的地理情况,应该怎么办?”引出地球仪 2.地球仪的定义与制作方法 3.虽然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但是两者之间却有许多差异。同学们对ppt中的地球仪进行观察,指出地球仪与地球之间的差异。
4.其中①地球仪上有一根倾斜的地轴 需要进行讲解和强调66.5°的问题;②地球仪上有许多地球上并不存在的线。
5.由②衔接至经纬线的重点,发现经纬线分为纵横两种,对经线纬线之间的差异进行区别,同时赤道也是纬线之一,为0°纬线。其他纬线与赤道平行。
6.这时引导学生发现每一条经线都一样无法区分,提出经纬度的定义。这时虽然书本上及ppt上没有太多有关经纬度的内容,却需要老师来进行补充。例:经纬度与地心连线夹角之间的联系;经线为i个半圆;经线由0°,180°连线分为两部分等
7.这时经纬线相互交叉形成经纬网,能够在经纬网上找到每一个点。但是在没有南北纬,东南经的情况下却没有办法准确地形容出一个点在地球上的位置。这个问题由学生通过问题发现。
8.之所以之前无法在经纬网上准确定位一个位置,是因为经纬度都有重复的,所以我们要把他们区分开来。引出南北纬与东南经的区分。
9.在进行纬度的划分后,需要向学生强调0°经线的有关问题,因为赤道是地球上原有基础上就有的,而0°经线则是人们为了方便同一规定的,也是固定不变的。
10.经度的划分。
11.这时再一次提出之前无法解决的问题,在进行经纬度的划分abcd四点都能被准确地形容出来,便达到了经纬网所想要做到的目标。
12.习题练习:在学习了经纬网后,同学们尝试在地图上找到北京的位置,巩固知识。13.想一想:人们依据赤道将地球分为南北半球,让学生用经度对地球的东西半球进行区分。(学生往往会想到0°,180°)但是实际上为了避免一个大陆或者国家被割裂在两个半球,我们选择20°w,160°e。
14.习题练习:写出在经纬网上的几个点的经纬度,并指出所处半球。
15.地球上不同纬度的气候都有所差异,所以我们根据气候的特征把地球分为低中高纬度几个区域。
16.知识梳理:用框架式的图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17.课后习题练习
七年级上册地球和地球仪教案篇四
地图
一、教学目标 :
认知目标:了解地图的“语言”;介绍常用的图例。
技能目标:初步掌握在地图上识别方向、量算距离;
初步绘制简单的平面示意图。
情感目标:通过学生亲自绘制平面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教学流程:
引入:我们已经知道,在地球仪上可以寻找地理事物和确定地理位置。但它携带不方便,所以,我们要用到地图。何为地图呢?
1、地图:以各种不同的图示符号(如符号、文字、颜色等),将地球表面的地 理事物按一定比例缩小后,表现在平面纸上的图形。
师:地球表面是个球面,而地图却是个平面,如何把球面上的信息准确 地体现到平面上去?
实验观察:经纬网地球仪在平面墙上的投影。
2、画学校平面图:
师:小明的爸爸要到学校去开家长会,爸爸问小明:“班主任老师的办公室在哪里?家长会在哪里开?”又有一次,小明碰到其他学校的同学问他:“校长室在哪里?”小明想,如果在校门口传达室对面的墙上有一幅学校平面示意图就方便了。现在请大家画一幅学校平面图草图。
学生活动、绘图。
师:大家的草图画好了,现在同学们组成四人一组,把自己绘制的草图向组内其他同学展示,并思考两问题:①找一找同学之间绘制的草图有没有不同这处,有哪些不同之处?②为什么会绘出不同的地图?
学生活动、回答。
师:同学们已经发现了这么多不一样的地方,如果小明的爸爸看这些地图一定会感到很吃力。那么,怎样才能画出一幅比较规范的地图,让他更容易看懂呢?
学生回答。
师:同学们刚才所说的概括起来就是,平面图上应标明比例尺、图例和方位,这些内容被称为地图的“语言”。接下来,老师给大家提供几个关于地图“语言”的小知识。
3、地图“语言”。
展示有关地图“语言”的小知识,要求学生根据小知识中的内容,开展小组 竞赛,完成竞赛题。
小知识一 比例尺
人们把地图上的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叫做比例尺,又叫“缩尺”。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法:
①线段式:| 0 | 100 | 200千米
②数字式:1:10000000或1/10000000 ③文字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千米。
竞赛题:
1、小明家到学校的实地距离是1000米,在地图上表示为1厘米。①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②可以用哪几种方式来表示此比例尺?如何表示?
2、比较书本中的两幅图,完成下表: 北京市政区图 中国政区图
地图比例尺大或小
地图表示的范围大或小
地图表示的地理事物详细或简单
小结:在同样的图幅上,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但表示的内容越详细,精确度越高。比例尺越小,则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精确度越低。因此,大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小的比例尺地图。如世界政区图、中国政区图等。小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大的比例尺地图,如平面图、军事图、旅游图等。
师:校园中有各种地形物——教学楼、体育场、道路……等等,如何在平面图上表 示?
小知识二 图例和注记
在地图中用图例说明各种符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用来说明地理事物的文字或 数字叫注记。
竞赛题:从书中的地图上找出有哪些常见的图例?
课件:“常用地图图例”。让学生识别。
师:如何正确表示校园内各种地形物的方位呢? 小知识三 地图上的方位 述:地图上的方位包括方向和位置。
常用的三种定向方法:
① 经纬网定向法:以经纬线划定方向,用经纬网定位置。(最精确)② 指向标定向法:用方向标指示北方(看箭头指的方向)。③ 一般定向法:通常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
竞赛题:下列哪幅图中a点在b点正北方向。
师:同学们现在能不能运用上面学到的知识,把学校平面图重新画一张,使之更规 范,更易读懂。假如学校长440米,宽300米。教学楼、住宿楼、行政楼等图例可选用不同方框来表示。先画学校大门和围墙,大门朝南的。学生完成后,请各小组挑选出最满意的平面图向全班展示。
学生自学:现代技术与地图测绘、形形色色的地图。
4、思维训练:读北京动物园平面图(课后练习)。
七年级上册地球和地球仪教案篇五
第一章 第二节 我们怎样学地理
总 课时 主备人:
学习目标:
1、了解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2、掌握地图的基本要素,学会在地图上查找所需的地理信息。
3、学会在地图上定方向、量距离、识图例、填注记的基本技能。学习重点:地图的要素
学习难点:根据经纬网确定方向。学习过程:
一、自主预习
学习任务一:地图的三要素为、、。
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没有指向标
通常采用“,”的规定确定方向。
学习任务二:
1、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为。它有三种表示方法:、、。我们表示的范围越大,采用的比例尺越,反之,采用的比例尺越。
2、试写出下列地理事物的图例符号:国界 洲界
运河 长城 河湖
地图上的 说明,如山脉、河流等,以及标明山高、海深的 等叫做。
二、反思拓展
1、对图幅相同的①中国、② 山东省、③ 济宁市三幅地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 表示的地理事物比②、③详细 b、②表示的地理事物比①、③详细 c、比例尺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①②③ d、比例尺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③②①
2、下列关于比例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比例尺越小,地图上反映的地理事物越详细 b、比例尺越大,地图上反映的地理事物越详细 c、图幅越大,说明比例尺越大
d、比例尺越大,地图上表示的范围越大
三、系统总结
四、达标测评
1、有“郁金香王国”之美称的国家是()
2、阿拉伯男子的打扮是身着长袍、头戴头巾,这主要是受()
a、民族习俗影响 b、气候因素影响 c、地理位置影响 d、地形因素影响
3、当你在一个城市旅游时,你应该选择下列哪一种地图作为导游图?()
a、中国地图 b、世界地图 c、1:100000000地图 d、1:1000地图
4、长江全长6300千米,画在比例尺为1:30000000的中国地图上大约长:
a、21厘米 b、210厘米 c、31厘米 d、310厘米
5、当我们面朝初升的太阳(北半球),伸开双臂,我们的右手则指向()
a、东北 b、西方 c、南方 d、北方
五、课上限时作业
1、关于图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例就是用来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字 b、常用的图例符号有统一的规定 c、地图上表示居民点的符号是一样的 d、图例包括符号的说明文字和数字
2、绘制一张学校平面图,采用下列哪一种比例尺最合适()
a、1:1000 b、1/3000000 c、0 40千米 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千米
3、下列关于确定地平面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指南针定向,指南针总指向太阳
b、晴朗的夜空,不管位于地球何处,均可用北极星来定向
c、用太阳和手表也可定方向,一般来说,中高纬度地区,将手表平放,让时针对准太阳,时针和表盘上12点之间夹角的平分线所指的方向,大致是南方 d、北半球,树枝繁茂的一侧一般指示北方
4、阅读下面几段话,判断这几位同学分别需要选择什么样的地图?
a同学:我现在来到了西安动物园门口,我想进去游玩。
b同学:寒假里,我打算到郑州姨妈家探亲,想了解乘车路线。c同学:2003年3月20日,美国发动了对伊拉克的战争,我想知道这两个国家在哪里。d同学:北京真大,我想知道故宫在哪里。
a同学可以选用__________图;b同学可以选用_________图; c同学可以选用__________图: d同学可以选用__________图;
上一篇: 2023年中药发展的现代化思考心得体会(5篇) 下一篇: 2023年继电保护典型故障分析图 继电保护内部故障(五篇)
分类导航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精选
- 元曲精选
- 古诗十九首
- 小学古诗
- 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
-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
- 写景的古诗
- 咏物诗
- 描写春天的古诗
- 描写夏天的古诗
- 描写秋天的古诗
- 描写冬天的古诗
- 描写雨的古诗
- 描写雪的古诗
- 描写风的古诗
- 描写花的古诗
- 描写梅花的古诗
- 描写荷花的古诗
- 描写柳树的古诗
- 描写月亮的古诗
- 描写山的古诗
- 描写水的古诗
- 描写长江的古诗
- 描写黄河的古诗
- 描写儿童的古诗
- 山水诗
- 田园诗
- 边塞诗
- 含有地名的古诗
- 节日古诗
- 春节古诗
- 元宵节古诗
- 清明节古诗
- 端午节古诗
- 七夕古诗
- 中秋节古诗
- 重阳节古诗
- 古代抒情诗
- 伤怀的古诗
- 咏史怀古诗
- 爱国古诗
- 送别诗
- 离别诗
- 思乡诗
- 思念的诗
- 爱情古诗
- 励志古诗
- 哲理诗
- 闺怨诗
- 赞美老师的古诗
- 赞美母亲的古诗
- 关于友情的古诗
- 关于战争的古诗
- 忧国忧民的古诗
- 婉约诗词
- 豪放诗词
- 人生必背古诗
- 论语
- 诗经
- 孙子兵法
- 三十六计
- 史记
- 周易
- 山海经
- 资治通鉴
- 黄帝内经
- 了凡四训
- 梦溪笔谈
- 千字文
- 世说新语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庄子
- 鬼谷子
- 老子
- 孟子
- 墨子
- 荀子
- 韩非子
- 列子
- 淮南子
- 管子
- 尉缭子
- 吴子
- 伤寒论
- 天工开物
- 素书
- 汉书
- 文心雕龙
- 吕氏春秋
- 孝经
- 孔子家语
- 颜氏家训
- 孙膑兵法
- 搜神记
- 笑林广记
- 楚辞
- 乐府诗集
- 论衡
- 百战奇略
- 战国策
- 三国志注
- 将苑
- 六韬三略
- 反经
- 公孙龙子
- 司马法
- 逸周书
- 黄帝四经
- 清官贪官传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贞观政要
- 金刚经
- 佛说四十二章经
- 水经注
- 农桑辑要
- 文昌孝经
- 六祖坛经
- 地藏经
- 徐霞客游记
- 弟子规
- 增广贤文
- 幼学琼林
- 冰鉴
- 容斋随笔
- 智囊
- 围炉夜话
- 商君书
- 魏书
- 周书
- 三字经
- 子夏易传
- 笠翁对韵
- 公羊传
- 尔雅
- 三国志
- 后汉书
- 明史
- 晋书
- 宋史
- 新唐书
- 旧唐书
- 隋书
- 元史
- 宋书
- 北齐书
- 新五代史
- 陈书
- 金史
- 南齐书
- 梁书
- 旧五代史
- 辽史
- 北史
- 南史
- 续资治通鉴
- 明季北略
- 浮生六记
- 高士传
- 大唐西域记
- 传习录
- 小窗幽记
- 国语
- 说苑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茶经
- 百家姓
- 智囊(选录)
- 罗织经
- 朱子家训
- 陶庵梦忆
- 红楼梦
- 三国演义
- 聊斋志异
- 西游记
- 水浒传
- 儒林外史
- 封神演义
- 太平广记
- 警世通言
- 镜花缘
- 醒世恒言
- 剪灯新话
- 隋唐演义
- 初刻拍案惊奇
- 老残游记
- 博物志
- 孽海花
- 三侠五义
- 穆天子传
- 二刻拍案惊奇
- 喻世明言
- 说唐全传
- 老残游记续集
- 三刻拍案惊奇
- 四十二章经
- 心经
- 法华经
- 华严经
- 楞伽经
- 无量寿经
- 圆觉经
- 易传
- 抱朴子
- 阴符经
- 黄庭经
- 文子
- 太玄经
- 悟真篇
- 声律启蒙
- 随园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