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英国历代国王世系表(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英国历代国王世系表篇一
一、诺曼王朝(1066—1154年)征服者威廉登基后称一世,在位21年。王位先后传给他的两个儿子威廉二世和亨利一世。如此历经三王之后,“绝嗣断统”,也就是说这个家庭继绝了男性继承人。然而出自女系的继承人还有两系。先是威廉一世的外孙斯蒂芬登上王位。另一系不答应,结果爆发了一场夺位战。双方打得精疲力竭,议定斯蒂芬死后,由另一系继位。
1、威廉一世(征服王()法文:guillaume le conquérant;英语:king william i the conqueror;拉丁文:willielmus rex anglorum,1028年9月-1087年9月9日)诺曼底公爵(1035年-1087年)、英格兰国王(1066年-1087年在位)。
2、威廉二世·鲁弗斯(红毛王)(英文名william ii rufus,约1056年~1100年8月2日),英格兰国王,由1087年到1100年在位。
3、亨利一世(儒雅王)henry i(1068年—1135年12月1日),英格兰诺曼底王朝国王(1100年—1135年在位)。
4、斯蒂芬(英文名stephen,1096年~1154年10月25日),英格兰国王,由1135年到1154年在位。
二、安茹王朝(1154—1216年)斯蒂芬命归西天后,亨利一世的外孙继位,称亨利二世。他本是法国的安茹伯爵,纹章以金雀花为图案,王朝也因而得名。英法相争的百年战争就是在这个朝代爆发的。此王朝传八世而终,其中包括约翰王。
1、亨利二世(短斗篷)henry ii curmantle(1133年3月25日—1189年7月6日)是英格兰国王(1154年—1189年在位),他也是法国的诺曼底公爵(1150年起)、安茹伯爵(1151年起)和阿基坦公爵(1152年起)。
2、理查一世(richard i,1157年9月8日-1199年4月6日),又名狮心王理查(richard the lionheart),是英国金雀花王朝的第二位国王,他在位期为1189年至1199年。
3、约翰(英文名john,1166年或1167年12月24日~1216年10月18日或19日),英格兰国王,由1199年到1216年在位。
三、金雀花王朝(1216—1399年)
1、亨利三世(英文名henry iii,1207年10月1日~1272年11月16日),英格兰国王,由1216年到1272年在位。虽然他的在位时间相当长,他是英格兰历史上最无名的国王之一。
2、爱德华一世(英文名edward i,1239年6月17日~1307年7月7日),英格兰国王,由1272年到1307年在位。
3、爱德华二世(英文名edward ii,1284年4月25日~1327年9月21日),英格兰国王,由1307年到1327年在位。
4、爱德华三世(英文名edward iii,1312年11月13日~1377年6月21日),英格兰国王,1327年到1377年在位。
5、理查二世(英文名richard ii,1367年约1月6日~1400年2月14日),英格兰国王,由1377年到1399年在位。
四、兰开斯特王朝(1399—1464年)金雀花王朝最后一位国王理查二世被他的堂弟策动宫廷政变废黜秘裁,演出了一幕“煮豆燃豆萁”的惨剧。新上台的亨利四世是兰开斯特公爵之子,王朝因此而得名。这个王朝历亨利四、五、六三世,被约克公爵的后裔推翻。这两个家族本是同根,兰开斯特家族以红玫瑰为徽号,约克家族以白玫瑰为标志。两家争夺王位的战争就叫作“玫瑰之战”。
1、亨利四世(英文名henry iv,1367年4月3日~1413年3月20日),英格兰国王,由1399年到1413年在位。
2、亨利五世 henry v(1387年8月9日或9月16日—1422年8月31日)英格兰兰卡斯特王朝国王(1413年—1422年在位)。
3、亨利六世 henry vi(1421年12月6日—1471年5月21日或5月22日)兰卡斯特王朝的最后一位英格兰国王(1422年—1461年;1470年—1471年)。
五、约克王朝(1461—1485年)这个朝代最短,只有25年,大部分时间都是爱德华四世在位。
1、爱德华四世(英文名edward iv,1442年4月28日~1483年4月9日),英格兰国王,由1461年3月4日到1483年4月9日在位。
2、爱德华五世(英文名edward v,1470年11月4日~约1483年),英格兰国王,1483年在位。
3、理查三世(英文名richard iii,1452年10月2日~1485年8月22日),英格兰国王,1483年到1485年在位。
六、都铎王朝(1485—1603年)这个王朝以创始者命名。都铎是兰开斯特家族一支的后代,夺得王位后称亨利七世。他与约克家族的公主结婚,两家族从此合一。这个王朝依靠新兴的工商业主和新贵族巩固了统治。亨利八世因婚姻问题与罗马教皇决裂,结果建立了英国国教。最后一位君主是伊丽莎白一世女王。
1、亨利七世(英文名richard iii,1457年1月28日~1509年4月21日),英格兰国王,1485年8月22日到1509年4月21日在位。
2、亨利八世(生于1491年6月28日–卒于1547年1月28日)是英国都铎王朝的第二位国王,亨利七世次子。他自1509年4月22日开始在位。
3、爱德华六世(英文名edward vi,1537年10月12日~1553年7月6日),英国国王,1547年1月28日到1553年7月6日在位。
4、琴·格蕾或者简·格雷(可能1537年10月12日出生,1554年2月12日逝世)是一位英格兰女王。她在位仅于1553年内数日。但她的女王地位有争论(在位只有九天,一般不正式算作英国女王)。
5、玛丽一世,(mary i, 1516年2月18日-1558年11月17日)英格兰和爱尔兰女王(理论上她是从1553年7月6日, 实际上从7月19日在位一直到1558年11月17日她去世时)。
6、伊丽莎白一世(elizabeth i,1533年9月7日出生于格林尼治,即今日伦敦的格林尼治,1603年3月24日逝世于萨里),于1558年11月17日至1603年3月24日任英格兰和爱尔兰女王,是都铎王朝的第五位也是最后一位君主。
七、斯图亚特王朝(1603—1649年,1660—1714年)第一代君主詹姆斯一世是亨利八世妹妹的后人,原为苏格兰国王,因伊丽莎白一世女王死后无嗣,得以到伦敦继承大统。此王朝1649年被国会军推翻,查理一世被处死。国会军首领克伦威尔自任护国主。1660年,王朝复辟,后来改行君主立宪制。
1、詹姆士一世(英文名james i,1566年6月19日~1625年3月27日),英国国王,1603年3月24日到1625年3月27日在位,并成为苏格兰国王詹姆士六世(英文名james vi),1567年7月24日到1625年3月27日在位。
2、查理一世,英国斯图亚特王朝的国王(charles i,无头查理,1600~1649,1625~1649在位)。詹姆斯一世之子。
3、查理二世(king chales ii,复辟,1630~1685,1660~1685在位)
4、詹姆斯二世(king james ii,1633~1701,1685~1688在位)
5、威廉三世和玛丽二世(king william iii,1650~1702,1689~1702在位, queen mary ii,1662~1694,1689~1694在位)
6、安妮女王(queen ann,1665~1714,1702~1714年在位)
八、汉诺威王朝(1714—1901年)斯图加特王朝的安妮女王去世时,根据“王位继承法”应由詹姆斯一世的孙女索菲亚继位。但她已死去,王位就由其子德国的汉诺威选侯继承,称乔治一世,从此开始了汉诺威王朝,一直延续到维多利亚女王。这个王朝的前四位君主都命名为乔治,即一世至四世。所以,有时也把他们在位的时期(1714—1830年)称为乔治时代(georgian)。
1、乔治一世(king george i,1660~1727,1714~1727在位)
2、乔治二世(1683~1760,1727~1760在位, george ii)
3、乔治三世(king george iii,1738年6月4日-1820年1月29日,1760年~1820年在位)是英国及爱尔兰的国王,汉诺威皇朝的第三任君主。乔治二世的孙子,1760年即位,直到1820年去世,终年81岁。
4、乔治四世(king george iv,1762~1830,1820~1830在位)
5、威廉四世(king william iv1765~1837,1830~1837在位)
6、维多利亚女王(alexandrina victoria 1819年5月24日-1901年1月22日,1830年~1901年在位)是英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也是第一个以“大不列颠和爱尔兰联合王国女王”和“印度女皇”名号称呼的英国君主。
九、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1901—1914)维多利亚女王去世后,其子爱德华七世登位。他以其父艾伯特在德国的封地萨克森科堡与哥达为王室名称。
1、爱德华七世(king edward vii,1841~1910,1901~1910在位)
2、乔治五世(king george v1865~1936,1910~1914在位)
十、温莎王朝(1914年至今)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朝野反对德国,情绪激昂,迫使英王乔治五世宣布以行宫所在地温莎作为国王家族新名。
1、乔治五世(king george v1865~1936,1914~1936在位)
2、爱德华八世(king edward viii1894~1972,1936年在位11个月)
3、乔治六世(king george vi,1895年12月14日~1952年2月6日),原名艾伯特·弗雷德里克·阿瑟·乔治·温莎(1)(albert frederick arthur george windsor)英国国王,1936年12月11日至1952年2月6日在位。他是最后一位印度皇帝(1936-1947)、最后一位爱尔兰国王(1936-1949),以及唯一一位印度自治领国王(1947-1949)。
4、伊丽莎白二世女王陛下(her majesty queen elizabeth ii,生于1926年,1926年4月21日即位),全名伊丽莎白·亚历山德拉·玛丽·温莎(elizabeth alexandra mary windsor),现任英国君主,是英国和英联邦15个成员国的国家元首,同时也是英格兰教会的最高首领。她的头衔全称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与其国土和领地之女王,英联邦元首,(***)信仰的保护者”。她于1952年2月6日加冕,是目前在位时间第三长的国家元首,在她作为国家元首的国度中大约生活着1.25亿人。
——————————
十、温莎王朝
英国历代国王世系表篇二
英国历代国王世袭表
一、诺曼王朝norman britain(1066-1154)
1、duke of normandy(1035-1087)、king of england(1066-1087).① killed harold, the king of england in the battle of hasting, then was crowned king of england in westminster abbey by the archbishop of york.② built a string of defence castles to ensure his military control of the whole country.③ replaced the weak saxon rule with a strong norman completely established in england.④ he gave his barons large estates in england in return for a military service and a proportion of land’s produce.⑤ replaced the witan with the grant council of his new tenants-in-chief.⑥ sent his clerks to compile a property record known as domesday book, completed in it’s kept in the public records office.⑦ his policy towards the church was to keep it completely under his control, but at the same time to uphold its m was duke of landed his army in oct, 1066 and defeated king he was crowned king of england on christmas day the same established a strong norman government and the feudal system in 1066, king edward died with no heir, the witan chose harold as m, duke of normandy, invaded october 14, the two armies met near a day's battle, harold was killed and his army completely this battle was very important on the way of the roman peculiar feature of the feudal system of england was that all landowners must take the oath of allegiance,not only to their immediate lord, but also to the the bottom of the feudal scale were the villeins or william, the feudal system was m sent officials to compile a property record known as domesday book, which completed in was the result of a general survey of england made in recorded the extent, value, state of cultivation, and ownership of the was one of the important measures adopted by william i to establish the full feudal system in , it is kept in the public records office in of england(1087-1100)he was killed when he was hunting in the new forest.3、king of england(1100-1135)
he tried a pacific approach to scotland, he married king malcolm iii’s daughter, matilda.4、king of england(1135-1154)
二、安茹(金雀花)王朝the plantagenet(1154-1399)king of england(1154-1189), duke of normandy, count of anjou, duke of d i(richard the lionheat)(未提)king of england(1189-1199)
king of england(1199-1216)
king john’s reign caused much discontent among the 1215, he was forced to sign a document, known as the great has 63 it has long been regarded as the foundation of english liberties, its spirit was the limitation of the king’s power, keeping them within the bounds of the
feudal law of the of england(1216-1272)
the civil war—at the battle of lewes in sussex in 1264 the king was defeated by simon de montfort and taken ions of oxford
henry iii’s brother-in-law and led the barons to rebel the king and forced the king and his son to accept
under edward i, wales was conquered and came under the english he presented his son to welsh people as prince of ii(未提)king of england(1307-1327)
king of england(1327-1377)
① thewith france
it refers to the war between england and france that lasted intermittently from 1337 to causes were partly territorial and partly edward iii claimed the french crown but the french refused to recognize, the war broke first the english were successful, but in the end, they were defeated and lost almost all their possessions in expelling of the english was a blessing for both countries.② it is a modern name given to the deadly bubonic plague, an epidemic disease spread through europe in the fourteenth century particularly in came without warning, and without any england, it killed almost half of the total population, causing far-reaching economic of england(1377-1399)
三、兰开斯特王朝the lancaster(1399-1464)henry iv(未提)king of england(1399-1413)
king of england(1413-1422)
king of england(1422-1461)
the name wars of the roses was refer to the battles between the house of lancaster, symbolized by the red rose, and that of york, symbolized by the white, from 1455 to tudor, descendant of duke of lancaster won victory at bosworth fireld in 1485 and put the country under the rule of the these wars, english feudalism received its death great medieval nobility was much weakened.四、约克王朝the york(1461-1485)
king of england(1461-1483)
king of england(1483-1483)
king of england(1483-1485)
五、都铎王朝the tudor(1485-1603)king of england(1485-1509)
refilled the royal treasury through loans, subsidies, property levies and fines;
forbade the nobles to keep excessive power;
made it clear to all foreign powers who might hope to disrupt his country by reviving old hostility that this would be gave england peace at home and abroad, which meant that he was able to build up england’s navy and foreign of england(1509-1547)
he was a great king and remembered for his religious reform of the reform stressed the power of the monarch and strengthened the parliament’s of england(1547-1553)
real religious call his switch to protestant theology”the reformation.”
queen of england and ireland(1553-1558)
henry viii’s daughter and a devout she became queen, she persecuted and burnt many protestants, so she was given the nickname “blood marry”.marry is also remembered as the monarch who lost the french port of of england and ireland(1558-1603)
one of the greatest monarchs in british reigned england, wales and ireland for 45 years and remained reign was a time of confident english nationalism and of great achievements in literature and other arts, in exploration and in battle.
英国历代国王世系表篇三
一、诺曼王朝
1066年征服者威廉一世自己统治20年,死后一个儿子继承英国王位,是为威廉二世(又名“红脸威廉”),威廉二世在位13年,1100年在一次打猎事故中被一箭穿心,可能是谋杀。其四弟亨利继位为亨利一世,亨利一世是第一个能讲流利英语的诺曼朝英王。亨利一世国王唯一的儿子和两个私生子在同一次海难中淹死,亨利在位35年无男性法定继承人,於是做安排要传位给女儿玛蒂尔达matilda。亨利王忧郁起来,一次大吃鳗鱼结果难以置信地撑死了。贵族会议不愿有女主,挑选了亨利的侄子,征服者威廉的另一个孙子继位,是斯蒂芬一世。亨利王的女儿不满此安排,跟丈夫安茹伯爵带兵打回来,一番争斗双方妥协:斯蒂芬一世继续在位19年,死后由亨利王女儿的儿子继位,此人即亨利一世的外孙,称亨利二世(henry ii curmantle,因为常穿短披风得了浑号短斗篷王亨利)。
1、威廉一世(征服王)(法文:guillaume le conquérant;英语:king william i the conqueror;拉丁文:willielmus rex anglorum,1028年9月-1087年9月9日)诺曼底公爵(1035年-1087年)、英格兰国王(1066年-1087年在位)。
2、威廉二世·鲁弗斯(又名“胡佛”,或许是因为他的红脸颊外观)(英文名william ii rufus,约1056年~1100年8月2日),英格兰国王,由1087年到1100年在位。长兄罗伯特继承诺曼公国王位。在狩猎时中流箭身亡,也有说法是被亨利一世暗箭伤害。
3、亨利一世 henry i(1068年—1135年12月1日),英格兰诺曼底王朝国王(1100年—1135年在位)。“儒雅王”。威廉一世幼子(第四子)。亨利一世在国内励精图治。他于1106年渡海至法国,在坦什布赖战役中击败竞争对手诺曼底公爵罗贝尔二世·柯索斯(征服者威廉的长子),将后者永远监禁。1120年其继承人威廉·艾德林溺死。亨利一世遂指定其女玛蒂尔达(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五世的遗孀)为继承者。但其死后王位实际落入外甥布卢瓦伯爵斯蒂芬手中。
4、斯蒂芬(英文名stephen,1096年~1154年10月25日),英格兰国王,由1135年到1154年在位。法国的布鲁瓦伯爵之子,母亲阿黛拉是威廉一世的第四个女儿。亨利一世死后第一个赶到英格兰宣布继承王位。为了争夺英格兰王位继承权,1153年,亨利一世的女儿玛蒂尔达的儿子——安茹伯爵亨利率领军队在英格兰登陆。经过几场战斗,他与斯蒂芬达成协议,斯蒂芬继续担任国王,死后由亨利继承王位。次年斯蒂芬死去,亨利即位,金雀花王朝开始。
——————————
二、安茹王朝 亨利二世继位于1154年,因为他母亲是诺曼王朝的公主,而父亲是安茹伯爵,於是开始了英国的安茹王朝。诺曼王朝三代而终。安茹王朝又称金雀花王朝,源自亨利王的父亲安茹伯爵杰夫里(geoffrey of anjou)喜欢在帽子上装饰金雀花,金雀花王朝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从亨利三世到理查德二世,共五王180多年。广义的包括安茹,(狭义)金雀花,兰开斯特,约克四个王朝,凡14王三百多年。
1、亨利二世(短斗篷)henry ii curmantle(1133年3月25日—1189年7月6日)是英格兰国王(1154年—1189年在位),他也是法国的诺曼底公爵(1150年起)、安茹伯爵(1151年起)和阿基坦公爵(1152年起)。他所创立的金雀花王朝是英格兰中世纪最强大的一个封建王朝。该王朝本名叫安茹王朝。但是因为纹章用金雀花的小枝做装饰,所以通常人们叫它金雀花王朝。从他开始的几位国王也被称作安哲文国王,因为英格兰只是他们那没有多少实际统一性的巨大领地的一部分。
亨利二世是英格兰国王亨利一世的女儿玛蒂尔达的儿子,生于法国曼恩-卢瓦尔省的勒芒。他的父亲是安茹伯爵(美男子)戈德弗鲁瓦五世(他是玛蒂尔达的第二个丈夫)。因此亨利几乎可算法国人。19岁时在他还是安茹公爵时,他与阿基坦的埃利诺(30岁)结婚(后者因淫乱刚与法国国王路易七世离婚)。亨利从母亲处继承了诺曼底,从父亲处继承了安茹,又得到了阿基坦作为嫁妆。这使他实际上成为法国最大的领主,也造成了他与路易七世的宿怨。在亨利大部分生命里,他企图以武力或智力战胜路易七世。
亨利第一次来到英格兰是在1142年,以支持其母对英格兰王位的要求。但玛蒂尔达最终未能从布鲁瓦的斯蒂芬手中夺得王位。不过根据斯蒂芬与玛蒂尔达的一项协定,亨利于1154年加冕为英格兰国王。
亨利二世在英格兰进行一系列改革。他是第一个征收盾牌钱的国王。他把大部分司法权力集中于国王手中,实际上亨利二世对英国习惯法的形成起到了很大作用。
1155年英格兰籍的教皇艾德里安四世在一份文件中把爱尔兰赠给亨利二世。这份文件后来被认为无效。这很可能是亨利的政治阴谋,从此以后爱尔兰的命运就与英格兰紧紧相连。
1164年,当亨利二世试图把教会的司法权也收回时,他与昔日的密友和顾问,坎特伯雷大主教托马斯·贝克特发生了冲突。贝克特请求教皇的干预,触怒了亨利二世。1170年12月29日,四个男爵骑士,显然是在亨利支持下,在坎特伯雷大教堂刺杀了贝克特。教皇亚历山大三世威胁要对亨利二世处以绝罚。亨利不得不屈服,他赤身表示悔罪,并表示要领导十字军去巴勒斯坦。
1171年,亨利二世首次侵入爱尔兰。1188年,亨利二世在英格兰推行什一税。
在亨利二世晚年时,他的几个儿子争权夺地,时常叛乱。亨利二世认定自己的妻子怂恿儿子们反对他,遂秘密请求教皇允许他与埃利诺离婚,未获同意。他在悲痛中去世于法国希农,葬在法国
2、理查一世(richard i,1157年9月8日-1199年4月6日),又名狮心王理查(richard the lionheart),是英国金雀花王朝的第二位国王,他在位期为1189年至1199年。
亨利二世次子。因长子出家为修士而成为继承人。亨利前往英国继承王位后,理查与母亲埃利诺在法国阿基坦相依为命,与父亲关系疏远形同陌路。后受母亲的唆使和主君法王腓力二世的挑拨,出兵击败父亲夺取了王位。
理查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法国骑士,他讨厌英国,不会说一句英语,身为英王十年,在英格兰前后总共只待过六个月。他把英国交给宠臣代理,只要按时缴税就对海峡那边发生的事情不闻不问,因此被评价为最失败的国王之一。
理查以身为法兰西骑士自豪,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留在法国参与法国内部的“群雄争霸”,法王腓力二世是其最主要的竞争对手。第三次十字军东征时,在神罗皇帝巴巴罗萨溺死,法王腓力二世弃军潜逃的情况下,理查独力支撑起十字军联军的指挥重任,在人数和战术都不如对手的情况下,多次击败埃及苏丹萨拉丁,迫使穆斯林与其签订明显对基督徒有利的和平协定,最终十字军在理查与萨拉丁化敌为友的气氛中结束。
理查因其在战场上无与伦比的勇猛和神乎其技的指挥手腕,而被畏惧他的对手敬称为“狮心王”(the lion heart)。但是战场上所向无敌的勇士,在当世最杰出谋略家——法王腓力二世一浪接一浪的阴谋打击中,疲于奔命一事无成。东征回国后,理查随即陷入与腓力争夺法国主权的漫长战争,并在一次攻城战中,肩中流箭破伤风而死。
3、约翰(英文名john,1166年或1167年12月24日~1216年10月18日或19日),英格兰国王,由1199年到1216年在位。king john lackland “无地王”
亨利二世第四子,狮心王理查同胞兄弟。传说自幼英俊乖巧最受父亲宠爱,因此当他和母亲、兄长一起谋反打败父亲时,据说亨利二世因受深此打击而悲愤病亡。
和讨厌英国的兄长理查不同,约翰长期留居英格兰并关心英国的政务,是一个负责任的统治者。在十字军东征期间,法王腓力二世秘密从前线返回法国,计划在英国发动政变拥戴约翰篡夺理查的王位,但是计划迟迟没能成功,理查迅速平定**后也轻易地原谅了不忠实的弟弟,看来约翰未必如一些史书记载那样,是热衷于取兄长而代之的大阴谋家。
狮心王死后无嗣,约翰在围绕王位继承的斗争中获得多数贵族的支持和拥戴,成为新任国王,但这或许是谋求独立的贵族和法王串通的阴谋。约翰继位后,把注意力从欧洲大陆转移到英国的内政上,致力于英国的经济建设和王权强化,因此与英国贵族之间的矛盾急剧升温,加上法王腓力煽风点火,约翰反而落得了最不受欢迎的昏君称号。
法王腓力煽动英国贵族反对约翰,与此同时积极备战,准备以武力收回属于安茹家族的法国领土。洞察到法王野心的约翰动员英国贵族整兵渡海作战,却因得不到足够的支持而战败。由于战败造成的财政困难和威望下跌,导致英格兰有力贵族的群起反抗,约翰最终被迫向贵族妥协,签署了承认封建特权和城市自治的《大宪章》,这一事件也被称为是英国民主政治的起源。
——————————
三、金雀花王朝
1、约翰(英文名john,1166年或1167年12月24日~1216年10月18日或19日),英格兰国王,由1199年到1216年在位。
2、亨利三世(英文名henry iii,1207年10月1日~1272年11月16日),英格兰国王,由1216年到1272年在位。虽然他的在位时间相当长,他是英格兰历史上最无名的国王之一。
由1216年到1272年在位。约翰之长子,九岁即位。在位期间最大的功绩是与法国和解,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关系。由于和法王路易九世是表兄弟关系,因此亨利三世多次请求路易九世介入调停英国国内贵族对国王的反抗行动,在法王强大外援下成功压制了贵族的反弹,实现了一段时间的政治安定,这一时期也是金雀花王朝历史上英法关系最亲密的时期。
3、爱德华一世(英文名edward i,1239年6月17日~1307年7月7日),英格兰国王,由1272年到1307年在位。king edward i long shank “长脚王”
亨利三世长子。因为双腿修长而获得“长腿”的雅号。继承王位后打败反抗国王的贵族,强化了王权,把父亲建立的议会改造为国王笼络和操纵贵族的工具,并增设非贵族议员,开创了现代议会制度的雏形。此外长腿爱德华还首创了后来在百年战争中大出风头“威尔士长弓手”部队。
长腿年轻时曾率军参加十字军前往耶路撒冷作战,遭刺客暗算,全靠心爱的王后照料得法才捡回性命。在认识到收复圣地无望后,将注意力转移向英格兰的后院——苏格兰高地。长腿爱德华一生多次用兵苏格兰,但在苏格兰民族英雄威廉·华莱士和罗勃特·布鲁斯的奋战下,爱德华虽取得了多次辉煌胜利却始终无法实现他的目标。
在心爱的王后病逝后,爱德华变得狂躁不安喜怒无常,再加上阴险的法王腓力四世经常在背后搞鬼,爱德华的晚年没有取得什么值得一提的成果,最后病死在远征罗勃特·布鲁斯的途中。
4、爱德华二世(英文名edward ii,1284年4月25日~1327年9月21日),英格兰国王,由1307年到1327年在位。
爱德华一世长子,著名的同性恋代表人物。沉溺于文艺对政治漠不关心,导致大权旁落奸臣当道,政府腐败民心涣散。出兵苏格兰战败后又承认苏格兰的独立,声望跌落到最低点。其王后伊莎贝拉是阴谋家法王腓力四世之女,嫁到英国原本就怀有不可告人的目的,1325年携儿子爱德华返回法国娘家,和弟弟法王查理四世合谋,利用英国朝野的不满发动政变,于1327年将爱德华二世废黜和流放,并于两年后将其杀害。
5、爱德华三世(英文名edward iii,1312年11月13日~1377年6月21日),英格兰国王,1327年到1377年在位。
爱德华二世之子,由谋杀亲夫的母亲拥立继位。初无实权,于1330年在处死了母亲的宠臣——逼迫其父退位的莫蒂默伯爵后亲政。因为是法王查理四世的外甥,当查理四世死后无嗣时,主张自己也拥有继承法国王位的权利(这在当时的欧洲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法国的贵族们为避免英国干预法国内政而拥戴瓦鲁瓦家族的菲利浦六世继承王位,遭致爱德华强烈的不满,由此拉开了百年战争的序幕。
战争初期在英军爱德华三世之子——爱德华黑太子的率领下取得一系列辉煌胜利,甚至在战场上抓获了当时的法王约翰二世,但是法国人随即拥立了新的国王查理五世以示绝不妥协的决心,同时在国内黑太子与国王之间也由于政见不合而渐生摩擦。黑太子由于获得军队和议会的拥戴而拥有越来越大的政治影响力,对此深感不安的爱德华国王竟然扶持自己的另一个儿子组建派系与黑太子对抗,两派人马的政治斗争搞得举国中分,动荡不宁。虽然斗争的结果以黑太子的离奇死亡而匆匆收场,但是失去英明统帅的英军已无复从前的锐气,百年战争的第一阶段的草草落幕。
6、理查二世(英文名richard ii,1367年约1月6日~1400年2月14日),英格兰国王,由1377年到1399年在位。
黑太子爱德华之子。继承祖父王位,但是实权被叔父兰开斯特公爵约翰·冈特把持。由于这个原因而记恨兰开斯特家。亲政后驱逐了堂弟兰开斯特公爵亨利,并没收其领地。1399年,亨利在国王远征爱尔兰时举兵拘捕了国王,并让国会同意将理查废黜,由亨利即位。兰开斯特王朝开始。
——————————
四、兰开斯特王朝
金雀花王朝最后一位国王理查二世被他的堂弟策动宫廷政变废黜秘裁,演出了一幕“煮豆燃豆萁”的惨剧。新上台的亨利四世是兰开斯特公爵之子,王朝因此而得名。这个王朝历亨利四、五、六三世,被约克公爵的后裔推翻。这两个家族本是同根,兰开斯特家族以红玫瑰为徽号,约克家族以白玫瑰为标志。两家争夺王位的战争就叫作“玫瑰之战”。
1、亨利四世(英文名henry iv,1367年4月3日~1413年3月20日),英格兰国王,由1399年到1413年在位。
爱德华三世的第四子兰开斯特公爵约翰·冈特的长子。出生在波林布鲁克。支持堂兄理查二世镇压格洛斯特公爵叛乱。但是不久由于霍尔福德公爵的挑拨,在1395年被驱逐并没收领地。起兵征讨理查。由于受议会拥戴而即位,开创了国王尊重议会意见的先河
2、亨利五世 henry v(1387年8月9日或9月16日—1422年8月31日)英格兰兰卡斯特王朝国王(1413年—1422年在位)。
即位前的亨利五世据说行为十分放荡,但这似乎只是表面现象。莎士比亚在《亨利四世》中描写了这个时期的亨利五世,他的放荡与幼稚在他即位之后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则是雄才大略(当然,莎士比亚想突出亨利五世的成长过程,在他的笔下,亨利五世因为参加平叛战争而成熟起来)。
亨利五世重燃百年战争战火,而他甚至取得了比爱德华三世更大的胜利。当时法国内部矛盾重重:国王查理六世长期患精神病;两大贵族集团奥尔良派与勃艮第派流血冲突。亨利五世一一加以利用。实际上,他使勃艮第公爵无畏的约翰背叛自己的国家转而支持英国。
1415年亨利五世正式侵入法国。事实证明,他是比爱德华三世更善于发挥英格兰长弓手威力的指挥官。他首先攻下埃夫勒,继而向沿海重镇加来进军。在这期间,亨利五世宣称他要得到法国的王冠。以少胜多的阿让库尔(又作“阿金库尔”)战役(1415年)几乎摧毁法国人的斗志。此後英军不断取胜,1419年全部征服诺曼底,随即法国北部第一重镇鲁昂投降。
1420年亨利五世迫使查理六世签订特鲁瓦条约。这份条约对英格兰来说是难以置信的巨大胜利:条约规定,亨利五世与查理六世的女儿瓦卢瓦的凯瑟琳(法语读卡特琳)结婚,并且查理六世死後其法国王位由亨利五世继承(剥夺了法国王太子夏尔的继承权)。亨利五世实际成为法国的摄政。
此时的亨利五世可谓青云得意,然而他的辉煌转瞬即逝。当他在政治上达到权力的顶峰时,死神悄悄走近了他。1422年,在万塞讷附近的一次战斗中,斑疹伤寒(目前史学界公认亨利五世死于痢疾)夺走了亨利五世年轻的生命。
3、亨利六世 henry vi(1421年12月6日—1471年5月21日或5月22日)兰卡斯特王朝的最后一位英格兰国王(1422年—1461年;1470年—1471年)。
兰卡斯特王朝的最后一位英格兰国王(1422年—1461年;1470年—1471年)。由于他的软弱,英格兰在亨利五世时代取得的丰硕战果丧失殆尽,且陷入血腥的玫瑰战争之中。亨利六世对政治不怎么感兴趣,但他却为英格兰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很大贡献。1440年,亨利六世创建了伊顿公学和剑桥大学国王学院。
——————————
五、约克王朝
这个朝代最短,只有25年,大部分时间都是爱德华四世在位。
1、爱德华四世(英文名edward iv,1442年4月28日~1483年4月9日),英格兰国王,由1461年3月4日到1483年4月9日在位。
约克公爵理查之子。父亲理查在1460年战死后作为约克派首领。1461年即位。1470年亨利六世复位,他在法国军队帮助下击败了沃里克伯爵,并将亨利六世杀害于伦敦塔。
2、爱德华五世(英文名edward v,1470年11月4日~约1483年),英格兰国王,1483年在位。
爱德华五世是爱德华四世的长子,他父亲死后即位为英国国王,但不到一年,就和他唯一的弟弟约克公爵理查一起神秘的失踪。由他们的叔父摄政王格洛斯特公爵理查三世即位。当时正是英国红白蔷薇战争的混乱时期。两年后,理查三世也被杀。
3、理查三世(英文名richard iii,1452年10月2日~1485年8月22日),英格兰国王,1483年到1485年在位。
爱德华四世之弟。格洛斯特公爵。1483年成为摄政王,杀害侄子爱德华五世后即位。镇压了要求王位继承权的白金汉公爵叛乱。但是在和里士满伯爵亨利·都铎的交战中,由于部下威廉·斯坦利叛变而失利被杀。约克王朝结束。尽管因为篡位而名声不好,但是很有政治才能
——————————
六、都铎王朝
这个王朝以创始者命名。都铎是兰开斯特家族一支的后代,夺得王位后称亨利七世。他与约克家族的公主结婚,两家族从此合一。这个王朝依靠新兴的工商业主和新贵族巩固了统治。亨利八世因婚姻问题与罗马教皇决裂,结果建立了英国国教。最后一位君主是伊丽莎白一世女王。
1、亨利七世(英文名richard iii,1457年1月28日~1509年4月21日),英格兰国王,1485年8月22日到1509年4月21日在位。
亨利六世同母异父弟里士满伯爵爱德华·都铎和兰开斯特公爵约翰·冈特的孙女玛格丽特之子。被视为兰开斯特派首领。曾流亡法国。1485年在法国援助下杀死理查三世,宣布继承英格兰王位。1486年约克王朝爱德华四世之女伊丽莎白结婚,宣布约克和兰开斯特两大家族合并,结束了红白玫瑰战争。采取联姻政策。长子阿瑟娶西班牙公主,长女玛格丽特嫁给苏格兰国王詹姆斯四世。奖励工商业发展。亨利七世在位期间,继续爱德华四世开始的王权重建工作,而且,亨利七世比爱德华四世更具有献身精神,他生活俭朴,吃苦耐劳,在理财和谋求社会稳定方面也更有韬略,被称做贤王
2、亨利八世(生于1491年6月28日–卒于1547年1月28日)是英国都铎王朝的第二位国王,亨利七世次子。他自1509年4月22日开始在位。
亨利八世是英国都铎王朝的第二位国王,亨利七世次子。亨利八世在位的38年是英格兰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其中最重要的是16世纪宗教改革
3、爱德华六世(英文名edward vi,1537年10月12日~1553年7月6日),英国国王,1547年1月28日到1553年7月6日在位。
亨利八世独子。母亲是其第三个妻子——简·西摩,在生下爱德华六世之后的第12天过世。九岁即位,舅父萨默塞特公爵爱德华·西摩摄政。坚持其父亲的英国国教政策。1549年萨默塞特公爵在宫廷斗争中失势,诺森伯兰公爵亨利·达德利摄政。由于国王年轻病弱,在位六年便去世。由于爱德华并无遗下任何子嗣,便由他祖父亨利七世的外曾孙女——简·格雷继承王位
4、琴·格蕾或者简·格雷(可能1537年10月12日出生,1554年2月12日逝世)是一位英格兰女王。她在位仅于1553年内数日。但她的女王地位有争论(在位只有九天,一般不正式算作英国女王)。
5、玛丽一世,(mary i, 1516年2月18日-1558年11月17日)英格兰和爱尔兰女王(理论上她是从1553年7月6日, 实际上从7月19日在位一直到1558年11月17日她去世时)。
她是都铎王朝的第四任君主,极其虔诚的天主教徒。她的主要事迹是曾经努力把英国从新教恢复到罗马天主教(1555年)。为此,她曾处决了差不多三百个反对者。而被称为“血腥玛丽”(bloody mary)。从此以后,bloody mary在英语中就成了女巫的同义词。但是她的宗教政策在很大程度上,被她的继任者伊丽莎白一世所颠覆。
6、伊丽莎白一世(elizabeth i,1533年9月7日出生于格林尼治,即今日伦敦的格林尼治,1603年3月24日逝世于萨里),于1558年11月17日至1603年3月24日任英格兰和爱尔兰女王,是都铎王朝的第五位也是最后一位君主。
她终身未嫁,因此被称为“童贞女王”。她即位时英格兰处于内部因宗教分裂的混乱状态,但她不但成功地保持了英格兰的统一,而且在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统治后,使英格兰成为欧洲最强大,富有的国家之一。英格兰文化也在此期间达到了一个顶峰,涌现出了诸如莎士比亚、弗朗西斯·培根这样的著名人物。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亦在此期间开始确立。她的统治期在英国历史上被称为“伊丽莎白时期”,亦称为“黄金时代”。
——————————
七、斯图亚特王朝
第一代君主詹姆斯一世是亨利八世妹妹的后人,原为苏格兰国王,因伊丽莎白一世女王死后无嗣,得以到伦敦继承大统。此王朝1649年被国会军推翻,查理一世被处死。国会军首领克伦威尔自任护国主。1660年,王朝复辟,后来改行君主立宪制。
1、詹姆士一世(英文名james i,1566年6月19日~1625年3月27日),英国国王,1603年3月24日到1625年3月27日在位,并成为苏格兰国王詹姆士六世(英文名james vi),1567年7月24日到1625年3月27日在位。
2、查理一世,英国斯图亚特王朝的国王(charles i,无头查理,1600~1649,1625~1649在位)。詹姆斯一世之子。)英格兰、苏格兰、与爱尔兰国王,英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被公开处死的国王。
3、查理二世(king chales ii,复辟,1630~1685,1660~1685在位)
4、詹姆斯二世(king james ii,1633~1701,1685~1688在位)
5、威廉三世和玛丽二世(king william iii,1650~1702,1689~1702在位, queen mary ii,1662~1694,1689~1694在位)
6、安妮女王(queen ann,1665~1714,1702~1714年在位)
——————————
八、汉诺威王朝
斯图亚特王朝的安妮女王去世时,根据“王位继承法”应由詹姆斯一世的孙女索菲亚继位。但她已死去,王位就由其子德国的汉诺威选侯继承,称乔治一世,从此开始了汉诺威王朝,一直延续到维多利亚女王。这个王朝的前四位君主都命名为乔治,即一世至四世。
1、乔治一世(king george i,1660~1727,1714~1727在位)
2、乔治二世(1683~1760,1727~1760在位, george ii)
3、乔治三世(king george iii,1738年6月4日-1820年1月29日,1760年~1820年在位)是英国及爱尔兰的国王,汉诺威王朝的第三任君主。乔治二世的孙子,1760年即位,直到1820年去世,终年81岁。
多次的精神错乱为他的晚年笼罩上一层乌云。其子威尔士亲王,亦即后任国王乔治四世,在国王被疾病(现普遍认为是卟啉症)折磨导致精神错乱而难以执政期间,于1787年至1788年及1811年2月5日至1820年1月20日两度作为摄政王代理国务。在他的执政期内,他的强硬立场导致了北美殖民地的最终独立.4、乔治四世(king george iv,1762~1830,1820~1830在位)
5、威廉四世(king william iv1765~1837,1830~1837在位)
英国历代国王世系表篇四
辉格党后来逐渐演变成了英国的自由党,托利党则是现在保守党的前身。这是经典保守主义时期。历任首相列表 表例 辉格党
英国首相 入职 去职 所属党派
罗伯特·沃波尔(或称华波尔)爵士
1742年起成为奥尔福德(orford)伯爵 1721年4月4日(1730年5月15日)1742年2月11日 辉格党
威尔明顿伯爵 1742年2月16日 1743年7月2日 辉格党 亨利·佩尔汉姆 1743年8月27日 1754年3月7日 辉格党 纽卡斯尔公爵 1754年3月16日 1756年11月16日 辉格党 德文郡公爵 1756年11月16日 1757年6月25日 辉格党 纽卡斯尔公爵 1757年7月2日 1762年5月26日 辉格党 比特伯爵 1762年5月26日 1763年4月16日 托利党
乔治·格林维尔 1763年4月16日 1765年7月13日 辉格党 白金汉侯爵 1765年7月13日 1766年7月30日 辉格党
查塔姆伯爵(老皮特)1766年7月30日 1768年10月14日 辉格党 格拉夫顿公爵 1768年10月14日 1770年1月28日 辉格党 诺斯勋爵 1770年1月28日 1782年3月22日 托利党 白金汉侯爵 1782年3月27日 1782年7月1日 辉格党 谢尔本伯爵 1782年7月4日 1783年4月2日 辉格党
波特兰公爵 1783年4月2日 1783年12月19日 托利党/福克斯-诺斯联合内阁 小皮特 12月19日 1783 3月14日 1801 托利党
亨利·埃丁顿 3月17日 1801 5月10日 1804 托利党 小皮特 5月10日 1804 1月23日 1806 托利党
the lord grenville格伦维尔勋爵 2月11日 1806 3月31日 1807 whig/ministry of all the talents(联合内阁)the duke of portland波特兰公爵 3月31日 1807 10月4日 1809 托利党 spencer perceval斯潘塞·帕西瓦尔 10月4日 1809 5月11日 1812 托利党 the earl of liverpool利物浦伯爵 6月9日 1812 4月10日 1827 托利党 george canning乔治·坎宁 4月10日 1827 8月8日 1827 托利党
the viscount goderich戈德里奇子爵 8月31 1827 1月22日 1828 托利党 the duke of wellington威灵顿公爵 1月22日 1828 11月22日 1830 托利党 the earl grey格雷伯爵 11月22日 1830 7月16日 1834 辉格党
the viscount melbourne墨尔本子爵 7月16日 1834 11月17日 1834 辉格党 威灵顿公爵
(caretaker)11月17日 1834 12月9日 1834 保守党
sir robert peel罗伯特·皮尔爵士 12月10日 1834 4月18日 1835 保守党 the viscount melbourne墨尔本子爵 4月18日 1835 8月30日 1841 辉格党 sir robert peel罗伯特·皮尔爵士 8月30日 1841 6月30日 1846 保守党 the lord john russell约翰·罗素勋爵
(afterwards pm as earl russell)6月30日 1846 2月23日 1852 辉格党 the earl of derby德比伯爵 2月23日 1852 12月19日 1852 保守党
the earl of aberdeen阿伯丁伯爵 12月19日 1852 2月6日 1855 peelite/联合内阁
the viscount palmerston帕尔姆斯顿子爵 2月6日 1855 2月20日 1858 辉格党
the earl of derby德比伯爵 2月20日 1858 6月12日 1859 保守党 the viscount palmerston帕尔姆斯顿子爵 6月12日 1859 10月18日 1865 自由党
the earl russell罗素伯爵
(previously pm as lord john russell)10月29日 1865 6月28日 1866 自由党
the earl of derby德比伯爵 6月28日 1866 2月27日 1868 保守党 benjamin disraeli本杰明·迪斯雷利 2月27日 1868 12月3日 1868 保守党
威廉·格莱斯顿 12月3日 1868 2月20日 1874 自由党 本杰明·迪斯雷利
(1876年后称比肯斯菲尔德伯爵)2月20日 1874 4月23日 1880 保守党 威廉·格莱斯顿 4月23日 1880 6月23日 1885 自由党
the marquess of salisbury索尔兹伯里侯爵 6月23日 1885 2月1日 1886 保守党
威廉·格莱斯顿 2月1日 1886 7月25日 1886 自由党
the marquess of salisbury索尔兹伯里侯爵 8月3日 1886 8月15日 1892 保守党
william ewart gladstone威廉·格莱斯顿 8月15日 1892 3月5日 1894 自由党
the earl of rosebery罗斯蠢?3月5日 1894 6月25日 1895 自由党 the marquess of salisbury索尔兹伯里侯爵 6月25日 1895 7月12日 1902 保守党
arthur balfour亚瑟·贝尔福 7月12日 1902 12月5日 1905 保守党
sir henry campbell-bannerman亨利·坎贝尔-班内南爵士 12月5日 1905 4月7日 1908 自由党 herbert henry asquith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 4月7日 1908 12月7日 1916 自由党
(afterwards coalition)大卫·劳合乔治 12月7日 1916 10月23日 1922 national liberal/ 联合内阁
andrew bonar law安德鲁·伯纳尔·劳 10月23日 1922 5月22日 1923 保守党
斯坦利·鲍德温 5月22日 1923 1月22日 1924 保守党 拉姆赛·麦克唐纳 1月22日 1924 11月4日 1924 工党 斯坦利·鲍德温 11月4日 1924 6月5日 1929 保守党 拉姆赛·麦克唐纳 6月5日 1929 8月24日 1931 工党
拉姆赛·麦克唐纳 1 8月24日 1931 6月7日 1935 national labour/国民内阁
斯坦利·鲍德温 6月7日 1935 5月28日 1937 保守党/国民内阁
neville chamberlain尼维尔·张伯伦 5月28日 1937 5月10日 1940 保守党/国民内阁
winston churchill温斯顿·丘吉尔 1940年5月10日 1945年5月23日 保守党/联合内阁
winston churchill温斯顿·丘吉尔 1 1945年5月23日 1945年7月26日 保守党/过渡政府
clement attlee克莱门特·艾德礼 1945年7月26日 1951年10月26日 工党 sir winston churchill温斯顿·丘吉尔爵士 1951年10月26日 1955年4月6日 保守党
sir anthony eden安东尼·艾登爵士 1955年4月6日 1957年1月10日 保守党
harold macmillan哈罗德·麦克米伦 1957年1月10日 1963年10月19日 保守党
道格拉斯-宏alec douglas-home(从1963年起称道格拉斯-霍姆爵士)1963年10月19日 1964年10月16日 保守党
harold wilson哈罗德·威尔逊 1964年10月16日 1970年6月19日 工党 爱德华·希思 1970年6月19日 1974年3月4日 保守党
harold wilson哈罗德·威尔逊 1974年3月4日 1976年4月5日 工党 james callaghan詹姆斯·卡拉汉 1976年4月5日 1979年5月4日 工党 玛格利特·撒切尔margaret thatcher 1979年5月4日 1990年11月28日 保守党
约翰·梅杰john major 1990年11月28日 1997年5月2日 保守党 托尼·布莱尔tony blair 1997年5月2日 在任 工党
(1997-2001 2001-2005 2005-2009 布莱尔在2006年9月已经公开表示他将于2007年9月的英国工会联盟大会之后(具体日期未定)辞去其工党领袖职务。按英国宪法,首相由执政党领袖担任。这意味着布莱尔同时辞去首相职务。现任财务部长布朗继任首相的呼声较大。)
2006年9月7日,布莱尔迫于压力,承诺将在一年内辞去工党领袖和英国首相职务。之前,布莱尔内阁的8名低级别成员辞职,要求布莱尔下台。有报道说,布朗是“逼宫”布莱尔的幕后指使者之一,但布朗予以否认。
2007年5月10日,担任首相满10年的布莱尔宣布,他将于6月27日辞去首相职务。
5月17日,布朗获得工党领袖唯一候选人提名,确认为候任工党领袖和英国首相。
6月24日,布朗正式出任工党领袖。
6月27日,按照计划,布莱尔将前往白金汉宫向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提交辞呈,布朗随后将入宫接受女王任命。
英国历代国王世系表篇五
剑桥伊利国王学校
kings school,ely 学校介绍
剑桥伊利国王学校kings school,ely成立于公元973年,建校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是英国最古老的贵族学校之一,为9岁至16岁的学生提供全贵族式的高质量教育。学校位于英格兰中部著名的学府剑桥,风景秀丽如画,距伦敦仅一小时车程。就读于该校不仅可感受到浓厚的学术气息,还可亲身接受一流的贵族式教育。学校的教学宗旨是希望帮助学员发掘他们的潜能,并鼓励他们要有均衡的发展。校内的建筑物均保持着中世纪时的古典色彩,环境幽雅舒适。英国国王爱德华和亨利三世均毕业于该校,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曾多次到该校视察参观。该校是一间基督教的男女校,设有中学部、小学部及幼稚园部。
地理位置
英国--剑桥市(cambridge)-英格兰
学校交通便利、距剑桥仅15分钟火车的路程,学校附近有火车站,可直达伦敦的国王十字站和利物浦大街站,距伦敦仅一个小时的车程。
人文环境
学校以鼓励、激发学生的潜力为教学目的,提供了完整的各种课程,使学生能掌握各方面的技能,从而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学校重视学生独立自主的思考学习能力,从小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师生关系融洽,深受学生和家长的肯定。另外,学校实习小班教学,老师更能掌握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给予最需要的帮劣, 老师会把学生的情况及时的反馈给家长,使学生受到更全面的关注。另外,校方设有一个国际进修中心帮助海外生入读,该中心的宗旨是要帮劣学生于短期内提高英文水平,以适应全面的英语教育;每班人数最多只有8人,由教授英文的老师任教。中心内十分鼓励学员要以英文作为沟通语言,而每日均有共3小时的英文课堂,每个学员会由一位补课导师跟进他们的英文进度,当学生的英文水平达到学校要求的标准时,校方更会安排学生转往主校继续升读。
入学要求
gcse即英国普通初级中学毕业文凭,相当于中国国内的初中毕业考试文凭,但实际上,gcse是英国中学10年级和11年级的学习课程,程度和要求都比国内初中毕业生要高,从理论上说应该是国内的高一学生申请较为合适。经过两年gcse学习后,学生方可进入a level阶段的学习。学生gcse的成绩将被作为a level甚至大学录取的参考。igcse 是international 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ducation,是目前国外14岁至16岁全世界最多人读的体系,是cie(cambrige international examination)剑桥全球测试的一部分。其证书在大部地区(只要是说英文的)都会得到承认。其广泛性是由于剑桥的名声,以及gcse(即英国的igcse)的成功而来的。每年全球有几千万的莘莘学子在读igcse。
gcse课程:英语、数学、科学、生物、化学、物理、美术、商务研究、古典文学、3d、纺织、设计工艺学(材料、食品营养)、戏居ll、法语、地理、德语、历史、拉丁、音乐、体育、宗教研究、西班牙语
lgcse课程:数学、英语、物理、生物、化学、商务研究、经济、心理学、地理、信息技术、艺术
就业前景
99%的学生毕业后入读大学继续深造,50%的毕业生入读罗素名校。
留学费用
剑桥伊利国王学校提供的学费因入读年级和课程选择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且学费每年都在上涨。可以多关注海飓,及时获取最新费用信息。
上一篇: 最新哈尔滨的交通建设(五篇) 下一篇: 最新社会市场营销观念的概念(三篇)
分类导航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精选
- 元曲精选
- 古诗十九首
- 小学古诗
- 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
-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
- 写景的古诗
- 咏物诗
- 描写春天的古诗
- 描写夏天的古诗
- 描写秋天的古诗
- 描写冬天的古诗
- 描写雨的古诗
- 描写雪的古诗
- 描写风的古诗
- 描写花的古诗
- 描写梅花的古诗
- 描写荷花的古诗
- 描写柳树的古诗
- 描写月亮的古诗
- 描写山的古诗
- 描写水的古诗
- 描写长江的古诗
- 描写黄河的古诗
- 描写儿童的古诗
- 山水诗
- 田园诗
- 边塞诗
- 含有地名的古诗
- 节日古诗
- 春节古诗
- 元宵节古诗
- 清明节古诗
- 端午节古诗
- 七夕古诗
- 中秋节古诗
- 重阳节古诗
- 古代抒情诗
- 伤怀的古诗
- 咏史怀古诗
- 爱国古诗
- 送别诗
- 离别诗
- 思乡诗
- 思念的诗
- 爱情古诗
- 励志古诗
- 哲理诗
- 闺怨诗
- 赞美老师的古诗
- 赞美母亲的古诗
- 关于友情的古诗
- 关于战争的古诗
- 忧国忧民的古诗
- 婉约诗词
- 豪放诗词
- 人生必背古诗
- 论语
- 诗经
- 孙子兵法
- 三十六计
- 史记
- 周易
- 山海经
- 资治通鉴
- 黄帝内经
- 了凡四训
- 梦溪笔谈
- 千字文
- 世说新语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庄子
- 鬼谷子
- 老子
- 孟子
- 墨子
- 荀子
- 韩非子
- 列子
- 淮南子
- 管子
- 尉缭子
- 吴子
- 伤寒论
- 天工开物
- 素书
- 汉书
- 文心雕龙
- 吕氏春秋
- 孝经
- 孔子家语
- 颜氏家训
- 孙膑兵法
- 搜神记
- 笑林广记
- 楚辞
- 乐府诗集
- 论衡
- 百战奇略
- 战国策
- 三国志注
- 将苑
- 六韬三略
- 反经
- 公孙龙子
- 司马法
- 逸周书
- 黄帝四经
- 清官贪官传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贞观政要
- 金刚经
- 佛说四十二章经
- 水经注
- 农桑辑要
- 文昌孝经
- 六祖坛经
- 地藏经
- 徐霞客游记
- 弟子规
- 增广贤文
- 幼学琼林
- 冰鉴
- 容斋随笔
- 智囊
- 围炉夜话
- 商君书
- 魏书
- 周书
- 三字经
- 子夏易传
- 笠翁对韵
- 公羊传
- 尔雅
- 三国志
- 后汉书
- 明史
- 晋书
- 宋史
- 新唐书
- 旧唐书
- 隋书
- 元史
- 宋书
- 北齐书
- 新五代史
- 陈书
- 金史
- 南齐书
- 梁书
- 旧五代史
- 辽史
- 北史
- 南史
- 续资治通鉴
- 明季北略
- 浮生六记
- 高士传
- 大唐西域记
- 传习录
- 小窗幽记
- 国语
- 说苑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茶经
- 百家姓
- 智囊(选录)
- 罗织经
- 朱子家训
- 陶庵梦忆
- 红楼梦
- 三国演义
- 聊斋志异
- 西游记
- 水浒传
- 儒林外史
- 封神演义
- 太平广记
- 警世通言
- 镜花缘
- 醒世恒言
- 剪灯新话
- 隋唐演义
- 初刻拍案惊奇
- 老残游记
- 博物志
- 孽海花
- 三侠五义
- 穆天子传
- 二刻拍案惊奇
- 喻世明言
- 说唐全传
- 老残游记续集
- 三刻拍案惊奇
- 四十二章经
- 心经
- 法华经
- 华严经
- 楞伽经
- 无量寿经
- 圆觉经
- 易传
- 抱朴子
- 阴符经
- 黄庭经
- 文子
- 太玄经
- 悟真篇
- 声律启蒙
- 随园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