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logo
当前位置:查字典 >> 范文 >> 化学与生活 论文(5篇)

化学与生活 论文(5篇)

化学与生活 论文篇三

日常生活中的化学品——塑料 the daily chemical plastic 摘要:从列奥·亨德里克·贝克兰于1907年第一次合成塑料到现在科技发达的21世纪,这一化学合成物已成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它的化学、物理特征使得它具有广泛的用途。然而人们却一度忽视了塑料废品的合理处理,导致了大量的污染。塑料制品应当被加以合理使用,符合可持续发展。

abstract : since baekeland leo hendrik discovered plastic in 1907 for the first time , it has been regarded as something necessary in people’s c is used in many aspects owning to its chemical and physical r , we human once ignored dealing with the waste from using plastic in a reasonable way, which contributes to enormous c products are supposed to be made use of properly to fit with the demand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关键字:

塑料

影响

利用

keyword :

plastic effect use 塑料的诞生与发展

早在1872年,德国化学家阿道夫·冯·拜尔就发现:苯酚和甲醛反应后,玻璃管底部有些顽固的残留物。从1904年开始,贝克兰开始研究这种反应。最初得到的是一种液体――苯酚-甲醛虫胶,称为novolak,但市场并不成功。3年后,他得到一种糊状的黏性物,模压后成为半透明的硬塑料――酚醛塑料。不同的是,赛璐珞来自化学处理过的胶棉以及其他含纤维素的植物材料,而酚醛塑料是世界第一种完全合成的塑料。

酚醛塑料绝缘、稳定、耐热、耐腐蚀、不可燃,贝克兰自称为“千用材料”。特别是在迅速发展的汽车、无线电和电力工业中,它被制成插头、插座、收音机和电话外壳、螺旋桨、阀门、齿轮、管道。在家庭中,它出现在台球、把手、按钮、刀柄、桌面、烟斗、保温瓶、电热水瓶、钢笔和人造珠宝上。1924年《时代》周刊的一则封面故事称:那些熟悉酚醛塑料潜力的人表示,数年后它将出现在现代文明的每一种机械设备里。1940年5月20日的《时代》周刊则将贝克兰称为“塑料之父”。塑料的化学性质 2.1 化学成分 我们通常所用的塑料并不是一种纯物质,它是由许多材料配制而成的。其中高分子聚合物(或称合成树脂)是塑料的主要成分,此外,为了改进塑料的性能,还要在聚合物中添加各种辅助材料,如填料、增塑剂、润滑剂、稳定剂、着色剂、抗静电剂等,才能成为性能良好的塑料。塑料原料高分子聚合物展列如下表。2.2 化学性质

2.2.1稳定,不会锈蚀 2.2.2耐冲击性好

2.2.3具有较好的透明性和耐磨耗性 2.2.4绝缘性好,导热性低

2.2.5大部分塑料耐热性差,热膨胀率大,易燃烧 2.2.6尺寸稳定性差,容易变形

2.2.7多数塑料耐低温性差,低温下变脆 2.2.8容易老化

2.2.9某些塑料易溶于溶剂 2.3 分类

2.3.1根据用途分为通用塑料、工程塑料和特种塑料。2.3.2根据理化性质可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

2.3.3根据各种塑料不同的成型方法,可以分为膜压、层压、注射、挤出、吹塑、浇铸塑料和反应注射塑料等多种类型。塑料的应用

塑料的原始目标是用为电绝缘物,而今通过不断的改进,它已被应用于人们生活中的各方各面。

3.1 电器绝缘材料

由于大部分塑料可达到作为绝缘材料的性能要求,即体积电阻率、介电强度高,介电常数适宜、耐电弧性较好、较耐热等。加上它易于合成且可塑性高。成本低廉,被广泛用于各种电气作为绝缘物,比如电线外层、冰箱、洗衣机等的外壳。但也正是由于不同种类的塑料以上性能有差异,在具体应用上会有要求,比如当电器工作环境负荷量大、使用温度太高、工作电压太高则应尽量避免使用塑料,塑料的耐热性与绝缘性都是有限的,在一定条件下的,否则会产生安全隐患,也容易挥发出铅、汞、六价铬、多溴联苯、多溴联苯醚等,危害身体健康。

3.2机械材料

塑料的密度比一般机械材料要小很多,加上它防锈蚀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模具制造等领域。

3.3建筑材料与家俱材质,比如塑料桌椅、塑料水管等。

3.4包装材料,生活中最常见的塑料的使用就是用它制成的包装袋、包装盒等,在发现最初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随着越来越多的难以降解的塑料废品的出现,人们开始怀疑这项发明的真正价值。3.5人造纤维

比如尼龙。尼龙是一种缩合聚合物,其组成单位由酰胺连接,因此也是聚酰胺的一种,原材料碳、氢和氧合成六亚甲基二胺和己二酸,从而聚合成为尼龙。经常课件的尼龙制品有尼龙袋、尼龙布料制成的衣物等。塑料使用的负面影响 4.1使用过程中的影响

4.1.1 塑料制成的包装材料中有很多种都极易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挥发出有毒物质,如pvc在用于包装食品时如果温度达到80度,其所含的增塑剂和氯乙烯遇到油脂会发生溶解,融入到食品中被人体吸收极易导致癌症。尽管有的塑料,如pp、ps等耐热度达130°左右,但仍不能放置到微波炉加热,当温度超过同样会挥发出有害物质。

4.1.2 日常使用的塑料袋主要原料是聚乙烯和聚氯乙烯,有些做工劣质的塑料袋中这两个元素含量过多,当人们接触以后会出现手腕、手指浮肿,皮肤硬化等症状,还可能出现脾肿大、肝损伤等症。

4.1.3 为了缩减制造成本,某些劣质塑料制品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极大安全隐患,特别是劣质的电线塑料包膜,如果电器功率过大或是发热产品,塑料膜极易被烧坏而漏电,危机人身安全。

4.2废弃塑料制品的影响

塑料制品由于造价低廉而又广泛应用且大多数为一次性用品,很容易产生大量垃圾,无论对废弃塑料品处理还是不处理,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塑料可以分为可降解与不可降解两类,其中可降解的塑料可以通过光降解和生物降解而产生很少的环境影响,而不可降解塑料大多是由低密度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其次是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和聚氯乙烯研制而成。作为固体废料,不可降解塑料被埋到土地中200年才有可能腐烂,且会影响到土壤内部热的传递和微生物的生长,从而影响到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作物减产;腐烂周期如此之长,造成了大量的“白色污染”;更可怕的是,陆地或水生生物误食后极易死亡,而每年全世界抛入海洋中的塑料废弃物多达660万吨,对自然的破坏可想而知;某些地区对废弃塑料制品采取焚化的处理方式,取聚氯乙烯这一种来说,燃烧的方程式为

2(ch2—chcl)n+5no2====4nco2+2nh2o+2nhcl 可见在燃烧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有害气体,混到空气中则容易产生酸雨等进一步危害环境与人们的健康。

4.3 对废弃塑料制品的在回收再利用

废弃塑料主要来源于生活、工业消费后的各类包装及管材型材以及外壳等,由于来源复杂,所以所有的污染类别都有可能出现。

4.3.1大气污染。再生塑料加工业对大气污染主要存在于加工过程中的挥发,虽然比较少,但仍不可小觑。某些来源的废弃塑料,如装了硫磺是塑料编织袋、印染厂的原料带等,在处理中对处理的工作人员及周边居民会产生极大的危害。

4.3.2固体废弃物污染。这一点主要是指土壤污染,废料堆放仓储场所如果不能与周围环境有效隔离,废塑料及上面沾附的物质会四处扩散。在城市中,废旧物回收的场所通常清洁度不高,与居民区有一段距离的原因也就在此。

4.3.3生物污染。生物污染主要来源于一次性医用塑料制品,如输液器、枕头、血袋等,在处理中这类制品需要极仔细的分拣与消毒,工作人员很容易被感染。

4.3.4水污染。塑料的再利用处理过程中有一项为粉碎清晰工序,污染物为废塑料上沾附的各类物质,造成的水污染包括悬浮物污染、有机物污染、溶解物污染、ph值污染、微生物污染、有毒物质污染等,对水体的可使用性造成极大威胁。塑料的合理使用

塑料曾经风靡一时,但也曾经被评为“20世纪最糟糕的发明”。这说明如果使用方法得当,塑料将是我们生活中的好帮手。在塑料的使用中有许多要注意的地方。

5.1依据不同原材料合成的属性不一的塑料应根据其属性应用到不同的领域,不能为了贪一时便捷或缩减成本而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制品。比如pet只能用于矿泉水瓶、碳酸饮料瓶而不能装热水或是放到微波炉加热,pvc则完全不能用于食品包装,而是多用于建材、雨衣等。

5.2 在生活中少用或不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医用除外),减少浪费,如我国08年实行的“限塑令”就是迎合了世界对于白色污染的要求。对生活废弃塑料加以分类然后回收,以便于后续处理。

5.3 加大科研力度,在塑料降解、循环利用、新型代替物质的发明上下工夫,如用二氧化碳降解塑料,大大减少降解成本。参考文献

[1] 朱梅兰,肖艾林.浅析电器绝缘用塑料产品有害物质检测标准及技术[j].电气技术,2008,6 [2] 肖汉宁,王思惠.塑料绝缘材料[j].大众用电.2008,11 [3]周凤丽.浅谈消费中带毒塑料的危害性[j].西部大开发.2013,7 [4]卞行健.塑料的利弊及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青年与社会.2013 [5]赖寒.常见塑料的特性及潜在危害[j].青年与社会.2012

[6]周开庆.再生塑料加工行业的环境污染及治理[j].资源再生.2007 [7]甘立强.二氧化碳基全降解塑料产业化研究进展[j].现代化工.2013,2 [8]邹盛欧.塑料解聚技术.塑料科技.1998,4 [9]张丽,王军.二氧化碳降解塑料产业前景广阔.化工技术经济.2005,9 [10]吴桦.塑料袋的意外诞生.世界科学.2008,5

化学与生活 论文篇四

化学与生活

在高中的时候,作为一名理科生,常常需要接触化学,高中的时候也有一门选修课叫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有许多联系,生活之中处处都存在着化学的身影,吃的用的穿的……

前段时间做了关于化学与生活的展示ppt。我们组做的主题是食品添加剂,而我负责的是食品增稠剂部分。

在我搜集关于食品增稠剂的资料之前,凭我个人常识,食品增稠剂应该运用在果冻、老酸奶、冰激凌等中。而在我的观念中,增稠剂一定对身体是有害的,尽管前面加了“食用”两个字。其实我并不了解增稠剂到底是什么成分。。。

增稠剂,简单来说就是让食品变黏稠的食品添加剂。全世界最早的增稠剂产生在中国,中国人很早以前,便开始在烹调菜肴时用淀粉来勾芡,使得菜肴的汤汁更浓厚、黏稠,这其实就是最早的“增稠剂”。食品增稠剂是指在水中溶解或分散,能增加流体或半流体食品的黏度,并能保持所在体系的相对稳定的亲水性食品添加剂。增稠剂分子中含有许多亲水基团,例如羟基、羧基、氨基和羧酸根等,能与水分子发生水化作用。通常,食品增稠剂都是高分子亲水的胶体物质。食品中添加增稠剂,改变食品的质构和外观,如果没有增稠剂,果冻根本无法变成冻状。迄今世界上用于食品工业的食品增稠剂根据其来源,可分为五大类:(1)由海藻制取的增稠剂。(2)由植物种子、植物溶出液制取的增稠剂。(3)由微生物代谢生成的增稠剂。(4)由动物性原料制取的增稠剂。(5)以纤维素、淀粉等天然物质制成的糖类衍生物

酸奶中的增稠剂主要就是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明胶和果胶。明胶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果胶是膳食纤维的一种,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是淀粉衍生物,它们都属于大分子物质,绝大多数进入人体后不被人体消化吸收,少数增稠剂例如明胶,能够被人体消化,但明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经过消化会分解为氨基酸,继而参与人体代谢,是能吸收利用的营养物质。

但是当今社会,人类的良知都快被金钱所吞噬了。这段时间看到网上流传着的各种揭露,对华味亨的,对麦当劳的,对奶茶的,对可口可乐的。让我最印象深刻的是关于明胶的,说明胶是用皮革做的,吃胶囊就是吃臭皮鞋……各种我们日常生活中所钟爱的美食都被爆出加入了不为人知的东西或者加工过程令人作呕,甚者在原料阶段就已不能曝光……

2012年4月15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河北一些企业用生石灰处理皮革废料熬制工业明胶,卖给浙江新昌县药用胶囊生产企业,最终流向药品企业,进入消费者腹中。药品所用胶囊重金属铬含量超标,超标最高达90多倍。我在网上看了许多资料,胶囊的价格落差十分大,胶囊价格悬殊跟明胶原料有很大关系。有一种价格十分低的明胶,这种明胶用白色编织袋包装,上面没有厂名厂址等任何产品标识,有许多在

暗中使用这种白袋子明胶生产药用胶囊白袋子包装的明胶之所以便宜,是因为使用了一种价格低廉的“蓝皮”做原料,而这种蓝皮的真面目是各种各样的碎皮子,还会散发着刺鼻的臭味。由于这种明胶不卫生,在溶胶调色的过程中要加入化学原料“十二烷基硫酸钠”杀菌去污就这样,工业明胶掺入胶囊废料,经过色素调色及化工原料清洁,进行充分溶解,就成了加工药用胶囊的胶液这原本是用来治病救人的东西,反倒让人病越治越重了。

就在前几天,在早上醒来时看到手机上的新浪新闻有一条关于可口可乐的。夏天来了,最喜欢的就是在满头大汗时,有一瓶冰的可口可乐可以降温。现在却爆出可口可乐山西饮料公司因管道改造,致使消毒用的含氯处理水混入公司9个批次的12万箱可乐产品中,部分产品已被当做合格产品销往市场。对此,可口可乐却发布声明称其产品“是安全可靠的”。经山西质监局查证,媒体报道的情况是属实的同时在调查中还发现该公司存在个别生产条件不符合相关规定的问题。如果每一位测试人员、每一批的产品都按要求严格进行成品口味测试的话,至少也有口味敏感的人可以提前发现这个问题。而流入市场的可口可乐都去了哪些地方呢?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员工称,9个批次的产品被公司搁置封存,不过,公司最终将这批饮料销往偏远区县和山区。这种决定多么让人心寒啊,偏远山区的孩子更应该受到大家的保护和帮助,而不是含有消毒液的可口可乐

那些黑心的厂商在往制造的食品中加入不法添加剂的同时,他们是否想到自己的子女也生活在这些危险中,他们也许就吃着自己生产的“美食”,他们正在危害着自己的下一代,甚至为更多的后代埋下了隐患。

在科技与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社会,所有人都应该竭尽所能为我们自己和下一代创造一个美好的生存环境,就算不能为人类文明作出贡献,那起码不能给它抹黑吧……

化学与生活 论文篇五

浅谈生活中的化学

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旅游学院

专业:旅游管理

班级:旅游管理2班

姓名:马玮

学号:2014141063074 摘 要:生活中到处都涉及化学,了解化学不仅能帮助我们提高生活质量,而且能提高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更好地保护好我们生存环境。关键词: 化学 生活

毫无疑问因为化学而有了很多物质上的创新。自从炼金术士开启了化学之门,化学家们一次次的实验中,我们有了塑料、玻璃、药物、火药和电子产品等。这些东西又是怎样研制成的呢? 化学家们先是提出问题再形成假设,假设是任何科学实验的基础,根据假设反复进行科学实验。

也许你听说过鸡蛋、牛奶与豆浆对中毒的病人可以用作急救药,这是何道理? 鸡蛋、牛奶与豆浆的营养丰富,含有大量蛋白质。蛋白质有个特点,碰到重金属离子,例如汞、铝等金属离子会发生沉淀。重金属离子进入人体时会使构成人体的器官和血液的蛋白质发生沉淀而失去作用,造成中毒。这时,给病人服牛奶、生鸡蛋白与豆浆后,食物中丰富蛋白质会和重金属离子作用,于是就减轻了中毒的毒性。同时,这些食物还给中毒虚弱的病人提供营养,有助于病人康复。

醉酒后改如何解酒?你知道吗?学过化学一定知道!就主要是含有酒精,要想解酒那就要中和掉酒精,而我们知道有机酸可以和乙醇生成酯类物质,那醉酒后就应该多吃一些水果,因为水果中就含有大量的有机酸。

你知道水壶中的水垢是什么吗?我们该怎么去除它呢?小水壶洗一洗就可以了,锅炉呢?这时就要用到化学了!盐酸洗一洗或许就可以解决问题啦!

某些化合物放在一起能消除异味。市场上很多产品就是利用这一化学原理来消除异昧的。在医药上,所有的药物都是通过化学反应制成的。还有采用将物质混合起化学反应来杀菌比药物治疗要有效的多,这也是在利用化学原理。很多软膏和消毒剂还有一些肥皂洗涤剂等都是利用这些化学混合物的作用制成的。另外医学上常说的胶化、胶质和悬胶这些术语都是来自化学。化妆品都含有化合物,脱毛剂之所以能脱毛是因为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能释放能量,于是实验室中有了原电池,从而我们的生活中有了电池;再接下去呢?从硅的研究中,人终于又可以利用太阳能!这不都是化学的贡献吗?我们生活中每一次能源的利用都要接触到化学!

腌制食品为什么要加盐呢?为了防腐!腌制食品和其他防腐方法都是化学原理的应用。并且家用醋常就常用来做防腐剂。

我们知道我们呼吸时吸收的是氧气,将氧气与氮气和二氧化碳气体分开,人体需要的是氧气,所以当我们看到烟(烟主要包含一氧化碳,而一氧化碳浓度较大的气体对人体有害,甚至会使人窒息而亡)或闻到臭味的东西时如硫化氢气体,我们会屏住呼吸或者捂住鼻子以防止异味气体进入我们的呼吸系统。那当我们遇到有毒气体时我们该如何逃避呢?这又与化学中各物质的性质有关系啦!

我们的饮食完全是化学。我们的饮料和食 物之间将有化学反应。唾液会感知到食物的酸甜苦辣。接着饮料和食物将和人体消化器官内的酶发生化学反应以获得卡路里,蛋白质、维他命或者是矿物质,这些都是人体的健康所必需的。了解这些我们就不会吃那些对我们的身体有害的东西。热的食物和饮料不能放在塑料盘子和塑料杯子里。如果放了,塑料物质会溶进饮料和食物当中,而塑料物质对人体是有害的。.

我们在穿衣服时,看衣服的颜色就知道衣服是否发霉。我们的汗液基本上呈酸性,所以当汗液粘在衣服上如果不及时除掉,衣服会变黄。我们佩戴的饰品、穿的鞋同样也是这样。所有这些都包含化学原理。

我们洗衣服、洗澡时也有化学。为什么肥皂能去除污渍呢?这与有机物,氢键有了关系。

总而言之,化学在我们身边。我们呼吸的空气,我们吃的食物,我们人体与物质的科学影响着我们的健康。了解化学就是在了解你身边的世界。了解得越多就越能健康的生活。

上一篇: 2023年夏季主持词五月开场白(十二篇) 下一篇: 2023年Java编程培训(五篇)

分类导航

最新范文

最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