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六年级数学期中试卷分析模板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六年级数学期中试卷分析篇一
整张试卷的命题难度适中,知识覆盖比较全面,与以往的命题有所不同的是,在教材要求掌握的基础知识上,试卷更注重强调了知识的灵活运用,考察了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填空。
填空题主要考察了基础知识的掌握,侧重于倒数、化简、分数乘除法、鸡兔同笼问题、圆环面积、圆面积的计算等。错误率最高是第7小题,其中第2、3、9、10题失分率教高,部分同学对8:()=0.8=():20=()%=()成。类型的题目掌握不够好,更需强调“谁在前,谁在后”的问题解决的策略方法。第2题,学生不能正确找到其中的数量关系,进行合理分析,第9、10题的计算能力比较强,这些题目平时在应用题或直观图形中,学生会做,但是,在填空题中,学生不理解题目。圆的周长和面积以及圆环面积的计算方法理解不到位。
今后教学要加强:一是知识形成的展开过程,更加重视直观教学;二是基础知识的回忆和理解,加强概念的理解和知识点的落实;三是讲究策略和方法,培养学生综合分析数学知识的能力。
(二)计算
相对于数学学科特点,计算能力的测查是必测项目。而计算离不开口算、递等式计算、解方程、文字题等。计算题考察了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小部分学生做题不认真,经常抄错数,或者不会使用简便方法。从题目内容来看,主要侧重于分数乘除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解方程等。一是口算,口算的答题率有81.5%,二是递等式计算,答题率在65.4%,往往是过程基本正确,结果错误较多。三是解方程的答题率在78.6%还算可以,形如x—15%x=37.4题型,错误率较高,学生就是不能将乘法分配率进行迁移。
今后教学:一是更加突出计算能力的教学,照准机会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安排一定的计算练习,形成较强的计算方法;二是突出乘法分配率的教学,尤其是方程;三是平时教学也要适度增加一些文字形式的习题,供学生练习。
(三)选择。
第1、2、3、4、5题均有错误,第1、2小题在平时做练习时已经出现若干次了,但是总有同学弄不明白,还是出现错误。我认为这是同学在平时学习、听讲不认真,概念掌握不牢固的原因。其中第3、4、5题转了一个小弯,都是理解性较强的题,需要学生深入思考、认真分析、仔细推敲,才能做出正确选择。
今后教学:一是加强知识的综合性;二是教会学生解决的策略和方法;三是扎实地理解有关概念。
(四)动手操作。
主要考察对称轴的概念,95%以上同学不丢分。但是还有同学不会划,有的少划了一条,还有的多划了。失分原因:一是还不能找到圆心;二是没有按要求做题。
今后教学:一是充分发挥每道习题的作用,尽最大可能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如作图能力、计算能力;二是讲究策略和方法。
(五)解决问题
问题解决是数学测试的重头戏。本张试卷涵盖了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比的应用、利息计算、扇形统计图的计算。其中对利息计算、分数乘法解决问题的答题情况较好,正确率都在70%以上;二对分数除法问题学生掌握还是不够好,但也有多样方法,其中的数量关系掌握不透彻;有些答案正确,但说不出原由,有些答案乱套,没有思路,学生想法不一,就是没能找到正确的数量关系。其中第三题丢分的较多,这道题与以往的题目有些不同,转了一个弯。学生逆向思维不强,读不懂题目,没有弄清楚药水包括药粉和水,无从下笔,或者一顿乱做;第五小题丢分严重,其实这种题目练习比较多,平时的练习都是已知总量是多少,再分别求出各部分的量是多少,而这道题目是告诉我们其中一个量的多少以及其他各部分所占的分数量,求总量和各部分的量。学生没有读懂题目,只做了(1)小题,后面就不知道做了。
今后教学:一是加强数量分析的理解,帮助学生正确找到习题中的数量关系,最大可能让学生自主作出线段图,帮助分析,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二是概念的落实,注重周长和面积的理解,正确计算。
抓两头并进,促中间层发展。学困生已成为本班的现实问题,一时也难以改变。只能在新知教学时让这部分学生切实掌握好一些简单知识,掌握基本的计算技能和方法。尖子生还不是很全面,今后要融入拓展性习题,着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灵敏度,当然首先要夯实基础,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知识的系统性,帮助建构数学知识体系。中间层的学生只能靠耐心,多伸援助之手,利用课后辅导时间,详细讲解要点,帮助他们掌握好每节课的知识点,这样才不至于他们掉进学困生的队伍,使他们稳定在七八十分左右。
注重数学知识的过程演绎。在备课时,我们要形成整体观,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全面系统知识体系,落实各个知识点,充分发挥知识的作用,开展思维训练,一定要让学生切实经历知识的习得过程。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脉络体系,建构系统知识。如圆面积的推导过程,我们只注重面积的推导,而没有去挖掘周长的计算也是一种很好的教学。可见,备课缺乏系统观,要充分挖掘数学知识演绎过程的思维价值,进行系统教学。
因材施教,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多练多做。基础知识一定要让学生切实掌握,尤其是学困生,教学不能浮在知识表层,一定要深挖,体现思想。
教学要有深度。从本次检测来看,平时的教学基本在知识点上螺旋进行,而没有让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让学生建构解题模型,切实掌握好策略和方法。
教学更讲究学习方法和策略。遇到不同类型的习题,让学生找到更合适的解决方法和策略来提高解题能力,最终建立解题模型,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应试能力,遇到问题沉着冷静、认真思考。
六年级数学期中试卷分析篇二
本次考试是由阳城县教研室统一命题,满分100分,本次试题的命制真正能够体现新课程所提出的“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提高”这一指导思想。试题以新教材所规定的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为依据,紧扣教材,以人为本,既能考查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又能考查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有一定的作用。命题内容紧扣课本,紧密与生活联系,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试题知识覆盖面广,形式活泼多样,难易适度,题量适当,没有偏题、怪题和死记硬背的题目,可以说是一份质量较高的试题。
现就我们六年级学生在第一学期考试中试卷完成情况,做一简要分析:
全镇应参考人数xxx人,实参考人数xxx人,总分100分,均分xx分。及格人数xx人,及格率为xx%。优生人数xx人,优生率xx%。
本次试卷共有六道大题。
第一题为填空题,共有15道小题,总计25分,本题重在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得满分的仅占23.5%。其中出错较多的是9小题、10小题、和11小题。9小题“a→b”表示a=b则“1.5→4.5→()中的括号里应填()。有的学生不懂得题目的意思,不会填。10小题,一年的小树苗,高度增长了,这棵小树苗现在的高度与一年前的比是():()。应该填9:8,由于学生没有认真读题,填成了8:9。11小题,用一根长36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它的三条边长度的比是3:4:5,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米,多数同学不会做。不知道哪两条边是三角形的直角边。
第二题为判断题,共5分,得满分的也很少,只占到24%。有的。甚至只得到2分。说明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掌握还不是很扎实,判断力有欠缺。出错多的是2小题和5小题。2小题,两个圆组成的图形一定是轴对称图形。多数学生认为是对的,原因在于平时做练习时画的图形大都是轴对称图形,学生有了定势思维,没有更全面地去考虑问题。5小题,图形可以向某个方向平移一定的距离,也可以向某个方向旋转一定的度数。部分学生认为这句话是错误的,如果让学生将一个图形进行平移或旋转,对他们来说是驾轻就熟的事情,可一旦用语言表达出来,判断力就出了问题,说明学生的语言表达还是比较差。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基础上还得让学生多说,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第三题为选择题,共10分,得满分的占50%,出错最多的是5小题。两环形跑道中线(跑道宽)的距离是1米,则两跑道的起跑线相距()。大多学生选择的是a,由于题目没有说清楚是经过一个弯道还是两个弯道,有的学生认为是经过一个弯道,所以选择a.
第四题为计算题,完成情况较好,得满分的占80%。部分同学出错是化简比没有化简成最简整数比,有的是将结果写成了比值。
第五题为“操作题”,主要考察学生画圆,半圆,以及对观察的范围的掌握情况。得满分的只占31.5%。2小题在下图中画出在a处和b处所能看到的建筑物的最低点a和b。有的同学在画视线时将线画出了建筑物,扣掉1分,有的学生没看见下面的我“发现了“就没写上。3小题,在下面这个长方形中,画出一个最大的半圆,并把其余部分涂上颜色。求出涂色部分的周长和面积。有的是没看清题,将半圆画成了圆,有的是没有将其余部分涂色扣掉1分,还有的是计算周长时不知道涂色部分的周长是什么,有的在求面积时只求出半圆的面积,没有用长方形的面积减去半圆的面积。
第六题为“应用题”,共30分。得满分的占28%,第5小题有部分同学出错,有的是将1:4看成了已看的页数与总页数的比,有的是不会找24页所对应的分率。6小题的2小题是出错最多的。前半年实际收入()万元。学生认为实际收入就是用前半年的收入减去支出。不懂得收入是什么意思,不懂得收入减去支出是结余。
通过本次测试,在我们今后的教学与评价过程中,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教师要不断研究新课程,把握新方向,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放在首位,开放学生的思维空间,学习空间,生活空间,让他们多动手、多动脑,多动口,从而提高各个方面的能力。
加强数学与生活、与实际的联系,把数学知识加以生活化的包装,把数学知识的学习放在现实的生活情境中去,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让他们充分参与到数学实践活动中去,让他们在实践中去感受、去体验。
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从小就养成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让他们能够认真听取别人的发言,能够独立思考问题,能自主解决问题,会和同伴合作交流,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提供可以促进不同学生共同进步的机会,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另一方面,在教学中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提供多种可能,鼓励儿童自主选择,让学生在适合自己的要求和方式的学习中,逐步达到目。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让不同的人在数学学习上得到不同的提高。”
上一篇: 2022年如果我是一棵小草作文优质 下一篇: 最新坚强的作文字模板
分类导航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精选
- 元曲精选
- 古诗十九首
- 小学古诗
- 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
-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
- 写景的古诗
- 咏物诗
- 描写春天的古诗
- 描写夏天的古诗
- 描写秋天的古诗
- 描写冬天的古诗
- 描写雨的古诗
- 描写雪的古诗
- 描写风的古诗
- 描写花的古诗
- 描写梅花的古诗
- 描写荷花的古诗
- 描写柳树的古诗
- 描写月亮的古诗
- 描写山的古诗
- 描写水的古诗
- 描写长江的古诗
- 描写黄河的古诗
- 描写儿童的古诗
- 山水诗
- 田园诗
- 边塞诗
- 含有地名的古诗
- 节日古诗
- 春节古诗
- 元宵节古诗
- 清明节古诗
- 端午节古诗
- 七夕古诗
- 中秋节古诗
- 重阳节古诗
- 古代抒情诗
- 伤怀的古诗
- 咏史怀古诗
- 爱国古诗
- 送别诗
- 离别诗
- 思乡诗
- 思念的诗
- 爱情古诗
- 励志古诗
- 哲理诗
- 闺怨诗
- 赞美老师的古诗
- 赞美母亲的古诗
- 关于友情的古诗
- 关于战争的古诗
- 忧国忧民的古诗
- 婉约诗词
- 豪放诗词
- 人生必背古诗
- 论语
- 诗经
- 孙子兵法
- 三十六计
- 史记
- 周易
- 山海经
- 资治通鉴
- 黄帝内经
- 了凡四训
- 梦溪笔谈
- 千字文
- 世说新语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庄子
- 鬼谷子
- 老子
- 孟子
- 墨子
- 荀子
- 韩非子
- 列子
- 淮南子
- 管子
- 尉缭子
- 吴子
- 伤寒论
- 天工开物
- 素书
- 汉书
- 文心雕龙
- 吕氏春秋
- 孝经
- 孔子家语
- 颜氏家训
- 孙膑兵法
- 搜神记
- 笑林广记
- 楚辞
- 乐府诗集
- 论衡
- 百战奇略
- 战国策
- 三国志注
- 将苑
- 六韬三略
- 反经
- 公孙龙子
- 司马法
- 逸周书
- 黄帝四经
- 清官贪官传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贞观政要
- 金刚经
- 佛说四十二章经
- 水经注
- 农桑辑要
- 文昌孝经
- 六祖坛经
- 地藏经
- 徐霞客游记
- 弟子规
- 增广贤文
- 幼学琼林
- 冰鉴
- 容斋随笔
- 智囊
- 围炉夜话
- 商君书
- 魏书
- 周书
- 三字经
- 子夏易传
- 笠翁对韵
- 公羊传
- 尔雅
- 三国志
- 后汉书
- 明史
- 晋书
- 宋史
- 新唐书
- 旧唐书
- 隋书
- 元史
- 宋书
- 北齐书
- 新五代史
- 陈书
- 金史
- 南齐书
- 梁书
- 旧五代史
- 辽史
- 北史
- 南史
- 续资治通鉴
- 明季北略
- 浮生六记
- 高士传
- 大唐西域记
- 传习录
- 小窗幽记
- 国语
- 说苑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茶经
- 百家姓
- 智囊(选录)
- 罗织经
- 朱子家训
- 陶庵梦忆
- 红楼梦
- 三国演义
- 聊斋志异
- 西游记
- 水浒传
- 儒林外史
- 封神演义
- 太平广记
- 警世通言
- 镜花缘
- 醒世恒言
- 剪灯新话
- 隋唐演义
- 初刻拍案惊奇
- 老残游记
- 博物志
- 孽海花
- 三侠五义
- 穆天子传
- 二刻拍案惊奇
- 喻世明言
- 说唐全传
- 老残游记续集
- 三刻拍案惊奇
- 四十二章经
- 心经
- 法华经
- 华严经
- 楞伽经
- 无量寿经
- 圆觉经
- 易传
- 抱朴子
- 阴符经
- 黄庭经
- 文子
- 太玄经
- 悟真篇
- 声律启蒙
- 随园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