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老君山风景区旅游攻略
为了大家学习方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洛阳老君山风景区旅游攻略内容,以供参考,一起来看看!
洛阳老君山风景区旅游攻略1
老君山景区
盼望着,盼望着,
五一小长假马上就要正式开启
这个时间的你是不是也和小编一样?
心早已飞向辽阔的旷野?
早已安排好出行的计划?
但是,不要忘记
千万要带上这份老君山旅游攻略
首先,小编来告诉你,来老君山都有哪些准备工作呢?
1
因为老君山属于山体景观,所以请准备舒适的平底鞋或者运动鞋。衣着也以运动型为宜,5月份的天气在山顶还有一点凉意,请准备一件外套。备一些食物和水,及时补充能量。
2
景区外交通:在栾川县城乘5路公交车,在“老君山景区”站下车,转乘电瓶车即可到达票务中心(步行10分钟),或乘坐出租车直达票务中心。
景区内交通:内部的交通为电瓶车,各景区及票务中心附近都设置有电瓶车站,收费标准为景区统一定制,规范便捷。
3
住宿:老君山内共有床位8000余张,可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主要分布在中灵索道、寨沟及追梦谷附近,由景区统一管理,遇到问题可随时寻求工作人员解决。
4
推荐线路:中灵索道/云景索道——中天门——峰林索道/步行上山——十里画屏——马鬃岭——玻璃观景台——金殿道观群——游程结束
老君山都有哪些必去的景点?
必打卡之老子文化苑——祭拜朝圣
老子文化苑是传承和弘扬老子思想的圣地,整座苑区以通高59米的老子铜像为核心,充分的展示了 “道行天下,德润古今,尊道贵德,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
必打卡之寨沟景区——溪水潺潺
偷偷告诉你,老君山门票还包含有寨沟、追梦谷两个子景区的门票,这两个景区都是以自然山水为看点的,溪流瀑布、茂林修竹,清风徐徐,景色宜人,一张票三个景区,简直值透了。
必打卡之追梦谷景区——追逐梦想
景色与寨沟相近,同属老君山子景区,传说明末太子朱慈烺曾在此地隐居赏景而为追梦谷更增添了一抹传奇色彩。
必打卡之福运铃门——祈福得福
福运铃门,来到这里,可以写福牌、挂福铃,祈福得福。头顶树枝悬挂着许许多多的风铃,我们也将在这悦耳的叮咚声中开启愉快的行程。
必打卡之十里画屏——峰林仙境
十里画屏是老君山自然风光最美的地方,这里属花岗岩峰林地貌景观,沿途中景观星罗棋布、相映成趣。形成了步移景异的神奇景象,独特的地质构造也形成了 “远眺成林,近观成峰”的罕见奇观,被人们形象的称为“扩大的盆景,缩小的仙境”......
必打卡之马鬃岭——山高人为峰
海拔2217米,是观赏老君山自然风光得最佳处。站在山顶,远近山峰皆在脚下,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油然而生。
必打卡之玻璃观景台——惊险刺激
作为老君山景区的标志性景观之一,小编强烈推荐大家到玻璃观景台上去尝试一下,万米的悬崖就在脚下,惊险刺激。
必打卡之金殿道观群——恢弘耀目
金殿建筑群因其巧夺天工的建筑和自然构成了一幅“天人合一”的完美画卷。在阳光的照射下,辉煌无比,金光耀目,所以被称之为“金殿”。
下来山,有什么好吃的?
栾川豆腐
01
用山泉水对原材料黄豆进行泡制,而栾川优质的山泉水中蕴藏着大量特有的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以及微量元素,正是这一特点使得栾川豆腐更加鲜美、同时营养更加丰富。
栾川八大碗
02
栾川八大碗,是乡间农家在遇到红白大事或用来招待贵客的,多为八个家常热菜,使用八个大海碗盛菜,菜香四溢,琳琅满目,分量大,绝对让你吃过瘾,故而俗称栾川八大碗。
橡子凉粉
03
是老君山景区一道有名的小吃。主要原料为橡树的果实,不仅口感爽滑,还是一道提高人体的免疫力的药膳。
洛阳老君山风景区介绍:
河南老君山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城东3公里处,是秦岭余脉八百里伏牛山的主峰,海拔2200米,原名景室山。后因西周朝“守藏室史”李耳到此归隐修炼,并被道教尊为太上老君而被唐太宗易名为“老君山”,沿袭至今。
山顶太清观始建于北魏,历代重修,唐代尉迟敬德曾监工重修,明朝最为鼎盛,铁椽、铁瓦、金碧辉煌,千百年来,一直是豫、陕、皖、鄂等地众香客朝拜的中原道教圣地。近年来,东南沿海香客也慕名前来,仅台湾高雄九龙八风进香团每批朝山者就达百人之众。
老君山景区现有农家宾馆25家,床位800张,并有二星级宾馆老君山大酒店与景区配套,可接约130人住宿,宾馆餐厅雅间15个,大厅一个,可同时容纳300人就餐。
老君山交通便利,可进入性强,距洛阳机场148公里,紧邻洛栾快速通道,景区内铺设三级水泥公路13.5公里,人行步道34公里。
老君山景区配套设施完善,可以满足游客的吃、住、行、游、购、娱各种要求,购物广场,不仅有全县共有的香菇、木耳、核桃、玉米糁等地方特产,而且还有根据《史记》中司马迁对老子的记述的老子骑牛像,以及依据河南鹿邑老子故里、河南栾川老君山、河南灵宝函谷关和陕西周至楼观台以及北京白云观等专家人士的指点,历经两载耀世而出的“太上老君”金像。
2003年4月25日,老君山一日游环线建成,正式对外接待游客,2004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已成为中原地区集山水景观与道教文化为一体的标志性景区。
洛阳老君山风景区交通指南:
自驾车路线:
自驾的朋友在导航中输入“洛阳老君山风景区”即可。
郑州-郑少洛高速(或连霍高速)-洛阳伊川北下-洛栾快速通道-栾川老君山
武汉到栾川老君山自驾车路线:大约要5-6小时(含中途休息时间)。
武汉走京珠高速过灵山服务区后转沪陕高速至南阳,或者走汉十高速到南阳。在二广高速上行驶,注意在南召方向出,继续在二广高速(南阳至洛阳这段高速在去年底已同,本人二月份走过)上行驶,过南召,在过四棵树服务区不久转武西高速---石人山---下高速,走311国道,向西可到。
宝丰到栾川老君山自驾车路线
走311国道,经过鲁山--十亩地湾--木扎岭--合峪--卢氏营--栾川,总路程应该是将近200公里
乘车路线:
洛阳火车站西边的锦远汽车站,乘坐前往栾川的汽车就会路过老君山,车票一种是31.5元,一种是38元
以上是小编整理的洛阳老君山风景区旅游攻略全部内容,阅读了这么多,我想你一定收获了很多。如果想要获取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查字典”。
上一篇: 红色摇篮观后感心得500字范文3篇 下一篇: 风险合规管理心得体会 风险合规培训心得
分类导航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精选
- 元曲精选
- 古诗十九首
- 小学古诗
- 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
-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
- 写景的古诗
- 咏物诗
- 描写春天的古诗
- 描写夏天的古诗
- 描写秋天的古诗
- 描写冬天的古诗
- 描写雨的古诗
- 描写雪的古诗
- 描写风的古诗
- 描写花的古诗
- 描写梅花的古诗
- 描写荷花的古诗
- 描写柳树的古诗
- 描写月亮的古诗
- 描写山的古诗
- 描写水的古诗
- 描写长江的古诗
- 描写黄河的古诗
- 描写儿童的古诗
- 山水诗
- 田园诗
- 边塞诗
- 含有地名的古诗
- 节日古诗
- 春节古诗
- 元宵节古诗
- 清明节古诗
- 端午节古诗
- 七夕古诗
- 中秋节古诗
- 重阳节古诗
- 古代抒情诗
- 伤怀的古诗
- 咏史怀古诗
- 爱国古诗
- 送别诗
- 离别诗
- 思乡诗
- 思念的诗
- 爱情古诗
- 励志古诗
- 哲理诗
- 闺怨诗
- 赞美老师的古诗
- 赞美母亲的古诗
- 关于友情的古诗
- 关于战争的古诗
- 忧国忧民的古诗
- 婉约诗词
- 豪放诗词
- 人生必背古诗
- 论语
- 诗经
- 孙子兵法
- 三十六计
- 史记
- 周易
- 山海经
- 资治通鉴
- 黄帝内经
- 了凡四训
- 梦溪笔谈
- 千字文
- 世说新语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庄子
- 鬼谷子
- 老子
- 孟子
- 墨子
- 荀子
- 韩非子
- 列子
- 淮南子
- 管子
- 尉缭子
- 吴子
- 伤寒论
- 天工开物
- 素书
- 汉书
- 文心雕龙
- 吕氏春秋
- 孝经
- 孔子家语
- 颜氏家训
- 孙膑兵法
- 搜神记
- 笑林广记
- 楚辞
- 乐府诗集
- 论衡
- 百战奇略
- 战国策
- 三国志注
- 将苑
- 六韬三略
- 反经
- 公孙龙子
- 司马法
- 逸周书
- 黄帝四经
- 清官贪官传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贞观政要
- 金刚经
- 佛说四十二章经
- 水经注
- 农桑辑要
- 文昌孝经
- 六祖坛经
- 地藏经
- 徐霞客游记
- 弟子规
- 增广贤文
- 幼学琼林
- 冰鉴
- 容斋随笔
- 智囊
- 围炉夜话
- 商君书
- 魏书
- 周书
- 三字经
- 子夏易传
- 笠翁对韵
- 公羊传
- 尔雅
- 三国志
- 后汉书
- 明史
- 晋书
- 宋史
- 新唐书
- 旧唐书
- 隋书
- 元史
- 宋书
- 北齐书
- 新五代史
- 陈书
- 金史
- 南齐书
- 梁书
- 旧五代史
- 辽史
- 北史
- 南史
- 续资治通鉴
- 明季北略
- 浮生六记
- 高士传
- 大唐西域记
- 传习录
- 小窗幽记
- 国语
- 说苑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茶经
- 百家姓
- 智囊(选录)
- 罗织经
- 朱子家训
- 陶庵梦忆
- 红楼梦
- 三国演义
- 聊斋志异
- 西游记
- 水浒传
- 儒林外史
- 封神演义
- 太平广记
- 警世通言
- 镜花缘
- 醒世恒言
- 剪灯新话
- 隋唐演义
- 初刻拍案惊奇
- 老残游记
- 博物志
- 孽海花
- 三侠五义
- 穆天子传
- 二刻拍案惊奇
- 喻世明言
- 说唐全传
- 老残游记续集
- 三刻拍案惊奇
- 四十二章经
- 心经
- 法华经
- 华严经
- 楞伽经
- 无量寿经
- 圆觉经
- 易传
- 抱朴子
- 阴符经
- 黄庭经
- 文子
- 太玄经
- 悟真篇
- 声律启蒙
- 随园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