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的丰碑——读中国抗战史有感
通过重温那一段悲壮、激越的民族记忆,使我懂得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为了大家学习方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永久的丰碑——读中国抗战史有感内容,以供参考,一起来看看!
永久的丰碑——读中国抗战史有感
一种精神,穿越历史,化作丰碑,永远长存!
——题记
那是一段永远滚烫的历史,那是一个令人窒息的时刻,八年抗战,中华民族终于赢来了最后的胜利。手中的这本《中国抗日史》,打开了尘封的记忆,犹如历史的再现,一如昨日的累累伤痕,无数英烈用鲜血和生命,在中华大地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壮歌,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不朽的民族之魂!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的泸沟桥附近,以军事演习的名义,突然向当地中国驻军第29军发动猛烈进攻,第29军军士奋起抵抗,拉开了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序幕。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作战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中国战场牵制日本陆军总兵力最高时达90%以上……
1942年1月,8万日军大举进攻缅甸,中国战区动员10万精兵入缅作战。同年,孙立人率部救出了包括司令亚历山大在内的7000余名被围困的英军,捷报传来,轰动了英伦三岛。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于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抗战的胜利洗刷了中国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和平的曙光从废墟中灿然升起,饱受苦难的中国含泪欢笑。
1937年至1945年,盟国毙伤日军195万余人,其中中国战场毙伤133万余人,占日军伤亡人数的70%。日本投降时在华兵力约128万人,仅这数字,就超过太平洋东南亚各战场日军的总和。罗斯福曾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中国向世界昭示:中国人民不可侮!中华民族不可欺!
八年的漫长抗战,耗尽了中国人的血与泪,也将恨深埋在了这片土地上。张自忠、左权、杨靖宇、彭雪枫……他们在抗日战争体现了中华儿女的英雄气节,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坚韧不屈。我们铭记着“东亚病夫”的羞耻,铭记那些惨遭无辜杀戮的同胞,铭记着烈士们流出的每一滴鲜血,铭记着每一位爱国人士所迸发出的伟大爱国力量。死不再可怕,那句“重于泰山”始终不及将士们为国捐躯时的铮铮铁骨。目光是坚毅的,所以光芒四射;呐喊是有力的,所以震动天地。抗日战争留下的是片片被战火焚烧的荒野,而烈士们留下的却是永不泯灭的抗战精神。
品读《中国抗战史》,从抗战将士那里,我们读懂了团结的力量,自由的珍贵;从胜利的荣耀中,我们明白了民族的尊严。回望当年那硝烟弥漫、炮火连天的战场。看着战士们无畏的眼神、那血肉之躯堵住枪口的背影……我深知,原来每个中国人身上都有着中国魂。
今天,当我们的视线再次穿越历史,回视那段烽火的岁月,昔日的屈辱与血泪,让我们时时警醒,昔日的抗争和荣光,让我们傲然挺立。那座丰碑永久矗立在我们心中,纪念属于我们的悲壮与胜利,苦难与荣光!
永久的丰碑——读中国抗战史有感
70年前,1945年8月15日,一个令中国人民欢欣鼓舞、倍感自豪的日子:日本无条件投降。
经过中华儿女的英勇斗争,无数人的流血牺牲,我们终于赢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这是近代100多年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侵略取得的第一完全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振兴的伟大转折。
在这场与日本侵略者展开的拼死搏斗中,中国人民表现出巨大的民族觉醒,战前的民族团结,万众一心,前仆后继,彻底打败了侵略者。
历史充分说明,中国人民之所以创造了弱国战强国的伟大胜利,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正义,可歌可泣的战斗事迹,是他们推动了伟大的抗日战争;是他们浴血奋战于抗战的最前线,是他们……没有他们,就没有新中国!
中国军民为抗日战争做出了伟大贡献。
太行山上,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指反法西斯,壮烈牺牲;狼牙山顶,五壮士舍身跳崖;晋察冀边区,雨来智取鬼子……
抗日战争和反法西斯战争时期,那些悲壮义举,铁骨忠魂,历史和人民不会忘记。在我们中华历曾蒙受巨大的耻辱,给予人民沉重的灾难,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民英勇抗争,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多少人为了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而抛头颅,洒热血!大家抚摸一下胸前的红领巾,抬头望望血红的国旗,那井冈山上染红的杜鹃,长征路上烈火烧红的天空;我们的毛泽东主席、刘少奇同志当年南征北战、重振中华的往事;红军时期宁死不屈的各位烈士,指挥战争不怕牺牲的杨成武,抗日战争时期那些坚信着“头可断,血可流,阵地不能丢”的英雄烈士们……就是他们,用革命先驱用鲜血、用生命给所有的人换来了今天美好的生活!我们应该珍惜这美好的日子,立志勤奋学习,为建设绿色家园做好准备吧!
在抗日战争中,有多少民族英雄壮烈牺牲,虽然他们已经死了,但他们那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将会成为永久的丰碑,永垂不朽!
通过重温那一段悲壮、激越的民族记忆,使我懂得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少人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从此,我要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为建设泰安:“蓝天、碧水、青山”绿色家园做好全面准备。
以上是小编整理的永久的丰碑——读中国抗战史有感全部内容,阅读了这么多,我想你一定收获了很多。如果想要获取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查字典”。
【永久的丰碑——读中国抗战史有感】相关推荐文章:
上一篇: 我是接班人动启新未来直播心得 下一篇: 警示教育片政治掮客心得体会
分类导航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精选
- 元曲精选
- 古诗十九首
- 小学古诗
- 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
-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
- 写景的古诗
- 咏物诗
- 描写春天的古诗
- 描写夏天的古诗
- 描写秋天的古诗
- 描写冬天的古诗
- 描写雨的古诗
- 描写雪的古诗
- 描写风的古诗
- 描写花的古诗
- 描写梅花的古诗
- 描写荷花的古诗
- 描写柳树的古诗
- 描写月亮的古诗
- 描写山的古诗
- 描写水的古诗
- 描写长江的古诗
- 描写黄河的古诗
- 描写儿童的古诗
- 山水诗
- 田园诗
- 边塞诗
- 含有地名的古诗
- 节日古诗
- 春节古诗
- 元宵节古诗
- 清明节古诗
- 端午节古诗
- 七夕古诗
- 中秋节古诗
- 重阳节古诗
- 古代抒情诗
- 伤怀的古诗
- 咏史怀古诗
- 爱国古诗
- 送别诗
- 离别诗
- 思乡诗
- 思念的诗
- 爱情古诗
- 励志古诗
- 哲理诗
- 闺怨诗
- 赞美老师的古诗
- 赞美母亲的古诗
- 关于友情的古诗
- 关于战争的古诗
- 忧国忧民的古诗
- 婉约诗词
- 豪放诗词
- 人生必背古诗
- 论语
- 诗经
- 孙子兵法
- 三十六计
- 史记
- 周易
- 山海经
- 资治通鉴
- 黄帝内经
- 了凡四训
- 梦溪笔谈
- 千字文
- 世说新语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庄子
- 鬼谷子
- 老子
- 孟子
- 墨子
- 荀子
- 韩非子
- 列子
- 淮南子
- 管子
- 尉缭子
- 吴子
- 伤寒论
- 天工开物
- 素书
- 汉书
- 文心雕龙
- 吕氏春秋
- 孝经
- 孔子家语
- 颜氏家训
- 孙膑兵法
- 搜神记
- 笑林广记
- 楚辞
- 乐府诗集
- 论衡
- 百战奇略
- 战国策
- 三国志注
- 将苑
- 六韬三略
- 反经
- 公孙龙子
- 司马法
- 逸周书
- 黄帝四经
- 清官贪官传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贞观政要
- 金刚经
- 佛说四十二章经
- 水经注
- 农桑辑要
- 文昌孝经
- 六祖坛经
- 地藏经
- 徐霞客游记
- 弟子规
- 增广贤文
- 幼学琼林
- 冰鉴
- 容斋随笔
- 智囊
- 围炉夜话
- 商君书
- 魏书
- 周书
- 三字经
- 子夏易传
- 笠翁对韵
- 公羊传
- 尔雅
- 三国志
- 后汉书
- 明史
- 晋书
- 宋史
- 新唐书
- 旧唐书
- 隋书
- 元史
- 宋书
- 北齐书
- 新五代史
- 陈书
- 金史
- 南齐书
- 梁书
- 旧五代史
- 辽史
- 北史
- 南史
- 续资治通鉴
- 明季北略
- 浮生六记
- 高士传
- 大唐西域记
- 传习录
- 小窗幽记
- 国语
- 说苑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茶经
- 百家姓
- 智囊(选录)
- 罗织经
- 朱子家训
- 陶庵梦忆
- 红楼梦
- 三国演义
- 聊斋志异
- 西游记
- 水浒传
- 儒林外史
- 封神演义
- 太平广记
- 警世通言
- 镜花缘
- 醒世恒言
- 剪灯新话
- 隋唐演义
- 初刻拍案惊奇
- 老残游记
- 博物志
- 孽海花
- 三侠五义
- 穆天子传
- 二刻拍案惊奇
- 喻世明言
- 说唐全传
- 老残游记续集
- 三刻拍案惊奇
- 四十二章经
- 心经
- 法华经
- 华严经
- 楞伽经
- 无量寿经
- 圆觉经
- 易传
- 抱朴子
- 阴符经
- 黄庭经
- 文子
- 太玄经
- 悟真篇
- 声律启蒙
- 随园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