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饼的拼音大全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月饼的拼音篇一
到了指定地点,工作人员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她们拿出了自己做的精美的冰淇淋,分发给我们每个小记者,在这炎热的夏天给我们带来了一丝凉意。
美味可口的冰淇淋吃完后,阿姨们告诉我们今天烘培的任务是做肉月饼。我的心情是既紧张又激动,紧张的是怕做不好,激动的是今天可以自己动手尝试做月饼了,小记者们个个情绪高涨,跃跃欲试。
开始前,我们先去洗手,围好围兜,一切准备就绪,阿姨就开始给我们讲月饼所需要的材料,工具等,她在上面非常细致地讲解,小记者们聚精会神地听着,生怕漏掉一个字。讲好之后,阿姨就给我们演示了一遍包月饼的过程,她的手法娴熟,不一会一个小巧玲珑的肉月饼就完成了。
接下来就是我们小记者们大显身手的时候了。刚开始我还觉得很简单,但是真正自己动手了就洋相百出,在用水油皮包住干油酥的时候,意外发生了,因为我把水油皮擀的太薄,放上干油酥包起来的.时候,皮子漏了,根本包不上,看着其他小记者们完成的都不错,我有点急了,爸爸鼓励我:“不要急,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等下一个做的时候注意点就可以了。”在爸爸的鼓励和安慰下,下来几个包的还算对得起观众。经过搓揉、擀皮、包馅,一盘盘形态各异、大大小小的月饼终于完成了。最难熬的是等待,因为要把做好的月饼放烤箱烤二十分钟,小记者们都迫不及待的等在烤箱旁,希望能早点烤好。
激动人心的一刻终于到了,看着拿出来一个个金黄色自己做的月饼,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我拿起一个,轻轻一咬,哇,好香,味道好美啊!吃着自己亲手做的,心里美滋滋的,这种感觉和味道跟买来的是截然不同的,我想每个小记者的想法应该是一样的。
活动接近尾声,通过这次体验活动,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任何事,只要勇敢、自信、敢于去积极尝试,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和成功!
月饼的拼音篇二
古人语:“每逢佳节倍思亲。”每到中秋节,我就自然而然想起月饼,因为中秋节吃月饼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习俗。虽然每到中秋节爸爸妈妈都会给我买月饼吃,但是今天我在欢乐谷作文班却提前感受到中秋节的气氛,因为老师让我们观察月饼,一看到最新上市的月饼,这可乐怀同学们了。
大家都睁大双眼,看邵老师从讲台抽屉里变戏法式地拿出一个大大的月饼。这个月饼可真大呀,有小脸盆底那么大,我们边看月饼,边听老师给我们介绍手中的月饼。从中我了解到月饼的品种很多:有皮是深黄色的广式月饼,又香又软的苏式月饼,还有芝麻味飘香的衢式月饼等等。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衢式月饼。衢式月饼的品种很多,最有名的就数家喻户晓的邵永丰麻饼了。
邵永丰麻饼闻上去有一股很浓很浓的芝麻味,只要一闻到这个味道,我们的脑子里的其它念头都会消失,只有一个念头还在脑子里盘旋,那就是吃!邵永丰麻饼下面摸上去很舒服,有种手部按摩的感觉,因为下面上铺满了芝麻。反面摸上去,很细致,如果摸摸别的月饼,凹凸不齐,而且很刺手。可想而知,做月饼的叔叔阿姨有多用心了。
吃一口邵永丰月饼,一股强烈的芝麻味融入了身体中,让人觉得仿佛年轻有活力了。又仿佛看到了那一个个黑色的小芝麻正在对我们笑,好像又在说:“没想到这么好吃吧? 关于衢式月饼还有一个故事呢!在唐朝有一个皇帝叫李世民,一次突厥和唐朝起冲突,李世民派大将军李靖去大战突厥,就在8月15日大将军李靖凯旋而归。有一个吐蕃人为了讨皇上开心,便作了一个饼,便是月饼。李世民将月饼分给文武相官品尝,共同分享战胜后的喜悦。
从此中国便有了品尝月饼的习俗。边听这个传说故事,看着眼前的月饼,我想这好吃又好看的衢式月饼在不久的将来一定家喻户晓,名扬天下。今天的作文课我真是受益匪浅,不但了解到中秋月饼知识,更开心的是跟这么多同学一起过中秋,真有趣呀!
上一篇: 书的故事手抄报 书的故事主要内容(模板3篇) 下一篇: 最新柠檬的功效与作用4篇(汇总)
分类导航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精选
- 元曲精选
- 古诗十九首
- 小学古诗
- 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
-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
- 写景的古诗
- 咏物诗
- 描写春天的古诗
- 描写夏天的古诗
- 描写秋天的古诗
- 描写冬天的古诗
- 描写雨的古诗
- 描写雪的古诗
- 描写风的古诗
- 描写花的古诗
- 描写梅花的古诗
- 描写荷花的古诗
- 描写柳树的古诗
- 描写月亮的古诗
- 描写山的古诗
- 描写水的古诗
- 描写长江的古诗
- 描写黄河的古诗
- 描写儿童的古诗
- 山水诗
- 田园诗
- 边塞诗
- 含有地名的古诗
- 节日古诗
- 春节古诗
- 元宵节古诗
- 清明节古诗
- 端午节古诗
- 七夕古诗
- 中秋节古诗
- 重阳节古诗
- 古代抒情诗
- 伤怀的古诗
- 咏史怀古诗
- 爱国古诗
- 送别诗
- 离别诗
- 思乡诗
- 思念的诗
- 爱情古诗
- 励志古诗
- 哲理诗
- 闺怨诗
- 赞美老师的古诗
- 赞美母亲的古诗
- 关于友情的古诗
- 关于战争的古诗
- 忧国忧民的古诗
- 婉约诗词
- 豪放诗词
- 人生必背古诗
- 论语
- 诗经
- 孙子兵法
- 三十六计
- 史记
- 周易
- 山海经
- 资治通鉴
- 黄帝内经
- 了凡四训
- 梦溪笔谈
- 千字文
- 世说新语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庄子
- 鬼谷子
- 老子
- 孟子
- 墨子
- 荀子
- 韩非子
- 列子
- 淮南子
- 管子
- 尉缭子
- 吴子
- 伤寒论
- 天工开物
- 素书
- 汉书
- 文心雕龙
- 吕氏春秋
- 孝经
- 孔子家语
- 颜氏家训
- 孙膑兵法
- 搜神记
- 笑林广记
- 楚辞
- 乐府诗集
- 论衡
- 百战奇略
- 战国策
- 三国志注
- 将苑
- 六韬三略
- 反经
- 公孙龙子
- 司马法
- 逸周书
- 黄帝四经
- 清官贪官传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贞观政要
- 金刚经
- 佛说四十二章经
- 水经注
- 农桑辑要
- 文昌孝经
- 六祖坛经
- 地藏经
- 徐霞客游记
- 弟子规
- 增广贤文
- 幼学琼林
- 冰鉴
- 容斋随笔
- 智囊
- 围炉夜话
- 商君书
- 魏书
- 周书
- 三字经
- 子夏易传
- 笠翁对韵
- 公羊传
- 尔雅
- 三国志
- 后汉书
- 明史
- 晋书
- 宋史
- 新唐书
- 旧唐书
- 隋书
- 元史
- 宋书
- 北齐书
- 新五代史
- 陈书
- 金史
- 南齐书
- 梁书
- 旧五代史
- 辽史
- 北史
- 南史
- 续资治通鉴
- 明季北略
- 浮生六记
- 高士传
- 大唐西域记
- 传习录
- 小窗幽记
- 国语
- 说苑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茶经
- 百家姓
- 智囊(选录)
- 罗织经
- 朱子家训
- 陶庵梦忆
- 红楼梦
- 三国演义
- 聊斋志异
- 西游记
- 水浒传
- 儒林外史
- 封神演义
- 太平广记
- 警世通言
- 镜花缘
- 醒世恒言
- 剪灯新话
- 隋唐演义
- 初刻拍案惊奇
- 老残游记
- 博物志
- 孽海花
- 三侠五义
- 穆天子传
- 二刻拍案惊奇
- 喻世明言
- 说唐全传
- 老残游记续集
- 三刻拍案惊奇
- 四十二章经
- 心经
- 法华经
- 华严经
- 楞伽经
- 无量寿经
- 圆觉经
- 易传
- 抱朴子
- 阴符经
- 黄庭经
- 文子
- 太玄经
- 悟真篇
- 声律启蒙
- 随园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