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初一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 初一语文期末考试答案优质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初一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 初一语文期末考试答案篇一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5分)
普照寰宇( ) 潺潺( ) 嫌恶( ) 祈祷( )( ) 爵士( ) 阴霾( )
酝酿( )( ) 皎洁( ) 枯涸( ) 绮丽( ) 颠簸( ) 发髻( )
恬静( ) 峰峦( ) 卷帙( ) 屏息( ) 滑稽( ) 良莠不齐( )
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加以改正(5分)
惊皇( ) 栾生( ) 迁徒( ) 心不在眼( ) 苍萃( )
辍泣( ) 折散( ) 个得其所( ) 急据奔流( ) 嘻戏( )
3、古诗词积累,将下面诗文上下据补充完整。(6分)
① ,还来就菊花。
②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
③正入万山圈子里, 。
④ ,为有源头活水来。
⑤几处早莺争暖树, 。
4、下面四项中不是比喻的是( )(1分)
a、他长得像爸爸。 b、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
c、天上的云有的像羽毛。d、那一轮满月就像光辉四射的银盘似的。
5、名著考察。(3分)
《狐狸和狗》的故事出自《 》 ,请想一想,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6、请按要求回到问题(6分)
人生在世,需要许多感恩:感恩父母,把世界给了我们;感恩老师,把知识给了我们;感恩自然,把鸟语花香给了我们……在品享这些的同时,我们需要表达,更需要回报。
①设想一下,你打算在寒假如何回报养育你的父母。
②请用一句话表达你对老师的感恩之情。
③仿照示例,写一条从自然景物中得到的哲理。
竹子--及凌云处也要虚心。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0题。(6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1)与友期行( ) (2)去后乃至( )
(3)相委而去( ) (4)下车引之( )
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9.通过本文可知元方是怎能样的一个孩子?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请谈谈你对元方这一行为的看法。(2分)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0-12题。(6分)
阮裕禄在剡(地名),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阮后闻之,叹曰: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遂焚之。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借者无不皆给( ) ②意欲借而不敢言( ) ③阮后闻之( ) ④遂焚之( )
11、根据文段意思,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
12、你同意阮光禄的做法吗?请说明理由。(2分)
(一)阅读《风筝》中的语段,完成13-17题。(14分)
①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尔看到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
②但心又不竟坠下去而至于断绝,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
③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们嚷着,跑着,笑着--然而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
④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过的方法的: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呵。”那么,我的心一定就轻松了,这确是一个可行的方法。有一回,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而我的心很沉重。我们渐渐谈起儿时的旧事来,我便叙述到这一节,自说少年时代的糊涂。“我可是毫不怪你呵。”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罢。
⑤“有过这样的事么?”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记不得了。
⑥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⑦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⑧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13、语段①中加点的“不幸”应怎样理解?(2分)
14、语段①中“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应具体指前文的哪些事?蕴含着什么深意?(3分)
15、作者产生忏悔之意的原因是:(2分)
16、语段②中“心又不竟坠下去而至于断绝”为什么?(2分)
17、你觉得小弟弟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想对他说几句话吗?(2分)
18、语段⑤中“无可把握的悲哀”应怎样理解?(3分)
(二)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8-22题。(14分)
老海棠树
(1)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好象她们从来就在一起。
(2)老海棠树有两条粗壮的枝桠,弯曲如一把躺椅,小时候我常爬上去,一天一天地就在那儿玩。奶奶在树下喊:“下来,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呆在上头不下来了?”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书,用弹弓向四处射击,甚至在那儿写作业。“饭也在上头吃吗?”对,在上头吃。奶奶把盛好的.饭菜举过头顶,我两腿攀紧树桠,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觉呢,也在上头睡?”没错。四周是花香,是蜂鸣,春风拂面,是沾衣不染海棠的花雨。奶奶站在地上,站在屋前,老海棠树下,望着我……
(3)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我记得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叨唠:“就不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东一句西一句地唱歌。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我爸我妈根本就不想让您糊那破玩艺儿,是您自己非要这么累!”奶奶于是不再吭声,直了直腰,又凝神糊她的纸袋。
(4) 或者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荫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了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埋头于床单或被罩,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你就不能劳驾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菜,胡乱一洗了事。奶奶生气了:“你们上班上学,就是这么胡弄?”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这回是我不再吭声。
(5) 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果实累累,落叶纷纷。那时我大些了,在外工作,从陕北回来看她,奶奶已经腰弯背驼。早晨,天还昏暗,奶奶就起来去扫院子,“唰啦唰啦”的声音把我惊醒,赶紧跑出去:“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三分钟。”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你刚回来,去歇息着吧。”
(6)冬天,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磨擦着窗棂。奶奶常常在灯下学习 。她曾经读一本《扫盲识字课本》,再后是一字一句地念报纸上的头版新闻。那一回,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这一段,你给我说说,到底什么意思?”我看也不看地就回答:“不知道。再说,您学那玩艺儿有用吗?”奶奶立刻不语,惟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半天目光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奶奶。”“奶奶!”“奶奶--”我记得她终于抬起头时,眼里竟无对我的责备。
(7) ……
(8) 如今,奶奶已离我而去。而在我的梦里,我的祈祷中,老海棠树也便随之飘然而去,跟随着奶奶,陪伴着她,围拢着她;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荫里,望着我,或不时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
18、从第④段中找出与第⑤段画线句“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相照应的句子:(2分)
19、②段写“我”在老海棠树上的活动,在文中的作用是 (3分)
20、品读第⑥段画线部分“‘奶奶。’‘奶奶!’‘奶奶--’”,从语气角度分析“我”心理变化的过程。(3分)
21、从全文看,以“老海棠树”为标题的好处是____(3分)
22、选择文中最触动你的一个场景,写一段80字左右的感想。(3分)
一、积累与运用:1、-----5题 略 6、注重文采,发扬个性。
二、文言文阅读:7、略 8、译句子:“您与我父亲约定在中午时份见面,中午了您却没有到,这就是没有信用;对着小孩子的面骂他的父亲,这便是没有礼貌。”
9、陈元方是一个诚实守信,待人有礼貌,能言善辩的小孩。
10、略 11、译句子:我虽然有车,但使人不敢来借,要车又有什么用呢?
12、做人不能因吝惜自己的钱财而不肯去帮助他人。(意思对即可)
三、现代文阅读:(一)略
答案:(二)
18、就不能劳驾去洗洗菜?
19、内容上,表现“我”在老海棠树亡的快乐,借以反映奶奶对“我”的关心;结构上,为下文进‘步写“我”和奶奶的亲情作铺垫:
20、第一声陈述的语气写出“我”有-点不安,知道伤了奶奶的心;第二声感叹的语气写出“我”急于想得到奶奶的原谅;第三声无奈的语气写出“我”的哀求,
21、以老海棠树为线索,贯穿全文;含蓄、形象地表现了奶奶和“我”之间浓浓的祖孙情。
22、观点明确,围绕中心 ,语言流畅。
初一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 初一语文期末考试答案篇二
1、下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栖(xī)息 嫌恶(wù) 头晕目眩(xuàn)
b、厄(è)运 滑稽(jī) 忍俊不禁(jìn)
c、湛(zhàn)蓝 静谧(bì) 更胜一筹(chóu)
d、伫(zhù)立 御聘(pìn) 苦心孤诣(yì)
2.下列书写有错别字的—项是( ) (2分)
a、海枯石烂 千姿百态 惊慌失措 历历在目
b、黯然缥缈 苦心孤诣 恍然大悟 水波粼粼
c、骇人听闻 诲人不倦 随声附和 莽莽榛榛
d、踉踉跄跄 塞翁失马 爱慕虑荣 更胜一畴
3、下面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里程碑: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
b、遥遥在望:指远处的东西在视线以内,可以望见。
c、预兆:事前显露出来的迹象。
d、造物主:人们都认为上帝创造万物,因此称上帝为“造物主”。
4、找出下列句子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2分)
a、对于老师提出的几条建议,大家都随声附和。
b、他们兄妹的感情好的不得了,简直是形影不离。
c、妈妈对生病的奶奶照顾得很周到,简直是爱护备至
d、他平时刻苦努力,这次取得好成绩是自以为是的事
5、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每个大学生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出色的艺术家。
b、语言通顺是衡量一篇作文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
c、人们越是精确的把握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就能认清物质的本质,从而达到认识大自然,使之为人类服务。
d、为了避免再犯错误,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
6、下列说法错误的— 项是( )(2分)
a、寓言,文学体裁中的一种,是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育意义的故事。它的结构大多简短,具有故事情节。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动物,也可以是无生物。
b、《郭沫若诗两首》为我们描画了令人神往的天上仙境,表达了作者面对现实的黑暗,希望到天上寻找美好社会的愿望。
c、《女娲造人》只是一个神话故事,是人们没有掌握科学知识前对人是怎样产生的的一种解释。
d、《盲孩子和他的影子》一文,字里行间流淌着爱的清泉,使我们深受感动。
7、下列语句与原文不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2分)
a、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b、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秋天游戏在鱼船上。
c、有一言,可以终身行者乎?
d、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8、选出语言得体的一项( )(2分)
a、新时期的学生要学会关怀父母,这是一种美德。
b、 你下班回家,顺便采购两条鱼回来。
c、你的心意我领了,礼轻情义重嘛,这礼物我就笑纳了。
d、今天是母校成立一百周年的纪念日,有关部门的领导莅临我校,表示祝贺。
9、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哎呀。真是太美了!”张老师说:“我非常满意!”
b、 在中国传统教育典籍里,大家一致认为最重要的是《四书五经》。
c、怎么可能这样?你说的?没搞错吧?有没有再调查?
d、贵州的黄果树、龙宫、重庆的武隆、四川的乐山均是旅游胜地
10、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上下文衔接较好的一项是( )(2分)
① 远处看,山顶上明显地有座宝塔。可是,走近一看才发现,宝塔并不在山顶上。
② 远处看,宝塔明显地坐落在山顶上。可是,走近一看才发现,宝塔并不在山顶上。
③ 他们在工厂里 向工人学习排版、印刷、装订等技术活。他们过去不但没有干过这些活,连见也没见过。
④ 他们在工厂里向工人学习排版、印刷、装订等技术活。这些活他们过去不但没有干过,连见也没见过。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是( )。(2分)
a、与友期行( 约定 ) b、去后乃至(离开 )
c、相委而去( 丢下 ) d、下车引之( 引见 )
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分)
a、《世说新语》的作者是刘义庆,南宋彭 城人。
b、《咏雪》中小女孩的回答令人叫绝,后用“咏絮”比喻女子才华过人。
c、蒲松龄,字留仙,清代文学家。
d、蒲松龄在《山市》里面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奇异的图画。
1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是( )(2分)
a、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
b、数至八层,裁如星点。
c、尊君在不?
d、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14、对课文理解有误的是( )(2分)
a、《陈太丘与友期》这则故事突出强调了“信”是立世之本。
b、《陈太丘与友期》一文通过人物的鲜活对话来展示人物正直不阿的品质。
c、《世说新语》在众多志人小说中以语言精练,词意隽永著称,对后世笔记体作品影响深远。
d、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韩非著有《韩非子》一书,常用寓言故事阐明道理。
1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分)
a、《伊索寓言》是一部寓言故事集,善讲动物故事。
b、《皇帝的新装》是希腊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写的,他的作品还有《卖火柴的小女孩》等。
c、《天山的街市》寄予了诗人郭沫若美好的社会理想。
d、流沙河在《理想》中使用了大量的判断句,多角度的揭示了理想的内涵。
天上的云, 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它们有的像 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被,严严实实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云就像是天 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16.本文的中心句是( )(2分)
a、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b、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
c、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d、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17.本段运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请选出正确的一项( )(2分)
a 、比喻、排比、拟人、对比 b、夸张、比喻、引用、对比
c、比喻、排比、引用、夸张 d、排比、拟人、借代、引用
18、这一段文字能概括全文中心的句子是( )(2分)
a、天上的云千姿百态,变化无常。
b、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
c、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d、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19、这段文字结构上的特点是( )(2分)
a、总——分b、分——总c、总——分——总
20、对课文最后一段指出:“天气变化异常复杂,看云识天气有一定的限度。”对这句话意思的理解,你同意哪一种?()(2分)
a、这句话是在否定“看云识天气”的作用。
b、这句话是说明“看云识天气”的范围有限。
c、这句话是指明“看云识天气”的作用有限。
d、这句话是阐明“看云识天气”并不科学。
(1)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________(①嫌恶 ②憎恶 ③憎恨)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________(①可怜 ②可恶 ③可鄙)的。
(2)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见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 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________(①蜷缩 ②瑟缩 ③萧瑟)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胡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 )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 )在地下,( )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3)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
(4)但心又不竟堕下去而至于断绝,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
(5)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们嚷着,跑着,笑着。然而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
(6)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过的方法的:去讨他的宽恕 ,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啊。”那么,我的心一定就轻松了,这确是一个可行的方法。有一回,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而我的心很沉重。我们渐渐谈起儿时的旧事来,我便叙述到这一节,自说少年时代的胡涂。“我可是毫不怪你啊。”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吧。
(7)“有过这样的事吗?”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
(8)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9)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10)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________(①哀痛 ②悲伤 ③悲哀) 。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21、文中横线上应填写的词语的应是( )(2分)
(1)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________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①嫌恶 ②憎恶 ③憎恨)
(2)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________着。(①蜷缩 ②瑟缩 ③萧瑟)
(3)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________的。(①可怜 ②可恶 ③可鄙)
(4)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________。(①哀痛 ②悲伤 ③悲哀)
a、② ① ③ ③ b、① ③ ② ②
c、① ② ③ ③ d、① ② ③ ②
22、文中括号里应填的动词应是( )(2分)
①拉 ②抓 ③掷 ④扔 ⑤踩 ⑥踏
a、② ③ ⑥ b、① ④ ⑤
c、② ④ ⑥ d、① ③ ⑤
23、联系上下文,下列各项对加点词分析不正确的是( )(2分)
a、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
分析:“精神的.虐杀”具体是指“我”扼杀儿童喜欢游戏的天性,将小兄弟做的风筝折断踏扁。
b、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
分析:“铅块”这一比喻写出了“我”极度后悔、内疚、自责,心情感到万分沉重。
c、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
分析:后悔自己不该看那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使自己心情一下子沉重起来,受到“惩罚”,对旧“我”来说,良心遭受了谴责,可谓“不幸”。
d、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
分析:“生”一指脸上 条纹的形状像“生”的字型,二指生活的艰辛体现在了他的脸上。
24、不能直接表现出小兄弟确实受到了“精神的虐杀”的一项是( )(2分)
a、很惊惶地站了起来b、失了色瑟缩着
c、绝望地站在小屋里d、苦心孤诣地来偷做
25、找出下列对《风筝》一文分析不当的一项( )(2分)
a、鲁迅严于解剖自己,严于自省,知错必改,郑重其事,这种精神非常可贵
b、作者对故乡二月风筝季节佳境的诗一般的描绘和着意渲染,既是作者追求美的一种表现,又是小兄弟追求美的一种反映。
c、《风筝》就是一篇用充满深情的笔调,形象地再现了鲁迅严于自责和反省的品格与情怀的散文。
d、《风筝 》主要运用描写和抒情的表达方式,主题明确,思想深 刻,情词真切,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将第ⅰ卷选择题的答案填写在下面的表格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子曰:“ ,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2分)
(2)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五湾《次北固山下》)(2分)
(3)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2分)
(4)抒发思乡之情是我国古代诗词曲中的一个经久不衰的主题,其中有许多名句,请你任意写出两句:“ , 。” (2分)
(5)《观书有感》中阐明哲理的句子 ,
《人类与技术环境》回答27-30题(10分)
近几十年来,人类发明了维生素、杀虫剂、电视、雷达、原子反应堆、电子计算机……这一切构成了今天高度发达的技术环境,也称为“第二自然界”,使地球上的物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大约每隔15年其数量增加一倍。在当今世界,人类正面临着自己建造的技术环境的严峻挑战。
跟技术环境的①速度相比,生物机体的②速度极其缓慢。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都认为,原始人和现代人在大脑构造上相差无几。几千年来人对语言的反应速度并无差异,基本上是平均每秒钟接受2.5个单词。然而,从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每秒运算5000次③到当前的每秒钟几十亿次的大型电子计算机,还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
人的大脑能否不断适应飞速发展的技术环境呢?有的人甚至认为将来人工智能也许会完全取代自然智能。难道果真如此吗?科学界的有识之士,对于第一点的回答是肯定的,而对于第二点则持否定态度。
大脑是人类自然智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人的大脑里的神经元有140多亿个,构成了地球上最完善和效率最高的自然信息系统,这是自然界美妙绝伦的创造,是人类发明的任何先进的信息技术工具或人工智能所无法超越的。
总之,尽管人类创造的技术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向它的主人提出严峻的挑战,但是,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人类永远是技术环境的主人。
27、文中①②③三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变革 发展 演变 b、 变革 演变 发展
c、 发展 变革 演变 d、 演变 变革 发展
28、本文通过和人脑的比较,具体说明了人工智能的 发展速度比自然智能快。(2分)
29、从第三段内容看,科学界的有识之士肯定的是
否定的是。(3分)
30、下面能体现本文主旨的一项是()(3分)
a、在当今世界上,人类正面临着自己建造的技术环境的严峻挑战。
b、大脑是人类自然智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c、人工智能正处在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
d、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人类永远是技术环境的主人。
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美丽,不同的视角可以看出不同的美丽。有人说小草也美丽,落叶也美丽,残月也美丽;也有人说平凡也美丽,朴素也美丽,简单也美丽;还有人说挫折也美丽,失败也美丽,苦难也美丽……请以“ 也美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在横线上填上一个词语,使 标题完整;(2)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
一、选择
1、.d 2、d 3、d 4、b 5、d 6、b 7、c 8、d 9、c 10、d
11、d 12、a 13、d 14、d 15、b 16、d 17、a 18、c 19、c 20、c
21、c 22、a 23、c 24、d 25、应该选d项,因为《风筝》一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记叙和描写。在散文中,记叙和描写是两种最基本的表达方式,而抒情和议论则起到了升华主题、画龙点睛的作用
26(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4)、如: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5)、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二、阅读
27、b 28、电子计算机29、人的大脑能不断适应飞速发展的技术环境;将来人工智能也许会完全取代自然智能。30、d
三、写作 略
上一篇: 甜到炸的爱情短句实用 下一篇: 2023年微信浪漫爱情网名 微信爱情短句通用
分类导航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精选
- 元曲精选
- 古诗十九首
- 小学古诗
- 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
-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
- 写景的古诗
- 咏物诗
- 描写春天的古诗
- 描写夏天的古诗
- 描写秋天的古诗
- 描写冬天的古诗
- 描写雨的古诗
- 描写雪的古诗
- 描写风的古诗
- 描写花的古诗
- 描写梅花的古诗
- 描写荷花的古诗
- 描写柳树的古诗
- 描写月亮的古诗
- 描写山的古诗
- 描写水的古诗
- 描写长江的古诗
- 描写黄河的古诗
- 描写儿童的古诗
- 山水诗
- 田园诗
- 边塞诗
- 含有地名的古诗
- 节日古诗
- 春节古诗
- 元宵节古诗
- 清明节古诗
- 端午节古诗
- 七夕古诗
- 中秋节古诗
- 重阳节古诗
- 古代抒情诗
- 伤怀的古诗
- 咏史怀古诗
- 爱国古诗
- 送别诗
- 离别诗
- 思乡诗
- 思念的诗
- 爱情古诗
- 励志古诗
- 哲理诗
- 闺怨诗
- 赞美老师的古诗
- 赞美母亲的古诗
- 关于友情的古诗
- 关于战争的古诗
- 忧国忧民的古诗
- 婉约诗词
- 豪放诗词
- 人生必背古诗
- 论语
- 诗经
- 孙子兵法
- 三十六计
- 史记
- 周易
- 山海经
- 资治通鉴
- 黄帝内经
- 了凡四训
- 梦溪笔谈
- 千字文
- 世说新语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庄子
- 鬼谷子
- 老子
- 孟子
- 墨子
- 荀子
- 韩非子
- 列子
- 淮南子
- 管子
- 尉缭子
- 吴子
- 伤寒论
- 天工开物
- 素书
- 汉书
- 文心雕龙
- 吕氏春秋
- 孝经
- 孔子家语
- 颜氏家训
- 孙膑兵法
- 搜神记
- 笑林广记
- 楚辞
- 乐府诗集
- 论衡
- 百战奇略
- 战国策
- 三国志注
- 将苑
- 六韬三略
- 反经
- 公孙龙子
- 司马法
- 逸周书
- 黄帝四经
- 清官贪官传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贞观政要
- 金刚经
- 佛说四十二章经
- 水经注
- 农桑辑要
- 文昌孝经
- 六祖坛经
- 地藏经
- 徐霞客游记
- 弟子规
- 增广贤文
- 幼学琼林
- 冰鉴
- 容斋随笔
- 智囊
- 围炉夜话
- 商君书
- 魏书
- 周书
- 三字经
- 子夏易传
- 笠翁对韵
- 公羊传
- 尔雅
- 三国志
- 后汉书
- 明史
- 晋书
- 宋史
- 新唐书
- 旧唐书
- 隋书
- 元史
- 宋书
- 北齐书
- 新五代史
- 陈书
- 金史
- 南齐书
- 梁书
- 旧五代史
- 辽史
- 北史
- 南史
- 续资治通鉴
- 明季北略
- 浮生六记
- 高士传
- 大唐西域记
- 传习录
- 小窗幽记
- 国语
- 说苑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茶经
- 百家姓
- 智囊(选录)
- 罗织经
- 朱子家训
- 陶庵梦忆
- 红楼梦
- 三国演义
- 聊斋志异
- 西游记
- 水浒传
- 儒林外史
- 封神演义
- 太平广记
- 警世通言
- 镜花缘
- 醒世恒言
- 剪灯新话
- 隋唐演义
- 初刻拍案惊奇
- 老残游记
- 博物志
- 孽海花
- 三侠五义
- 穆天子传
- 二刻拍案惊奇
- 喻世明言
- 说唐全传
- 老残游记续集
- 三刻拍案惊奇
- 四十二章经
- 心经
- 法华经
- 华严经
- 楞伽经
- 无量寿经
- 圆觉经
- 易传
- 抱朴子
- 阴符经
- 黄庭经
- 文子
- 太玄经
- 悟真篇
- 声律启蒙
- 随园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