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logo
当前位置:查字典 >> 范文 >> 2023年我国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现状 中国卫星行业前景(5篇)

2023年我国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现状 中国卫星行业前景(5篇)

我国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现状 中国卫星行业前景篇三

2007年: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山东东营便是滔滔黄河水奔腾汇入大海的地方„„

如今,这里的石油钻机制造、石油特种车辆改装和石油船舶修造等装备产业磅礴而出、并驾齐驱,一个崭新的石油装备制造业基地在黄河三角洲悄然崛起,渤海湾沿海经济带上又冉冉升起一颗璀璨明珠。

6月13日,中国(东营)石油机械装备制造业发展论坛在东营召开。东营市委常委、副市长曹连杰在谈到当地石油机械制造业的新气象时,高兴地说:“要紧紧围绕石油产业链,不断拓展延伸,把石油装备业做大做强,力争到‘十一五’末,销售收入达到300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90亿元,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装备制造企业集团和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发中心,把东营打造成中国乃至世界知名的石油装备制造业基地和石油机械零配件集散地。”这一宏伟目标,正在建设者踏实有力的脚步声中渐行渐近„„

迎来春天

此前,在制定“十一五”规划时,东营市领导曾冷静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形势:我国正处于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的上升阶段,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石油消费将持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能源尤其是油气资源的供需矛盾将日趋突出。实施全球化能源战略,提高油气产量,满足市场需求,必然会拉动国内石油机械需求的增长。而国际油价持续走高,投资者纷纷将资金投向石油勘探开发,形成了新一轮的石油投资高峰,由此造就了国际石油装备的需求剧增。

良好的国内外市场环境,为石油装备制造业创造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而石油机械装备制造业又是东营八大支柱产业之一,也是当地政府重点发展的产业。为此,他们果断提出,全力发展石油装备制造业,将其作为“十一五”重点培育和着力发展的全局主营板块之一,力争把东营建成中国最大的石油装备制造业基地,实现石油装备制造业的跨越式发展。

由此看来,东营市石油机械产业的春天到了。

优势独特

据介绍,该地区的石油机械装备制造业是伴随着胜利油田的发展而成长壮大起来的。自上个世纪60年代起,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少到多的发展历程。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石油市场的升温,中国成了世界的石油机械加工厂,东营市的石油机械制造企业也抓住了机遇,突飞猛进地发展。

目前,东营市已有石油装备制造企业150多家,主要集中在经济开发区、胜利工业园等工业园区,集群效应已初步显现。根据对当地规模以上的45家石油装备制造企业的统计,去年完成主营业务收入 10..6亿元、利税12.5亿元、利润8亿元,占全国石油机械装备制造行业总产值的31.3%,产品销售收入的29.7%,利润总额的21.7%。其中,年销售收入超过3000万元的27家,超过1亿元的企业已有16家,3亿元以上的企业7家,形成了以胜利高原、胜利总机厂、胜利泵业等为首的龙头企业。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东营市发展石油装备制造业优势明显。据了解,胜利高原公司是国内最大的石油机械制造企业,已建设了三大工业园,具备同时配套6套大型钻机的测试场地和年产40台钻机的生产能力,拥有世界上第二条连续抽油杆生产线。去年该公司实现销售收入50.2亿元。以“专而精” 为特点的孚瑞特石油装备有限公司,专业从事管具、石油机械、油田用特种车辆改装生产,拥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国内首条n80钢级套管生产线。作为东营市第一个 “中国名牌”产品的胜动集团,专门生产燃气发电机组,正在实施向东营开发区整体搬迁战略。以国外市场带动国内市场的山东科瑞石油装备有限公司仅投产一年,已具备年产50台钻机的生产能力。而即将改制的胜利油田总机械厂,以其精良的装备、先进的技术、雄厚的人才基础积聚了强大的发展后劲,改制以后必将成为该地区石油装备制造领域的又一领军企业。

“依托胜利油田,有产业传统;依托中国石油大学,有技术支撑;依托黄河三角洲,有临港优势(大型设备往往通过海运运输)———总体来说,东营适合做大做强石油装备制造业。”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赵志明这样评价。

任重道远

赵志明指出,打造石油装备制造业基地不能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应该着重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加大研发力度,缩短在技术上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我国的石油机械装备在某些领域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像api标准的石油套管、抽油机等产品,既便宜又好用。但在复杂技术领域,大型重大石油装备方面,我们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如,物探、测井设备被美国、法国等垄断;钻杆、高压采油气井口及采油树的主要技术持有者和产能、质量被美国企业所控制;巴西是深水海洋石油开发大型装备的生产国;我国在沙漠、海上、含硫天然气等特殊油田的开发上,许多关键设备还依赖进口。就东营市而言,产品技术含量不高,自有知识产权少,数字化、集成化低,国际竞争力不强的特点也比较明显。因此,建议企业发挥胜利油田、中国石油大学的技术优势,加大科研力量,跟踪国内外先进技术,尽早缩短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

第二,调整产品结构,培育一批优势品牌产品。从东营市石油装备制造企业生产的产品情况来看,基本以陆上原油开发设备为主,勘探设备、天然气设备、海上开发设备不多;高端产品少,低端产品多,在国际国内知名品牌、能够与国际大公司抗衡的产品就更少了。因此,要想打造石油机械制造业基地,必须有一批在国际市场上叫得响的产品才行。因此,要实现产业升级,解决“大而不强”的问题,一方面调整产品结构,根据企业特点合理布局;另一方面企业自身必须有培育名牌的意识,有利于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影响力。

第三,政策要到位,培育、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石油装备企业集团。

为了进一步加快重大装备国产化的步伐,2006年2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到2010年,发展一批有较强竞争能力的大型装备制造企业集团,增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重大技术装备的制造能力,基本满足能源、交通、原材料等领域及国防建设的需要。同时,文件还提出了支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这是所有机械制造企业实现振兴的良好机遇。为此,东营市要大力发展石油装备制造产业,必须在落实政策,重点培育骨干企业上做文章。

第四,要重视品牌宣传与塑造。

东营市的石油装备制造业目前在国内外的品牌知名度还不高,名气还不够大。要建成国内最大、国际一流的石油装备制造基地,必须有像美国休斯敦、阿联酋迪拜那样的石油装备产业的知名度。这一方面要靠企业实实在在地开拓市场,赢得用户;另一方面也要靠宣传和推广,需要政府、胜利油田分公司和胜利油田管理局、院校、制造企业等共同努力,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第五,要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以及高端人才的引进。

要实现如此巨大的事业目标,没有一大批高技术人才是不行的。那么,如何用好的政策引进并留住人才,是值得当地政府和企业深思的一个问题。

我国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现状 中国卫星行业前景篇四

(复制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后果自负!)

“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巨大成就,产业结构升级加快,人民生活不断改善,2010年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总体上说,“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条件和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不会发生根本改变。

2010年10月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其中明确提出“做大做强航空产业,积极推进空间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卫星及其应用产业发展”。

工信部、科技部、财政部等多个部门参与了该规划的制订。为鼓励中国卫星导航产业的发展,主管部门计划加大扶持力度。以融资为例,一方面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引导和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境内外上市。另一方面科技部、财政部将会提供重大专项资金、支持资金支持相关企业。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在2010-2020年间,随着我国卫星发射提速,卫星产业链将整体获益,其中卫星制造和发射行业受益最为直接。此外,卫星制造关键部件的厂商也将分享我国卫星发射量的增长,卫星导航芯片和模块、卫星导航模拟器、时间同步系统的需求也将迎来新一轮增长。

受益于良好的外部环境,卫星产业将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有望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等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在资源、技术、企业、配套设施等方面具备优势的地区应抢抓机遇,积极培育市场,出台优惠政策招商引资,成为卫星应用市场的主力军,使卫星应用产业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又一重要力量。

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卫星应用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依托庞大的调研体系,结合科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卫星应用行业的发展环境、现状、区域市场、优势企业、产业园区、发展趋势、政策法规、发展规划等方面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帮助客户全面把握卫星产业的总体发展状况。此报告是您跟踪卫星产业最新发展动态、编写产业规划、编制产业政策、制定招商策略的重要参考工具。

资料来源: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卫星应用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百度报告名称可看报告详细内容。

我国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现状 中国卫星行业前景篇五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中国卫星制造产业发展情况分析

一、卫星制造业

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建议报告》中表示,2014年中国在轨卫星数目为139颗,超过俄罗斯的134颗迈上全球在轨卫星第二大户,但少于美国的400多颗。根据中国的航天发展目标,到2020年将会有超过200颗在轨航天器,而俄罗斯计划到2025年将在轨卫星群提高到181颗。未来的十年将是卫星制造和发射的黄金十年,势必拉动整个卫星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卫星发射业

运载火箭是由多级火箭组成的航天运载工具,按照火箭所用的推进剂来分,可分为固体火箭,液体火箭和固液混合型火箭三种类型。运载火箭是一国航天能力的重要标志。运载火箭的技术指标包括运载能力、入轨精度、火箭对不同质量有效载荷的适应能力及可靠性。火箭发射轨道包括低轨道(185km高,需要7.8千米/秒的特征速度),太阳同步轨道(1000km高,需要8.3千米/秒特征速度),地球同步卫星轨道(42000km高,需要10.25千米/秒特征速度)。

长征火箭在国际发射市场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

2015年7月25日,长征三号乙型运载火箭成功将2颗北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也是长征系列火箭的206次发射,取得了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2015年中国计划完成20次宇航发射,将有40颗航天器送入太空,发射次数和航天器数目都创下新高,并且“分导式”多弹头发射卫星技术日益成熟,一箭多星的发射模式可以有效降低单星发射成本。

我国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下属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发,三大发射场的火箭发射架由太原重工提供,另外由航天电子提供火箭的控制系统、逃逸系统和遥测系统等配套设备,航天晨光提供运载火箭加注系统和火箭燃料加注车、火箭燃料储罐、航天金属软管,航天动力提供火箭动力系统配套设备。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 经营更稳健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图表 2007-2015年中国火箭发射次数及投送航天器数量

数据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三、地面设备制造业

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建议报告》中表示,地面设备制造业作为整个卫星产业链的第二大产值所在,呈现了稳中有升的良好态势。在我国地面设备制造业中,北斗产业的快速发展将带来重要增量。随着国家“一路一带”战略的逐步实施,我国在巴基斯坦,泰国,缅甸和俄罗斯等国的地面增强站的规划和建成,势必推动北斗产业进一步走出去,提高北斗在整个卫星导航领域的占有率。地面设备制造业主要包括网络设备(地面站等)及大众消费设备。

北斗地基增强系统是由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为总体研制单位,根据《国家卫星导航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的要求,到2015年底前将建成框架网和部分区域加密网基准站网络,提供米级精度的定位服务;到2018年底前将建成全国范围区域加密网基准站网络,提供分米、厘米和后处理毫米级的高精度位臵服务。到2015年7月3日已完成了由31个框架网基准站和14个区域加密网基准站组成的基本系统,预计全国150个框架网基准站的建设目标。

四、卫星服务业

卫星服务业包括大众消费通信服务、卫星固定通信服务、卫星移动通信服务、遥感服务和航天飞行管理服务。在我国政府的“户户通”工程的实施下,从2002年到2015年“户户通”的用户业已超过2248万,“村村通”的用户超过2025万,外加渔船上开通的“渔船通”用户,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卫星直播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 经营更稳健

第2页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平台。下一步在民航客机和高铁上或能实现观看卫星直播的功能,给卫星直播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方向。

卫星宽带业务也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2014年中国共有8亿人次乘坐高铁出行,民航业完成旅客运输量3.9亿次,高铁加民航总计接近12亿人次的乘客周转流水,蕴含着具有巨大的商业潜力。其中一项由中国北车研制的“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轨道交通乘客信息服务系统”已经通过专家评审,未来乘坐高铁观看卫星直播电视和享受卫星宽带上网也将由构想变成现实。

在航空航班方面,工信部亦批准东航、南航、国航、东航获批开展机上卫星宽带上网验证运行,接入速度达到理论50m/s,上网快速且稳定。高铁与民航的卫星宽带上网“星地信息高速公路”的成功开通,将不仅为卫星宽带业务提供新的盈利模式,而且也为极大的提升了乘客的出行体验,为高铁和民航进一步拥抱互联网提供了入口支持。

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建议报告》中表示,我国的卫星固定通信服务主要由航天科技集团下属的中国卫通公司负责运营,2014年合并收入取得同比3.97%的增长,并在2014年进入全球10大卫星固定通信业务运营商行列。中国卫通共有10颗卫星资源,提供卫星转发器的长期租用服务和临时租用服务,并为境内343套电视节目及230套广播节目提供卫星节目传输服务,同时公司也承揽了我国的陆地和海上通信业务。此外,中国电信集团卫星通信有限公司亦提供卫星移动通信服务。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 经营更稳健

第3页

上一篇: 2023年中国卫星年产量(五篇) 下一篇: 2023年中国真正的藏宝图 古代藏宝图(三篇)

分类导航

最新范文

最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