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寒冬送温暖活动新闻稿(精选四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寒冬送温暖活动新闻稿篇一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密切关注、关心困难群众冷暖。精心组织、广泛开展走访慰问和解民忧、送温暖、献爱心等活动,加强对困难群众的关爱关心,妥善解决困难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各级民政部门将做好困难群众温暖过冬作为重点工作来抓,积极指导县区按照“镇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人”要求,组织力量对困难群众进行拉网式排查,以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低保边缘人口、因疫情或其他原因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家庭等为重点,采取电话、微信、视频、入户等多种方式,全面掌握疫情风险区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状况,摸清救助需求底数。通过层层落实责任、强化工作措施、及时处置问题,把温暖过冬关爱落地落实,全市累计摸排困难群众70160人(户),坚决做到不漏一户,不少一人。
聚焦重点关注对象过冬,开展“送温暖”行动。按照城乡低保对象家庭每人每个采暖期360元、120元,城市分散救助供养对象每户每个采暖期1860元,农村特困对象每人每个采暖季120元,城市低收入家庭每户每个采暖季700元的标准,累计为6.7372万人(户)困难群众发放取暖补贴资金1763.70万元。为城市低保、特困供养人员按照每人340元,农村低保、特困供养人员按照每人220元的标准增发一次性生活补贴共计1816.50万元,惠及6.7475万人。从7月份起连续4个月对保障范围内的28.67万人次城乡低保对象和特困救助供养对象,发放价格临时补贴累计719.42万元。指导县区提前安排足额发放2023年第一季度城乡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困难群众温暖过冬。
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对用电、用煤、用气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整改,确保安全过冬。积极筹措资金购买棉被、棉衣裤等御寒物资,为特困供养对象送套餐、送棉被、送衣物,着力打造困难群众温暖越冬工作“升级版”。全市累计购买发放棉被、衣物等物资8355件(套、双),折合资金428.07万元;煤炭4634吨,折合资金1078.65万元;煤炉294个,折合资金39.76万元;米、面、油等基本生活物资5432袋(桶),折合资金257.46万元,切实保障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寒冬送温暖活动新闻稿篇二
连日来,北京出现大风、强降温天气,夜间最低气温降至-9℃。12月1日晚,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巡查组“兵分两路”,赴东城、丰台开展“寒冬送温暖”夜间巡视,全力保障流浪乞讨人员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受本轮寒潮影响,北京气温骤降。当晚,工作人员先后来到长安街沿线地下通道、古观象台小花园、六里桥北地下通道、莲花池公园东门等点位巡视,未发现流浪乞讨人员。据了解,为应对本轮降温天气,全市民政救助系统备足防寒衣物、食品、开水和口罩等物资,联合公安、城管、卫健等部门,发挥网格救助体系作用,加大昼巡夜查力度,取得了良好效果。
据了解,入冬以来,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已组织开展4次集中性“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开展联合巡视巡查,加大街面巡查力度,对地下通道、公园绿地、建筑工地、废弃房屋、桥梁涵洞等流浪乞讨人员留宿聚集的95个重点点位增加巡视频次,发现流浪乞讨人员及时劝导护送其进站避寒取暖。对不愿进站接受救助的,宣传救助政策,发放必要的棉被、棉衣、食品和必要防疫物品,并留下联系方式,安排专人定时巡视,实现重要区域流浪乞讨及露宿问题“动态清零”,严防冻死冻伤等极端情况发生。
今年“寒冬送温暖”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全市共出动救助巡视车900余台次,巡查重点点位1000余个次,组织开展市区级集中救助行动80余次,救助劝导流浪乞讨和临时遇困人员700余人次,发放防疫及御寒等物资共计2200余份。在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帮助协调下,全市民政救助系统还加大与外省市沟通协调,帮助流浪乞讨人员快速返乡。入冬以来,民政救助部门已帮助百余名流浪乞讨人员快速返乡。
为动员社会力量为流浪乞讨人员提供帮助,民政救助部门还制作了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服务指南,广泛向求助人员、社会大众、餐饮门店发放,鼓励社会各界提供救助线索。同时,构建福利彩票销售点、超市发门店等临时救助场所,鼓励环卫工人、公交出租车司机、夜间安保人员等社会力量,呼吁广大市民发现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时,第一时间通知救助站为其提供及时救助服务。
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市各救助机构物资准备充足,可以保证站内受助人员吃得饱、穿得暖。为做好疫情防控,减少感染风险,救助机构将严格核查进站人员身份信息及行动轨迹,全部进行核酸检测并隔离观察,减少人员流动感染风险。
寒冬送温暖活动新闻稿篇三
献爱心,送暖意,暖寒冬。在春节来临之际,五里镇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寒冬送温暖”活动,让更多的困难家庭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温暖过冬,喜迎虎年新春。
平桥区总工会一行到五里镇九店居委会开展“冬送温暖”活动。区总工会一行为67位公益性岗位人员送来帽子、围巾、手套、耳暖、口罩、保温杯等防寒保暖爱心物品。活动中详细询问公益性岗位人员的家庭情况、经济来源和生活困难,肯定了他们为全镇人居环境整治作出的贡献,鼓励他们要更加积极乐观,坚定信心跟党走。
春节来临之际,五里镇召开退休老干部座谈会,喜迎新春佳节,共看九店新变化,共话九店美好未来。会上,表达了党委、政府对退休老干部的浓浓关爱之情,鼓励他们退休不忘发挥余热,为推动五里镇高质量发展献言献策。会后,党委书记、镇长冒着大雪带领班子成员、包村干部、村干部分片入户走访,为高龄老人、特困人员、困境儿童、三类户等弱势群体送去过冬物资和救助金,叮嘱大家做好疫情防控,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宣传春节安全常识,让党委、政府的温暖驱走冬日的寒冷,每位困难户都能过一个祥和、平安的新年。
镇团委积极组织人员采取上门慰问、集中慰问等方式对困境儿童进行慰问,及时将羽绒服、围巾、手套等过冬物资发放到学生手中,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20xx年共为五里镇“三类户”学生和困境青少年发放了47套爱心物资。
年末岁尾,在海尔集团务工的连丰村村民李民权,带着米、面、油等过冬物资回到连丰村,慰问村里5户困难户。大堰村、柿园村爱心人士也纷纷为本村的困难户送来了过冬物资。物品虽小情意大,村民李民权说:“平时也没有能力帮助家乡,村里给我们做了那么多实事、好事,我们也想回报一下社会,东西虽然不多,但是代表了我们的一片心意!”
新春佳节来临之际,五里镇辖区内的企业主动作为,积极行动,充分发挥企业新时代精神文明模范带头作用,带着对困难群众的一片情意,积极贡献爱心,组织人员带着过冬物资和慰问金入户走访关怀困难户,送去企业的温暖。
通过一系列的“寒冬送温暖”活动,树立了五里镇政府的良好形象,密切了干群关系。今后,五里镇将持续开展各类关爱活动,尽力为辖区内困难户排忧解难,将“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持续走深走实。
寒冬送温暖活动新闻稿篇四
为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生活,20xx年入冬后,宁县各部门、各乡镇积极行动,为群众送关爱、赠物资、办实事。一次次实地走访、一件件过冬物资、一项项志愿服务,暖人心、惠民生,让宁县干群的心靠得更近。
20xx年10月初,宁县遭遇持续性强降雨,造成部分群众的房屋倒塌、农田被淹,道路及电力设施毁坏。暴雨过后受灾群众如何安置?安置点群众的冬季生活保障情况怎么样?宁县新一届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高度重视。
“临时安置点的房子暖和不?受灾群众吃的够不够?最近还有哪些困难?”刚入冬,宁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第一时间深入困难群众家中,对受灾及困难群众的过冬情况进行走访了解。
为保障困难群众温暖过冬,宁县结合党史的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工作“十查十纠”行动,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会议,对困难群众过冬情况进行集中安排。县级主要领导靠前抓促,主要领导带队深入一线、深入基层、深入困难群众家中,随机入户走访,和群众面对面交流,实地了解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为他们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
20xx年12月初,宁县妇联在焦村镇半个城村举行了“情系困难群众巾帼志愿者在行动暨我为群众办实事”关爱服务活动。为半个城村的留守老人、妇女赠送洗衣液50桶、床单被套50套、爱心衣物50件,价值1万余元,并深入部分农户家中看望留守老人、妇女,面对面宣传党的各项普惠政策,现场开展环境卫生清洁志愿行动,将关爱和温暖送到困难群众身边。
共青团宁县委向中村镇寺上王村、秦店村、政平村困难群众提供棉被、棉衣、煤炭、电热毯、大米等物资,总价值约3万元。和盛镇针对农户过冬面临的实际困难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组织各帮扶单位和村组为76户困难群众送去了煤炭54吨、火炉43个、烟筒160米、棉衣75套、棉被80床。九岘乡组织乡村干部先后深入到五保户、低保户、受灾户、留守老人等困难弱势群体家中了解情况,为202户困难群众送去价值4万多元的过冬物资。
随着一件件爱心物资及时送到困难群众手中,这个冬天变得暖意浓浓。
日前,在早胜镇西头村驻村工作队队长卞鹏飞的带领下,村上的爱心志愿者走进76岁老人王克杰的家中,帮助老人打扫卫生、清洁厨房。“现在党的政策好,这些志愿者待我就像亲人一样,我很开心。”王克杰说。
入冬后,早胜镇积极与镇中心卫生院衔接,联合宁县第二人民医院,在樊村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健康义诊活动,邀请眼科、中医科、介入科、妇产科等7个科室的10名医护人员,为孤寡老人、残疾人、留守妇女等特殊困难群众上门开展义诊。
宁县科普志愿者通过积极动员,招募了152名“田秀才”“土专家”,通过开展“三下乡”“科普宣传周”“中国流动科技馆”巡展等活动,向农村群众讲授种养技术,开展科普服务。
宁县残联借助“两节”“爱耳日”等活动,先后慰问救助困难残疾人8人次、发放资金0.8万元,发放助听器67件。
志愿者进千家门、暖万家心,他们将温暖及时送到群众中间,如春风拂面,温暖人心。
上一篇: 新生入学欢迎词100字11篇(实用) 下一篇: 2023年学校卫生工作计划 学校卫生工作计划秋季十四篇(大全)
分类导航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精选
- 元曲精选
- 古诗十九首
- 小学古诗
- 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
-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
- 写景的古诗
- 咏物诗
- 描写春天的古诗
- 描写夏天的古诗
- 描写秋天的古诗
- 描写冬天的古诗
- 描写雨的古诗
- 描写雪的古诗
- 描写风的古诗
- 描写花的古诗
- 描写梅花的古诗
- 描写荷花的古诗
- 描写柳树的古诗
- 描写月亮的古诗
- 描写山的古诗
- 描写水的古诗
- 描写长江的古诗
- 描写黄河的古诗
- 描写儿童的古诗
- 山水诗
- 田园诗
- 边塞诗
- 含有地名的古诗
- 节日古诗
- 春节古诗
- 元宵节古诗
- 清明节古诗
- 端午节古诗
- 七夕古诗
- 中秋节古诗
- 重阳节古诗
- 古代抒情诗
- 伤怀的古诗
- 咏史怀古诗
- 爱国古诗
- 送别诗
- 离别诗
- 思乡诗
- 思念的诗
- 爱情古诗
- 励志古诗
- 哲理诗
- 闺怨诗
- 赞美老师的古诗
- 赞美母亲的古诗
- 关于友情的古诗
- 关于战争的古诗
- 忧国忧民的古诗
- 婉约诗词
- 豪放诗词
- 人生必背古诗
- 论语
- 诗经
- 孙子兵法
- 三十六计
- 史记
- 周易
- 山海经
- 资治通鉴
- 黄帝内经
- 了凡四训
- 梦溪笔谈
- 千字文
- 世说新语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庄子
- 鬼谷子
- 老子
- 孟子
- 墨子
- 荀子
- 韩非子
- 列子
- 淮南子
- 管子
- 尉缭子
- 吴子
- 伤寒论
- 天工开物
- 素书
- 汉书
- 文心雕龙
- 吕氏春秋
- 孝经
- 孔子家语
- 颜氏家训
- 孙膑兵法
- 搜神记
- 笑林广记
- 楚辞
- 乐府诗集
- 论衡
- 百战奇略
- 战国策
- 三国志注
- 将苑
- 六韬三略
- 反经
- 公孙龙子
- 司马法
- 逸周书
- 黄帝四经
- 清官贪官传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贞观政要
- 金刚经
- 佛说四十二章经
- 水经注
- 农桑辑要
- 文昌孝经
- 六祖坛经
- 地藏经
- 徐霞客游记
- 弟子规
- 增广贤文
- 幼学琼林
- 冰鉴
- 容斋随笔
- 智囊
- 围炉夜话
- 商君书
- 魏书
- 周书
- 三字经
- 子夏易传
- 笠翁对韵
- 公羊传
- 尔雅
- 三国志
- 后汉书
- 明史
- 晋书
- 宋史
- 新唐书
- 旧唐书
- 隋书
- 元史
- 宋书
- 北齐书
- 新五代史
- 陈书
- 金史
- 南齐书
- 梁书
- 旧五代史
- 辽史
- 北史
- 南史
- 续资治通鉴
- 明季北略
- 浮生六记
- 高士传
- 大唐西域记
- 传习录
- 小窗幽记
- 国语
- 说苑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茶经
- 百家姓
- 智囊(选录)
- 罗织经
- 朱子家训
- 陶庵梦忆
- 红楼梦
- 三国演义
- 聊斋志异
- 西游记
- 水浒传
- 儒林外史
- 封神演义
- 太平广记
- 警世通言
- 镜花缘
- 醒世恒言
- 剪灯新话
- 隋唐演义
- 初刻拍案惊奇
- 老残游记
- 博物志
- 孽海花
- 三侠五义
- 穆天子传
- 二刻拍案惊奇
- 喻世明言
- 说唐全传
- 老残游记续集
- 三刻拍案惊奇
- 四十二章经
- 心经
- 法华经
- 华严经
- 楞伽经
- 无量寿经
- 圆觉经
- 易传
- 抱朴子
- 阴符经
- 黄庭经
- 文子
- 太玄经
- 悟真篇
- 声律启蒙
- 随园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