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水灾后续救援和灾后恢复面临挑战
山西遭遇持续降雨,多地接连发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城市内涝严重。为了大家学习方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山西水灾后续救援和灾后恢复面临挑战内容,以供参考,一起来看看!
山西水灾后续救援和灾后恢复面临挑战
10月2日至7日,山西省出现大范围强降水,全省过程降水量在15.4毫米至285.2毫米之间。其中最大降水出现在临汾市大宁县,全省117个县(市、区)中有18个县(市、区)降水超过200毫米。其中,太原、阳泉、临汾、长治、吕梁、晋中大部分地区都创下了10月上旬累计降雨量纪录。
《中国慈善家》从山西省应急管理厅了解到,4日,山西省防指及时启动省级防汛Ⅳ级应急响应,根据汛情变化,及时提升至Ⅲ级,省应急、水利、自然资源、住建等部门派出多个工作组赴各地检查指导防汛工作。5日,晋中市、吕梁市、临汾市先后发生多起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
山西省接连启动了省级地质灾害Ⅲ级应急响应和省级自然灾害救助Ⅲ级应急响应。据统计,此次汛情全省各地共转移人员54947人,停产煤矿60座、非煤矿山372座、危化企业14家,停工在建工程1035个,关闭景区166个。
记者注意到,气象部门对山西这一轮强降水在国庆前就有预报。9月30日,山西省气象台发布预报,预计10月3日至7日,省内将出现持续的阴雨天气,累积降水量40毫米-120毫米,局部可达140毫米。最强降水出现在4日-5日,全省都将有小到中雨,部分地区大到暴雨。
10月2日夜间,暴雨如期而至。当日,山西气象公众号发布信息称,“我们可能遭遇10月份罕见强降雨”。
4日,吕梁、临汾、长治、晋城等多地发布暴雨蓝色预警,预计降水将持续至假期结束。5日,山西省乌马河清徐县、祁县段发生多处决堤,导致沿河附近的小武村等村庄被淹。6日,山西南同普线祁县至东观间昌源河大桥桥台被冲垮。9日7时40分左右,河津汾河区域因上游来水猛增,河津遇到1954年9月6日以来最大洪水,洪峰流量由796立方米/秒猛增到985立方米/秒。
公开报道显示,山西省蒲县荆坡村一带5日晚11时许发生山体滑坡,造成5人被埋压。经过连夜抢险救援,被困人员全部救出,其中,4人遇难,1人受伤。据了解,遇难者主要为交警值班人员。
图片
10月9日下午,在接到支援抢险救灾通知后,宝坻区蓝天救援队5名队员立即启程奔赴山西,开展抢险救援工作。图/宝坻区蓝天救援队
山西省吕梁市委宣传部6日透露,连日大面积强降雨在当地引发不同程度地质灾害。经初步统计,截至6日8时,吕梁市因灾死亡1人,倒塌房屋153间,冲毁道路33处,转移人员1301人。
另外,《中国慈善家》从救援人员处独家获悉,临汾市安泽县一处窑洞塌方,至少1人不幸遇难。
山西介休宋安村受灾严重,积水最深处可达2米,受困群众约2000人。9日下午,该村一位村民告诉《中国慈善家》,2000多人已安全转移,但房屋和财物被泡。
“这几天大型抽水机在不停地工作,但水位还是不见下降,目前食物和矿泉水等生活用品不缺,缺的是抽水机用的汽油。”上述村民说。
另一位村民樊某也告诉记者,目前仍然急需水泵、发电机、柴油、连体雨衣、头灯。“至于生活用品,当地的爱心人士天天有送,目前不缺。”
“8日有约10人的社会救援队带着皮筏艇进入村子,但这时村民已经转移完了,基本上也没有派上什么用场。”樊某介绍,4日下大雨,5日开始积水,村民纷纷用私家挖掘机转移群众自救。
信息滞后是外界对这次灾害的观感。“洪灾已经发展很多天了,现在还在进行当中,不断有新的溃坝事件和新的灾情出现。”一位救援人员9日下午告诉《中国慈善家》。
这位救援人员说,10月5日、6日的重灾区是太原的清徐县,随后吕梁市孝义市和晋中介休市,目前灾情仍然严重,水位迟迟难以下降。
“孝义和介休被淹没的村庄连片,涉及人员多,水位下降慢。晋中灵石县也受灾严重,属于山区,河道窄,水溢出河道对沿岸的村庄造成比较大的威胁,人员基本全部被转移。”上述人员说。
7日开始,灾情蔓延到汾河下游,新绛县、稷山县,河津县等沿河区域。不过,部分灾情并非出现在沿河地区,而是山洪造成的,如安泽、永和、隰县,目前人物伤亡和房屋损毁大多来自这些地方。
“这次山西水灾社会组织介入救援情况和其他灾情发生后并无区别。山区的情况因为交通道路损毁严重,电和通讯也不太通畅,灾情传不到外界。” 第一时间介入灾区、收集信息并评估的卓明灾害信息服务中心负责人郝南告诉《中国慈善家》。
“目前救援还没有结束,但已经到了平稳阶段,村里的老人和孩子已经转移了,村里依然没有电没有网。所有的桥梁都断掉了,我们的任务就是用冲锋舟、皮筏艇给被困群众送生活物资。”一位在安泽县参与救援的某民间救援队人员告诉《中国慈善家》,实际上安泽雨已经下了快半个月了。
郝南认为,此次山西水灾对人员救援的需求并不大,不需要太多外界救援力量的支持。目前最吃紧的是抗洪抢险工作,对抗洪抢险物资有很大需求,到了10日会是一个高峰期,包括编织袋、棉衣、帐篷、水泵等。
随着水灾慢慢退去,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安置群众的物资需求会增大,特别是生活救助类物资的需求。
“受灾群众数量多,安置点分散,意味着不好统计受灾群众的需求,现在主要是靠社会力量去消化,等水退他们回去挑战就会加大,天气比较冷,家里的生活物资又没有了。”郝南认为,后续救援及恢复问题会较为严重。
8日,海拔较高的山西受灾地区气温已接近零界点,当地天气预报显示,近期将继续降温,这无疑对接下来的清淤等基础设施的恢复带来不小的挑战。
“山里被洪水冲过的地方没有了房屋,住也是问题,就算房屋没有倒,但被褥都湿了,零下的气温也很难干。”郝南说。
“今年的水灾很罕见,这样大规模、全流域的灾情已经发生了3次,这种山西水灾发生在10月份,又遇上寒流,这些情况会格外加重救灾工作的难度,这是和前段时间河南水灾不一样的地方。”郝南分析,山西省受灾人口的密度没有河南水灾高,积水也没有河南深,但山西受灾范围比河南受灾范围更大。
社会捐款疲软?
截至记者发稿,公开可查的对山西洪灾的捐赠远远低于河南水灾期间。有媒体称,三个月前,全中国一起驰援河南的景象,至今还没有在山西出现。
10月8日,山西省红十字会开通山西暴雨灾情官方捐款渠道,捐款步骤同时公布。
根据《山西省红十字会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山西省红会开通救助热线,加强24小时值班值守。同时救灾工作组已于8日分赴受灾严重的运城市新绛县、太原市清徐县开展灾情评估工作,并分别向两地拨付救灾款各20万元。
9日,山西省慈善总会发出防汛救灾倡议并承诺:“本次募集的善款将全部用于我省防汛救灾及灾后重建工作,并将及时公开捐赠款物的接收和使用情况,自觉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10月8日,受近期连续降雨和上游来水影响,汾河下游山西省运城市新绛段遭遇近40年来最大洪峰。
《中国慈善家》从山西省慈善总会获悉,9日,山西省慈善总会收到社会捐赠共计57万元(不包括下级慈善总会)。山西省红十字向《中国慈善家》透露的信息显示,截止8日24时,该机构收到社会捐赠1千多万元。
仅从数据上看,相比河南水灾一天上亿元的善款,此次山西灾情确实出现社会捐款疲软现象。
不过,山西省慈善总会对这种说法并不认同。“感觉群众的热情更高了,虽然捐赠金额不多,但是人数比数多,山西省慈善总会发出倡议后最方便的捐款接收渠道就是微信公众号,里面捐款的绝大多数都是个人,50多万元捐款里有3300多人次参与。”一位工作人员说,目前还在陆续接收捐款,并根据防讯指挥部和各地的需求开展支援。
以上是小编整理的山西水灾后续救援和灾后恢复面临挑战全部内容,阅读了这么多,我想你一定收获了很多。如果想要获取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查字典”。
【山西水灾后续救援和灾后恢复面临挑战】相关推荐文章:
上一篇: 关于暴雨防汛安全的通知 防洪防汛通知范文 下一篇: 大学生军训感言1000字以上
分类导航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精选
- 元曲精选
- 古诗十九首
- 小学古诗
- 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
-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
- 写景的古诗
- 咏物诗
- 描写春天的古诗
- 描写夏天的古诗
- 描写秋天的古诗
- 描写冬天的古诗
- 描写雨的古诗
- 描写雪的古诗
- 描写风的古诗
- 描写花的古诗
- 描写梅花的古诗
- 描写荷花的古诗
- 描写柳树的古诗
- 描写月亮的古诗
- 描写山的古诗
- 描写水的古诗
- 描写长江的古诗
- 描写黄河的古诗
- 描写儿童的古诗
- 山水诗
- 田园诗
- 边塞诗
- 含有地名的古诗
- 节日古诗
- 春节古诗
- 元宵节古诗
- 清明节古诗
- 端午节古诗
- 七夕古诗
- 中秋节古诗
- 重阳节古诗
- 古代抒情诗
- 伤怀的古诗
- 咏史怀古诗
- 爱国古诗
- 送别诗
- 离别诗
- 思乡诗
- 思念的诗
- 爱情古诗
- 励志古诗
- 哲理诗
- 闺怨诗
- 赞美老师的古诗
- 赞美母亲的古诗
- 关于友情的古诗
- 关于战争的古诗
- 忧国忧民的古诗
- 婉约诗词
- 豪放诗词
- 人生必背古诗
- 论语
- 诗经
- 孙子兵法
- 三十六计
- 史记
- 周易
- 山海经
- 资治通鉴
- 黄帝内经
- 了凡四训
- 梦溪笔谈
- 千字文
- 世说新语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庄子
- 鬼谷子
- 老子
- 孟子
- 墨子
- 荀子
- 韩非子
- 列子
- 淮南子
- 管子
- 尉缭子
- 吴子
- 伤寒论
- 天工开物
- 素书
- 汉书
- 文心雕龙
- 吕氏春秋
- 孝经
- 孔子家语
- 颜氏家训
- 孙膑兵法
- 搜神记
- 笑林广记
- 楚辞
- 乐府诗集
- 论衡
- 百战奇略
- 战国策
- 三国志注
- 将苑
- 六韬三略
- 反经
- 公孙龙子
- 司马法
- 逸周书
- 黄帝四经
- 清官贪官传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贞观政要
- 金刚经
- 佛说四十二章经
- 水经注
- 农桑辑要
- 文昌孝经
- 六祖坛经
- 地藏经
- 徐霞客游记
- 弟子规
- 增广贤文
- 幼学琼林
- 冰鉴
- 容斋随笔
- 智囊
- 围炉夜话
- 商君书
- 魏书
- 周书
- 三字经
- 子夏易传
- 笠翁对韵
- 公羊传
- 尔雅
- 三国志
- 后汉书
- 明史
- 晋书
- 宋史
- 新唐书
- 旧唐书
- 隋书
- 元史
- 宋书
- 北齐书
- 新五代史
- 陈书
- 金史
- 南齐书
- 梁书
- 旧五代史
- 辽史
- 北史
- 南史
- 续资治通鉴
- 明季北略
- 浮生六记
- 高士传
- 大唐西域记
- 传习录
- 小窗幽记
- 国语
- 说苑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茶经
- 百家姓
- 智囊(选录)
- 罗织经
- 朱子家训
- 陶庵梦忆
- 红楼梦
- 三国演义
- 聊斋志异
- 西游记
- 水浒传
- 儒林外史
- 封神演义
- 太平广记
- 警世通言
- 镜花缘
- 醒世恒言
- 剪灯新话
- 隋唐演义
- 初刻拍案惊奇
- 老残游记
- 博物志
- 孽海花
- 三侠五义
- 穆天子传
- 二刻拍案惊奇
- 喻世明言
- 说唐全传
- 老残游记续集
- 三刻拍案惊奇
- 四十二章经
- 心经
- 法华经
- 华严经
- 楞伽经
- 无量寿经
- 圆觉经
- 易传
- 抱朴子
- 阴符经
- 黄庭经
- 文子
- 太玄经
- 悟真篇
- 声律启蒙
- 随园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