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时代楷模李桓英事迹心得体会 观看时代楷模李桓英心得体会
“时代楷模”是由中宣部集中组织宣传的全国重大先进典型。时代楷模充分体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充分体现中华传统美德,是具有很强先进性、代表性、时代性和典型性的先进人物。时代楷模事迹厚重感人、道德情操高尚、影响广泛深远。为了大家学习方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央视时代楷模李桓英事迹心得体会 观看时代楷模李桓英心得体会内容,以供参考,一起来看看!
学习时代楷模李恒英事迹心得体会
李桓英同志:
您好。就在刚刚过去的8月20日,您被中央宣传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在此向您道一句恭喜。
您和中国共产党同岁,也走过了百年的峥嵘。翻看您经历的过往,实在让人为之动容。
漂洋过海的,是拳拳爱国之心。您是上海同济的高材生,又在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攻读硕士学位,29岁的您便成为了世界卫生组织的首批官员。为了医疗卫生事业,您在全球各地奔波辛苦,可始终觉得心里有一个难以填补的“洞”:我到底是“谁”?直到1955年钱学森先生回国,就好像一道光照进了您的生活,找到了生命价值、人生寄托的您,决定回国!决定把最好的年华留在中国!因为,您是一名中国人!拒绝了世卫组织的高薪续约,经历了几个国家的辗转颠簸,您回来了,回到了日思夜想的祖国!
深入“麻风村”的,是医者仁心。在云南勐腊县罗索河对岸,分布着数十个村庄。这里不是世外桃源,有的是闻之色变的传染病:麻风病。还记得1979年3月,那是您第一次来到这里。村民的自觉远离让您心疼,您主动靠了上去,握住他们的手,帮他们检查身体的溃烂和流脓。这别人唯恐避之不及的地方,您不但来了,还零距离和他们接触,除了医者的无疆大爱,我很难想象还有别的什么能让您如此牺牲。这次“麻风村”之行,是您医治麻风病的起点,也是全体村民新生命的起点。
四十年坚守的,是为患者祛除病痛的心。1983年的春天,您把实验室搬到了麻风村,把新药送到了人民群众家门口。药物治疗需要周期,开始的副作用让大家拒绝这免费的药物。是您不离不弃,挨家挨户做工作,为病人们带去了曙光和希望。当1985年您重返麻风村时,发现患者们全部被治愈了,几年后还有了个象征新生的村名:曼喃醒村。四十年来,您经历两次车祸、两次翻船,足迹遍布云贵川,医术普惠麻风村,用无私奉献、救死扶伤书写了最美的“个人履历”。
年华老去,您青春不再,可您的心始终年轻有力地跳动着。您说,“联合国待遇再高,美国的生活再好,人,不是靠金钱活着的。”这就是您一生的岁月沉淀和奋斗的真实写照。2016年,已经95岁高龄的您申请入党,希望为党的事业奋斗终生,为医疗事业奋斗终生,这是为人民奉献一生的您最大的愿望,组织怎么会不成全呢?很高兴和您成为同志、并肩战斗。
初心可映高尚人格,挚爱可抵岁月悠长。真诚希望您生活快乐、福寿绵长。
您的追随者 2021年8月23日
学习时代楷模李恒英事迹心得体会
近日,中央宣传部授予李桓英同志“时代楷模”称号,这位将全部精力投入我国麻风病防治事业,致力于建设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麻风病防治专家,用一生的实践为全体党员深刻诠释了什么是赤心奉国,什么是信仰如始,什么是铁血担当。
从“把最好的年华献给祖国”中感悟“一心报国家”的赤心奉国。李桓英出生在北京,在世卫组织工作7年,她说“我出生在北京,我是中国人,我的归属就是我的国家,我必须把最好的年华献给祖国”,这句话道出了一位中国人淡泊名利、热血报国的民族责任感,也道出了一位游子在异国他乡时刻心系祖国的民族归属感。反观现代社会,有不少“游子”在国外学习,但“迷恋”外国提供的“荣华富贵”,拒绝回国“效力”。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要时刻心系国家,自觉把小我融入祖国发展的大我,不能甘于“躺平”,沉溺自己的“小圈子”,应提高思想站位,学习利于祖国发展的能力和素质,以时不我待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做出无愧于祖国、无愧于人民的业绩。
从“每年都来,治不好就再找新药”中感悟“一心治顽疾”的信仰如始。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从1978年李桓英与麻风病结缘时起,她便把这种令人闻之色变的古老传染病与自己的恐惧“划清界限”,用自己的信心和决心,为麻风患者带去“新生”的希望。一次次实验、一次次做患者工作、一次次赶赴村庄、一次次与“伤口”面对面,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共产党人不变的信仰。信仰不牢,地动山摇。作为基层一线的党员干部,也应该学习“时代楷模”李桓英不怕困难、俯下身子、深入基层、一心为民的不变信仰,为了治愈麻风病,从未放弃。乡村振兴需要广大的基层干部深入一线,让“进地头”“聚村头”“坐炕头”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真抓手”,在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解难题”中长本领,在“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中感悟共产党人不变的信仰。
从“愿以党员身份为麻风事业奋斗终身”中感悟“一生为医学”的铁血担当。有多大担当,就能成就多大事业。70多年间,在几代麻风病防治工作者的共同奋斗下,麻风病在我国大部分省份已基本消灭。已是95岁高龄的李桓英用一封入党申请书表达她对党和祖国的热爱,这是满头银发的她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更是她对医学事业奉献一生的铁血担当。作为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时代楷模”李桓英敢担当、善作为、不退缩的精神,立足自身岗位,努力成长为熟悉理论的“政策通”,知晓业务的“活字典”,擅长工作的“多面手”。敢于“挑大梁”“扛重担”,急难险重冲一线,真抓实干勇担当,努力在乡村振兴的产业发展、农村建设、环境保护等工作中争做的“排头兵”,成长为一名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
学习时代楷模李恒英事迹心得体会
鲁迅先生曾言:青年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对于新时代的青年选调生来说,干事创业的“大舞台”已经搭建,一系列深入基层一线的容错纠错机制也在不断“落地生根”。站在全新起点上,青年选调生们更要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于奋进“田野”绽放青春之“花”。
以“三千越甲可吞吴”的恒心,点燃信仰“灯塔”。走出校园来到基层,从一名在校生转身变为基层工作者,面对“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基层工作,青年选调生难免会“不知所措”,有时对基层群众、领导同事的一句话、一个问题往往一知半解,又碍于面子不好追问,甚至追问确认后仍不知所云,更加尴尬。久而久之,这既影响了工作效率,也与身边同事和群众的交流逐渐拉开了距离感。因此,在日常工作中,青年选调生一定要摆正自己的心态,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虚心向群众、向同事多学习、多请教,抓好选调生来到基层工作的第一块“敲门砖”,砥砺奋斗不忘初心使命,坚定信念不负时代重任。
以“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担当,当好实干“舵手”。立身百行,以学为基。我们常说,不管是博士生、研究生还是本科生,来到基层都要当“小学生”,都要肯下苦功夫、真功夫、细功夫,坚持不懈,不断积累,为自己“充电”。青年干部要向人民群众“拜师取经”,要学会“群众话”,掌握“田间语”,熟悉“百姓事”,真心实意向群众学习,与群众唠家常里短、知群众之冷暖,做到不说外行话,不办外行事,真正地深入到田间地头。两任村官、六载离家的沈浩,肝胆做事、干净做人的时代楷模廖俊波,白了头发、绿了荒山的杨善洲都为我们指引了前进的方向。基层选调之路就是一条责任与担当之路,人在事上练,刀在石上磨。基层干部要成才,必须在大风大浪中真刀真枪干,以强烈的使命担当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以“吾日三省吾身”的自觉,点燃干事“引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基层工作不能纸上谈兵也不能坐而论道,在基层工作中,青年干部要做一个有心人,处处留心,多听他人怎么讲,多想想我该怎么做,把工作落在实处,把自己的所学运用到岗位实际当中来。同时,广大青年选调生还要与基层群众打成一片,切实感知百姓热点、民生痛点、执政难点,为基层群众出主意、想办法、解难题,拉近基层选调生与群众的距离,加强与基层群众的血肉联系,树立“工作就是事业,岗位就是战场”的意识,做到甩开膀子、迈开步子、俯下身子,真正与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扎根基层终不悔,挥洒热血写青春。嘉兴南湖的小小红船穿越百年风雨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广大基层“后浪”们必将继承先辈遗志,扛起时代责任,创千秋伟业!
以上是小编整理的央视时代楷模李桓英事迹心得体会 观看时代楷模李桓英心得体会全部内容,阅读了这么多,我想你一定收获了很多。如果想要获取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查字典”。
【央视时代楷模李桓英事迹心得体会 观看时代楷模李桓英心得体会】相关推荐文章:
上一篇: 2021最美教师心得体会1200字精选优秀范文 下一篇: 9月30日烈士纪念日直播观后感2021最新
分类导航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精选
- 元曲精选
- 古诗十九首
- 小学古诗
- 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
-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
- 写景的古诗
- 咏物诗
- 描写春天的古诗
- 描写夏天的古诗
- 描写秋天的古诗
- 描写冬天的古诗
- 描写雨的古诗
- 描写雪的古诗
- 描写风的古诗
- 描写花的古诗
- 描写梅花的古诗
- 描写荷花的古诗
- 描写柳树的古诗
- 描写月亮的古诗
- 描写山的古诗
- 描写水的古诗
- 描写长江的古诗
- 描写黄河的古诗
- 描写儿童的古诗
- 山水诗
- 田园诗
- 边塞诗
- 含有地名的古诗
- 节日古诗
- 春节古诗
- 元宵节古诗
- 清明节古诗
- 端午节古诗
- 七夕古诗
- 中秋节古诗
- 重阳节古诗
- 古代抒情诗
- 伤怀的古诗
- 咏史怀古诗
- 爱国古诗
- 送别诗
- 离别诗
- 思乡诗
- 思念的诗
- 爱情古诗
- 励志古诗
- 哲理诗
- 闺怨诗
- 赞美老师的古诗
- 赞美母亲的古诗
- 关于友情的古诗
- 关于战争的古诗
- 忧国忧民的古诗
- 婉约诗词
- 豪放诗词
- 人生必背古诗
- 论语
- 诗经
- 孙子兵法
- 三十六计
- 史记
- 周易
- 山海经
- 资治通鉴
- 黄帝内经
- 了凡四训
- 梦溪笔谈
- 千字文
- 世说新语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庄子
- 鬼谷子
- 老子
- 孟子
- 墨子
- 荀子
- 韩非子
- 列子
- 淮南子
- 管子
- 尉缭子
- 吴子
- 伤寒论
- 天工开物
- 素书
- 汉书
- 文心雕龙
- 吕氏春秋
- 孝经
- 孔子家语
- 颜氏家训
- 孙膑兵法
- 搜神记
- 笑林广记
- 楚辞
- 乐府诗集
- 论衡
- 百战奇略
- 战国策
- 三国志注
- 将苑
- 六韬三略
- 反经
- 公孙龙子
- 司马法
- 逸周书
- 黄帝四经
- 清官贪官传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贞观政要
- 金刚经
- 佛说四十二章经
- 水经注
- 农桑辑要
- 文昌孝经
- 六祖坛经
- 地藏经
- 徐霞客游记
- 弟子规
- 增广贤文
- 幼学琼林
- 冰鉴
- 容斋随笔
- 智囊
- 围炉夜话
- 商君书
- 魏书
- 周书
- 三字经
- 子夏易传
- 笠翁对韵
- 公羊传
- 尔雅
- 三国志
- 后汉书
- 明史
- 晋书
- 宋史
- 新唐书
- 旧唐书
- 隋书
- 元史
- 宋书
- 北齐书
- 新五代史
- 陈书
- 金史
- 南齐书
- 梁书
- 旧五代史
- 辽史
- 北史
- 南史
- 续资治通鉴
- 明季北略
- 浮生六记
- 高士传
- 大唐西域记
- 传习录
- 小窗幽记
- 国语
- 说苑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茶经
- 百家姓
- 智囊(选录)
- 罗织经
- 朱子家训
- 陶庵梦忆
- 红楼梦
- 三国演义
- 聊斋志异
- 西游记
- 水浒传
- 儒林外史
- 封神演义
- 太平广记
- 警世通言
- 镜花缘
- 醒世恒言
- 剪灯新话
- 隋唐演义
- 初刻拍案惊奇
- 老残游记
- 博物志
- 孽海花
- 三侠五义
- 穆天子传
- 二刻拍案惊奇
- 喻世明言
- 说唐全传
- 老残游记续集
- 三刻拍案惊奇
- 四十二章经
- 心经
- 法华经
- 华严经
- 楞伽经
- 无量寿经
- 圆觉经
- 易传
- 抱朴子
- 阴符经
- 黄庭经
- 文子
- 太玄经
- 悟真篇
- 声律启蒙
- 随园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