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心得范文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又到秋分时节,为了大家学习方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心得范文内容,以供参考,一起来看看!
关于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心得范文
五谷丰登,瓜果飘香。9月23日,我们迎来“庆丰收,感党恩”为主题的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恰逢“十四五”开局之年与建党一百周年,以党建引领,庆祝农业丰收意义非凡。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也是每个党员干部必须坚守的职责使命。
扛稳责任,党建“基因”擦亮丰收“底色”。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要端好端牢自己的饭碗,就要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都非常重视农业发展,始终把“三农”发展摆在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面对疫情防控常态化,丰收来之不易,党员干部务必要认识认清“三农”工作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责任弦,增强粮食安全保护意识,提高对农业生产和发展的统筹规划能力,自觉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责任。
政策发力,精准“滴灌”提亮丰收“成色”。在脱贫攻坚取得胜利之后,要继续精准施策,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确保政策不留空白,工作不留空白。只有在政策上实施精准“滴灌”,才能让丰收的果实拔节生长,只有让农民切实感受到政策好,才能焕发亿万农民的干劲,为实现增产增收夯实基础,让农民的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因此,要在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上持续发力,不断填补政策空白,提高种植补贴,加大小麦病虫防控资金投入,稳定化肥、农药等价格,为增产增收夯实基础。
深化改革,绿色“营养”点亮丰收“本色”。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现代化。只有从“会种地”迈向“慧种地”,丰收的成色才会越来越足。“十四五”开局之年,要在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上不断迈进,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绿色发展为引领,用绿色“营养”持续为农业发展增添动能。我们要不断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现代化进程,加快农业技术创新,全力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让“靠天吃饭”成为历史,激发广袤田野的发展新动力。
关于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心得范文
今日秋分,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应时而至。中国农民丰收节是农民的节日、农村的节日,更是驻村“第一书记”自豪的节日。近年来,千千万万驻村第一书记扎根农村,出实招、下实功,在广阔天地播种春天的希望,收获丰收的硕果。驻村“第一书记”中有许多先进代表,在这特殊的节日里,让我们回顾他们的先进事迹,汲取榜样的精神力量,涵养我们的为民奉献之心,坚定我们的为民奋斗之志,努力写好乡村振兴新篇章。
“欲问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风雨潇潇。”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广西乐业县百坭村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放弃大城市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革命老区百色工作,到条件艰苦的边远贫困山区为脱贫攻坚倾情投入、默默奉献,奋斗至生命最后一刻。为了大地的丰收,千千万万个黄文秀式的驻村第一书记像春雨浇灌广袤的田野,奋战在“三农”主战场。奋进新时代,我们都要争当“第一书记”,主动投身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条件艰苦的农村一线艰苦奋斗,挥洒汗水,当好乡村振兴“火车头”“排头兵”,在各项工作中当先锋、作表率、展作为,在乡村振兴、建设全面小康的道路上勇挑重担,冲锋陷阵,守土担责、守土尽责,集中精力、心无旁骛干事业,向党和人民群众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河南省息县弯柳树村第一书记宋瑞,连续驻村超120个月,让贫困散乱村成为全国“孝心示范村”,人均纯收入从2012年的不足2000元上升至16000元,村集体收入从0增长至27万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湖南省石门县金河村第一书记张忠富,以“有一块钱修一寸路”的愚公精神,带领群众奋战四年,用钢钎、铁锤在悬崖绝壁上凿出一条长达19公里的“天路”,圆了乡亲们祖祖辈辈“就想有一条路”的梦想。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笃行方显珍贵。与其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广大第一书记要脚踏实地、“干”字当头,从小事干起、从身边事干起,用硬功夫、真功夫、细功夫把各项工作做实做细做好,以百战不挠的韧劲“苦干”、用多谋善断的智慧“巧干”,带领干部群众打赢乡村振兴攻坚战,建好社会主义新农村。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皖维集团驻金寨县白纸棚村第一书记夏云胜,以村为家,带着老伴一起扶贫,把全部心血倾注到为老百姓做实事上。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河南省商水县刘大庄村第一书记王新奇,加班加点连续奋战,直至生命最后一刻,年仅52岁。他们走了,甚至来不及看一眼他们为之奋斗的丰收美景,但他们的精神永存,永远照亮着我们前进的征程。我们要高举英烈传递下来的火把,把深情奉献乡土、以行动诠释忠诚,用生命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在乡村振兴主战场,驻好村、扎住根,在其位、谋其政,敢于挺身而出,勇挑最重的担子,善啃最硬的骨头,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使命感,深扎乡村热土,为乡村振兴呕心沥血、埋头苦干、担当作为、善作善成。
“灿烂星空,谁是真的英雄,平凡的人们给我最多感动。”驻村第一书记是一个平凡的群体,更是一个英雄的群体。脱贫攻坚、建成小康,他们不负众望,大显身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前路必定艰难坎坷、荆棘密布,驻村第一书记要永远把“第一”当成使命和责任,时刻冲在第一、干在第一、坚守一线,不负人民、不负使命、不负时代重任,在广阔的乡村田野上建功立业。
关于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心得范文
秋分时节,正值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瓜果飘香、五谷丰登,农民收获的喜悦中展现出乡村振兴的信心和决心。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在奋进“十四五”开局之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历史节点,夺取农业丰收、解决好“三农”问题具有特殊意义。各级党组织要深刻认识乡村振兴的重大战略部署和重要意义,以“党建红”“创新蓝”“人才紫”奋力绘就乡村振兴的“丰收画卷”,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懈奋斗。
以“党建红”引领乡村振兴“新航向”。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关键在党建引领。党建引领是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根本。农村是党在基层的执政根基,只有夯实基层战斗堡垒,提升党把方向、控风险、保落实的组织力、凝聚力和向心力,才能确保党的方针政策在农村落地生根,引领乡村振兴在新征程上阔步前行。要健全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机制,明确各级党委的政治责任,发挥县级党组织“指挥部”、镇级党组织“作战部”、村级党组织“战斗队”作用;要建好党支部、选好领头人,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持续提升农村党组织的工作效能;要强化党员干部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开展政策宣传、参与结对帮扶、强化基层治理等形式做给群众看,领着群众干。
以“创新蓝”注入乡村振兴“强动能”。改革创新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源泉。农业农村发展中不可避免存在各种阻碍,必须以改革创新的思路,才能破除阻碍,化解农村发展中不均衡不协调的问题,激发各种要素潜能,为乡村振兴注入发展动能。要着力政策创新,在促进农业生产、农民增收、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不断完善出台政策,加大投入力度、创新投入方式,释放最大政策效应;要强化技术创新,加强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机械装备技术在农村生产中的运用,提升乡村振兴科技含量和现代化水平;要突出业态创新,紧跟时代步伐和市场需求,结合农村实际,发展新兴业态和创新组织设置形式,提升市场占有率和适应性,最大限度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以“人才紫”培育乡村振兴“生力军”。人才是推动乡村振兴的第一资源。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如何吸引人才、培育人才、留住人才,使人才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要在增强人才吸引力上下功夫,通过在广开引才门路、加强人才保障等方面制定完善政策,打消人才扎根基层奉献、融入乡村振兴的后顾之忧;要在提升人才担当力上做文章,突出针对性实用性,通过学习培训、蹲苗历练等平台和载体,加强对人才的全方位培育锻炼,强素提能、磨砺铁肩,增强担当的能力和本领;要在激发人才奉献力上求实效,突出人才特性,发挥人才特长,释放人才效应,用好绩效考核“指挥棒”,大力营造“拴心留人”的环境,引导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奉献奋斗。
以上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心得范文全部内容,阅读了这么多,我想你一定收获了很多。如果想要获取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查字典”。
【关于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心得范文】相关推荐文章:
上一篇: 关于国庆节的经典唯美句子80句 关于国庆节的朋友圈文案 下一篇: 疫情当下的个人感人事迹 疫情中感人的事迹
分类导航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精选
- 元曲精选
- 古诗十九首
- 小学古诗
- 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
-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
- 写景的古诗
- 咏物诗
- 描写春天的古诗
- 描写夏天的古诗
- 描写秋天的古诗
- 描写冬天的古诗
- 描写雨的古诗
- 描写雪的古诗
- 描写风的古诗
- 描写花的古诗
- 描写梅花的古诗
- 描写荷花的古诗
- 描写柳树的古诗
- 描写月亮的古诗
- 描写山的古诗
- 描写水的古诗
- 描写长江的古诗
- 描写黄河的古诗
- 描写儿童的古诗
- 山水诗
- 田园诗
- 边塞诗
- 含有地名的古诗
- 节日古诗
- 春节古诗
- 元宵节古诗
- 清明节古诗
- 端午节古诗
- 七夕古诗
- 中秋节古诗
- 重阳节古诗
- 古代抒情诗
- 伤怀的古诗
- 咏史怀古诗
- 爱国古诗
- 送别诗
- 离别诗
- 思乡诗
- 思念的诗
- 爱情古诗
- 励志古诗
- 哲理诗
- 闺怨诗
- 赞美老师的古诗
- 赞美母亲的古诗
- 关于友情的古诗
- 关于战争的古诗
- 忧国忧民的古诗
- 婉约诗词
- 豪放诗词
- 人生必背古诗
- 论语
- 诗经
- 孙子兵法
- 三十六计
- 史记
- 周易
- 山海经
- 资治通鉴
- 黄帝内经
- 了凡四训
- 梦溪笔谈
- 千字文
- 世说新语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庄子
- 鬼谷子
- 老子
- 孟子
- 墨子
- 荀子
- 韩非子
- 列子
- 淮南子
- 管子
- 尉缭子
- 吴子
- 伤寒论
- 天工开物
- 素书
- 汉书
- 文心雕龙
- 吕氏春秋
- 孝经
- 孔子家语
- 颜氏家训
- 孙膑兵法
- 搜神记
- 笑林广记
- 楚辞
- 乐府诗集
- 论衡
- 百战奇略
- 战国策
- 三国志注
- 将苑
- 六韬三略
- 反经
- 公孙龙子
- 司马法
- 逸周书
- 黄帝四经
- 清官贪官传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贞观政要
- 金刚经
- 佛说四十二章经
- 水经注
- 农桑辑要
- 文昌孝经
- 六祖坛经
- 地藏经
- 徐霞客游记
- 弟子规
- 增广贤文
- 幼学琼林
- 冰鉴
- 容斋随笔
- 智囊
- 围炉夜话
- 商君书
- 魏书
- 周书
- 三字经
- 子夏易传
- 笠翁对韵
- 公羊传
- 尔雅
- 三国志
- 后汉书
- 明史
- 晋书
- 宋史
- 新唐书
- 旧唐书
- 隋书
- 元史
- 宋书
- 北齐书
- 新五代史
- 陈书
- 金史
- 南齐书
- 梁书
- 旧五代史
- 辽史
- 北史
- 南史
- 续资治通鉴
- 明季北略
- 浮生六记
- 高士传
- 大唐西域记
- 传习录
- 小窗幽记
- 国语
- 说苑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茶经
- 百家姓
- 智囊(选录)
- 罗织经
- 朱子家训
- 陶庵梦忆
- 红楼梦
- 三国演义
- 聊斋志异
- 西游记
- 水浒传
- 儒林外史
- 封神演义
- 太平广记
- 警世通言
- 镜花缘
- 醒世恒言
- 剪灯新话
- 隋唐演义
- 初刻拍案惊奇
- 老残游记
- 博物志
- 孽海花
- 三侠五义
- 穆天子传
- 二刻拍案惊奇
- 喻世明言
- 说唐全传
- 老残游记续集
- 三刻拍案惊奇
- 四十二章经
- 心经
- 法华经
- 华严经
- 楞伽经
- 无量寿经
- 圆觉经
- 易传
- 抱朴子
- 阴符经
- 黄庭经
- 文子
- 太玄经
- 悟真篇
- 声律启蒙
- 随园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