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戏骨[会演戏的小主演]
小戏骨
小戏骨指演艺精湛的小演员,演戏惟妙惟肖,演什么像什么。小主演们被称为名副其实的“小戏骨。
词语来源
刚过去的二零一六年“十一”假期,一部由八九岁孩子们主演的少儿版《白蛇传》在湖南电视台电视剧频道《小戏骨》栏目播出,随即在网络上引发关注。和以往经典影视剧被翻拍遭到观众集体吐槽不同,孩子们的演绎得到一边倒的赞誉,小主演们被称为名副其实的“小戏骨”。
节目模式
《小戏骨》节目模式为“小孩演大剧”“演经典、学经典”,所有演员都是6至12岁的少年儿童,节目由正片(翻拍经典剧)、苗选、花絮和“小戏骨拜见老戏骨”等几部分构成。在少儿版《白蛇传》之前,这档栏目翻拍的《焦裕禄》、《刘三姐》、《补锅》、《洪湖赤卫队》等,也曾在一定范围内引发关注。
现象
小戏骨 近些年,电视台和网络的“儿童节目”也呈现出一种愈演愈烈的现象。同是湖南卫视的《娱乐大歌厅》出现儿童专场,中国教育电视台打造了儿童言说类节目《小小演说家》,世熙传媒联合北京卫视、四川卫视共同打造《音乐大师课》。江苏卫视将在2017年度联手灿星推出《更好的未来》。实际上,在选秀、造星等层出不穷的时代,“萌娃消费”确实很难定义,“明星子女”在广告、代言、晚会中频频露脸,有些仅仅是出于孩子兴趣,并非包装和炒作,虽然他们的观众群体是大人。
每经影视记者曾采访了一位曾在儿童剧组工作过的业内人士,对方透露,有些家长愿意捧红孩子,不惜花重金让他们进入各大剧组。在拍摄现场,孩子都由家长全权陪同,保姆、专属化妆车、遮阳伞、凳子、小零食等一应俱全。但剧组有时为了节省成本,每天的工作时间没有相应的限制,拍戏常到凌晨。儿童也动不动“耍大牌”。德小兴工作室也对每经记者坦言,目前社会上在使用儿童进行影视剧拍摄、选秀时,缺乏相关管理机制。
实际上,国家广电总局已发布文件,明确提出真人秀节目应注意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尽量减少未成年人参与,对少数有未成年人参与的节目要坚决杜绝商业化、成人化和过度娱乐化的不良倾向以及侵犯未成年人权益的现象。
但是,对于各大电视台,影视剧组而言,真人秀节目似乎用另一种方式和包装被呈现了出来。
“在节目定性方面,有很多空子可以钻。”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东方卫视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广电总局只是在真人秀方面加以限制,但在《小戏骨:白蛇传》所属的影视剧方面仍未有所涉及。这次光明日报的批评,恐怕会给所有电视台和影视产业打响警钟。”
争议
小戏骨 少儿版《白蛇传》走红,也引来了一些不同的声音,有网友担心孩子们来演这些偏成人戏的作品,会不会影响孩子们的正常生活潘礼平说设计剧本时就已经考虑到了这方面,“剔除掉了那些不适合小孩子的部分,留下报恩、治病救人和父子相认这些情节,所以不用担心。”有网友们也开始提出了各种建议,“求拍《还珠格格》!求拍《少年包青天》!”对于网友的意见,他说也会考虑,“我们还是会选择更有传统经典,更加有正能量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