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兽
基本解释
(1).木制的兽。《隋书·东夷传·流求》:“王乘木兽,令左右舆之而行。”
(2).谓林中野兽。 元 杨景贤 《西游记》第四本第十六折:“伏得些山神恐惧,木客潜藏,木兽拳挛。”
成语(Idiom):木兽(mù shòu)
发音(Pronunciation):mù shòu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木雕或木刻的动物形象。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木兽是由木材雕刻而成的动物形象,通常用于装饰和艺术品制作。这个成语用来形容雕刻技艺精湛,栩栩如生的木制动物形象。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艺术品或手工制品的精美程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据说,古代有一位技艺高超的木匠,他能够将木材雕刻成栩栩如生的动物形象。他的作品非常受人们的喜爱,因此人们开始用“木兽”来形容雕刻技艺高超的木制动物形象。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谓结构。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这个木兽雕刻得非常精细,栩栩如生。
2. 他的木兽作品在艺术展上引起了广泛关注。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木兽”这个成语与木制动物形象联系起来,想象一下一个栩栩如生的木制动物形象,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关于中国传统艺术和手工艺品的知识,例如木雕、木刻等技艺。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7-12岁):我在博物馆看到了一只栩栩如生的木兽。
2. 初中生(13-15岁):这个木兽的雕刻工艺真的很精细。
3. 高中生(16-18岁):这位雕刻师的木兽作品展示了他的高超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