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右翼
另类右翼
另类右翼(Alt-right),完整的英文拼写方式为alternative right,即持有极端保守或反对变革观点的意识形态组织,主要特点是反对主流政治,通过网络媒体故意散布有争议的内容。
基本信息
英文名: Alt-right 中文名: 另类右翼 含义: 极端右翼意识形态组织
词源
另类右翼从“另类右翼”的起源来看,其最先由保守派专栏作家戈特弗里德(PaulGottfried)于2008年命名,用以形容当年反对时任总统小布什的保守派人士。
在2012年美国总统选举中,另类右翼并未引起注意,亦鲜有具组织行动。
2016年美国大选,特朗普钦点“另类右翼”重要舆论阵地BreitbartNews的总裁班农(StephenBannon)为其竞选经理后,这股力量开始走入大众视野。
表现
相较于传统“右翼”势力,“另类右翼”的“另类”主要体现在政治(社会)主张、参与人群与活动方式上。政治主张上,除了传统右翼普遍反对的同性恋婚姻合法化和堕胎外,“另类右翼”还主张反对移民、反对种族多元化、反对全球化、反对犹太人,其主张事实与宣扬保护欧裔白人至上的三K党并无太大区别。
但少有人察觉出这种“另类右翼”与3K党的潜在关联,这是因为从参与人群与活动方式两个层面上,“另类右翼”成功改变了极右思想在社会大众心目中的形象。
一方面,如今的“另类右翼”主要由所谓“知识分子”或受教育的年轻人组成,另一方面,新的参与人群创造出了一种新的活动方式,即通过匿名的方式,在网上博客、网络媒体及新媒体进行思想宣传,并将过往的右翼思想重新进行包装,从而创造出一种新的论述,反过来吸引更多的受教育的年轻人。
代表人物
自2016年美国大选初选以来,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就因其出位惹火的言论而被贴上“种族主义”甚至“新纳粹主义”标签,虽然这种过度标签化的评价有失公允,但在特朗普的支持者中,的确存在着一股自称“另类右翼”(AlternativeRight)的白人至上主义势力。
牛津2016年度词汇
Alt-right 入选《牛津词典》2016年年度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