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哲学,被网友称为职场必修课,内容包括与领导打招呼的时机,与领导交谈的内容等等。有资深职场人士总结道:“如果上司正在思考或明显不想开口,没必要非要找个话题”、“平时可以留意一些谈资,以备不时之需”、“在电梯里讲话时不宜盯着对方的眼睛不放,目光可适当下移”等。
电梯哲学
电梯哲学 - 简介
搭乘电梯,对众多写字楼白领而言,是种再平常不过的经历。然而,在这个数平米见方的狭小空间里,许多尴尬也随之而来。尤其是与公司高层领导一起搭电梯时,往往觉得倍感压力。
“人际距离说”认为,45厘米之内是亲密距离,46到76厘米叫个人距离,是熟人和朋友在交往中比较合适的距离,如果不够熟悉,起码要相距1.2 米才不会感觉不舒服。而一平米的电梯里,就是微妙关系产生的最佳地点。别小看这一平米的距离,职场上你是否讨人喜欢,上司是否对你印象深刻,也许都在这里悄然发生。
《东京爱情故事》里,完治第一天上班碰到人就大声介绍自己,让同事们对他刮目相看,这是日剧里的“电梯攻略”。延伸到生活当中来,根据网络上“职场人的电梯情结”的调查,9000多名职场人士参与,结果显示:电梯里面学问大。
电梯心理学
每个人的周围都有磁场,当并非关系密切的人“侵入”这一磁场时,人体磁波会受到干扰。在不经意间,就生成了不自在、紧张与准备好反击的情绪。因此,不管你身为上司还是普通职员,在共处于电梯间狭小空间时,最好不要挨对方过近,以免引起对方反感。
电梯哲学 - 电梯小技巧
A、身为下属的你最好站在电梯口处,以便在开关电梯时为上司服务。而上司的理想位置是在对角处,以使得两人的距离尽量最大化,并卸下下属的心理负担。
B、在电梯里讲话时不宜盯着对方的眼睛不放,目光可适当下移,以嘴巴和颈部为限。
C、因电梯空间很小,所以讲话时最好不要有手部动作,更不能指手划脚,动作过大。
D、平时可以留意一些谈资,以备不时之需。
E、打破沉默并不是下属的专利,上司也可利用这几十秒钟增进对下属的了解。
F、如果上司正在思考或明显不想开口,那也完全没必要非要找个话题。
G、酒后或吃大蒜后,最好嚼块口香糖再上电梯,而香烟则应在上电梯前掐灭。
H、上下梯时长者、女士优先。
电梯哲学 - 网友支招
职员小陈:可以说的东西太多了,现在正在上映的影视剧啦,近期的热点新闻啦,都可以成为谈资,怎么也不能冷了场啊。
网友秋月春风:如果当我和老总遭遇在电梯里,我不会选择逃避,也不会选择沉默。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遇,我定会好好利用这次机遇,首先向老总礼貌地问声好,然后再随机应变给老总讲个笑话什么的来打破这个尴尬的局面,尽量给老总留下个良好的印象。
白领阿强:要是我遇到这样的情况,只跟老总一个电梯,首先向老总问个好那是肯定的。然后就是老总问什么,我就答什么。除非自己有什么特别成熟的好想法,要不然那不是没事找事吗,没事也得说出点事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