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出自《重庆草药》
拼音名:Niú ěr Dài Huánɡ Yè
牛耳大黄叶
来源
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皱叶酸模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umex crispus L.
采收和储藏:4~5月采叶,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50-100cm。根肥厚,黄色,有酸味。茎直立,通常不分枝,具浅槽。叶互生;托叶鞘膜质,管状,常破裂;叶片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12-18cm,宽2-4.5cm,先端短渐尖,基部渐狭,边缘有波状皱褶,两面无毛。花多数聚生于叶腋,或形成短的总状花序,合成一狭长的圆锥花序;花被片6,2轮,宿存;雄蕊6;柱头3,画笔状。瘦果三棱形,有锐棱,长2mm,褐色有光泽。花果期6-8月。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沟边湿地,河岸及水甸子旁。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青海、福建、台湾、广西、贵州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