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出自《四川中药志》
拼音名:Chǔ Tóu Hónɡ
楮头红
英文名
all-grass of Nepal Fleshspike别名
风樻斗草、卫环草来源
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楮头红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rcopyamis nepalensis Wal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切碎晒干。
原形态
直立草本,高10-30cm。茎四棱形,肉质,无毛。叶对生;叶柄长0.8-2.8cm,具狭翅;叶片膜质,广卵形或卵形,长2-10cm ,宽1-4.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或近圆形或近圆形,微下延,边缘具细锯齿,叶面被疏糙伏毛,背面被微柔毛或几无毛;基出脉3-5。聚伞花序,生地分枝顶端,有花1-3朵,基部具叶状苞片2;花梗长2-6mm,四棱形,棱上有狭翅,裂片4,顶端平截,偏斜,另一侧具小尖头,长约7mm;雄蕊8,等长,花丝向下渐宽,花药长为花丝的1/2,药隔基部下延成极短的距或微突起,上弯;子房下位,4室,顶端具膜质冠,冠缘浅波状,微4裂。蒴果杯形,具4棱,膜质冠伸出萼1倍,宿存萼及裂片与花时同。花期8-10月,果期9-12月。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300-3200m的密林下阴湿的地方或溪边。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江西、福建、湖北、广东、广西、西藏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