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出自《救荒本草》
拼音名:Tǔ Luán ér
土圞儿
英文名
Root of Fortune Apios别名
地栗子、土子、土蛋、九牛子来源
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土圞儿的块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pios fortunei Maxim.
采收和储藏:在栽后二三年冬季倒苗前采收块根,挖大留小,可连年收获。块根挖出后,晒或炕干,撞去泥土即可。亦可鲜用。
原形态
土圞儿 多年生缠绕草本。有球状块根;茎有稀疏白色短毛。奇数羽状复叶,总叶柄长6-8cm,有毛;托叶及小托叶早落;小叶3-7枚,卵形或宽披针形,长3-7cm,宽1.5-4cm,先端急尖,有短尖头,基部圆形。总状花序腋生,长6-26cm,苞片及小苞片线形,有白色短毛;花萼为二唇形,无毛;花冠蝶形,绿白色,龙骨瓣最长,卷成半圆形,旗瓣圆形,翼瓣最短,长圆形;雄蕊10,二体;子房无柄,疏被短柔毛,花柱卷曲成半圆形。荚果线形,扁平,长8cm-15cm,宽约0.6cm。种子多数。花期6-8月,果期9-10月。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潮湿的山坡上、灌丛中或田梗上。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
栽培
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气候,低山和平坝均可栽种。土壤以肥沃、深厚、疏松的夹沙土较好。栽培技术 用块根繁殖。在冬季收获时把小的块根做种,随挖随栽。先整地开1.3m宽的高畦。按行窝距各约33cm开窝,深1-1.5cm,每窝栽块根2-3个,施人畜粪水或土杂肥后,盖土与畦面齐平。
田间管理 栽后苗高5-6cm时除草、松土,追施人畜粪水1次,苗高33cm时进行第2次,并插放支柱,以供攀援。由于采挖时留有小块根在土里,可继续生长,故在冬季收获时要施人畜粪水或土杂肥1次,促使以后生长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