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云南中草药》
拼音名:Sōu Shān Hǔ
搜山虎
来源
为茄科植物新莨菪的根。秋冬采收,洗净;切片晒干。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约80厘米。根状茎粗壮。茎圆柱形,紫色。叶互生;卵圆形或椭圆形,长8~15厘米,宽3~7厘米,全缘或偶有不规则浅锯齿。花单生于叶腋,绿白色,稍下垂;萼半球状,5裂;花冠狭钟状,5裂,裂片三角形;雄蕊5;子房圆锥状,花柱圆柱状,蒴果球状,为膨大的宿萼所包。生境分布
生于山间溪边。分布湖北、四川、云南。化学成份
根含阿托品碱0.23%,天仙子碱0.025%。性味
辛苦,温,剧毒。功能主治
发表散寒,舒筋活络,止痛。附方
①治风寒感冒:搜山虎七厘,生嚼吃。②治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炎,瘫痪、破伤风;搜山虎三分,泡酒一斤,每次五至十毫升,日服二次。《性味以下出《云南中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