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四川中药志》
拼音名:Dà Dì Zōnɡ Gēn
大地棕根
来源
为石蒜科植物大叶仙茅的根茎。夏、秋季采挖,洗净,除去茎叶、须根,晒干。原形态
大叶仙茅,又名:松兰、竹灵芝、岩棕。多年生草本。根茎块状,粗厚。叶根出,具长柄,矩圆状披针形,长30~90厘米,宽7~15厘米、随叶脉而呈折叠状,全缘,秃净或背脉上被毛;叶柄长30~60厘米,有槽。花茎通常短于叶,长10~30厘米,被褐色长毛,顶端下弯;苞片披针形,被长毛;头状花序或穗状花序曲垂,卵形或球形,直径2.5~5厘米;花具柄;花被裂片卵形,长6~8毫米,被毛;雄蕊6,着生于花被基部,花丝短;子房3室,棒状,长3~6毫米,花柱短,柱头3枚,直立。蒴果棒状,长3~6毫米,熟时3瓣裂,内有种子多粒。种子极小,近球形。花期夏月。
生境分布
生山野或栽培于屋旁,喜生长湿地。分布我国西南部至东南部,南部尤为常见。产四川、广西。性状
根茎块状肉质,节显著,有圆点状的须根痕,顶端有残留的叶痕。质硬,不易折断。横切面白色,中柱显著。性味
《四川中药志》:味微苦,性温,无毒。功能主治
补虚,调经,祛风湿,行瘀血。治虚劳咳嗽,遗精,白浊,崩漏,带下,风湿痹瘫,跌打损伤。①《广西中药志》:散瘀,消肿,祛风湿。治风湿骨痛,跌打损伤。
②《四川中药志》:补虚劳,调经。治虚劳咳嗽,腰脚腿软痛,妇女红崩白带,及男子遗精白浊。
用法用量
内服:煎杨,3~6钱;或炖肉吃。外用:研末调敷。附方
①治虚劳咳嗽:大地棕根、白藓皮、沙参。炖鸡服。②治男子年久不愈的白浊:大地棕根、百花草、白藓皮、鸡冠花、土洋参、三白根、棕树根。炖猪蹄服。
③治妇女月经不调:大地棕根、黄花根、女贞子、女儿红、益母草子、对叶草、红枣、金樱子。炖鸡服。(选方出《四川中药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