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本经》
拼音名:Yàn Fánɡ
雁肪
别名
鹜肪(《本经》),雁膏(盂洗)。来源
为鸭科动物白额雁等的脂肪。原形态
动物形态详雁肉条。性味
甘,平。①《本经》:味甘,平。
②《吴普本草》:神农,岐伯、雷公:甘,无毒。
③崔禹锡《食经》:味甘,小冷。
功能主治
活血法风,清热解毒。治中风偏枯,手足拘挛;心胸结热,痞塞呕逆;疮痈、发脱不长。①《本经》:主风挛拘急偏枯,气不通利。
②《别录》:长毛发须眉。
③崔禹锡《食经》:主风热烦心,驻面色,理腰脚痿弱。
④孟诜:雁膏可合生发膏,仍治耳聋。
⑤《日华子本草》:脂和豆黄作丸,补劳瘦,肥白人。
⑥《纲目》:涂痈肿耳疳。又治结热胸痞呕吐。
用法用量
内服:熬油或煎汤。外用:涂敷。附方
①治风挛拘急,偏枯,血气不通利:雁肪四两。炼滤过,每日空心暖酒一杯,肪一匙头,饮之。(《食医心镜》)②治结热澼,心下肿,胸中痞塞,呕逆不止:雁肪一具,甘草(炙)、当归、桂心、芍药、人参、石膏各二两(碎),桃仁三十枚(去皮尖),大枣二十枚(擘),大黄二两。上十味,切,以水一斗二升煮雁肪,取汁一斗煮诸药,取五升,去滓分服。(《外台秘要方》雁肪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