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出自《贵州民间药物》。
拼音名:Dǎ Mǐ Huā
打米花
英文名
Root or herb of Snowcreeper Porana别名
马郎花、白花藤、小元宝、消食藤、翼萼藤来源
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旋花科植物翼萼藤的根或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rana racemosa Roxb.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除去杂质,切碎,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攀缘灌木,长可达10m。茎缠绕,草质,圆柱形,幼时或多或少被黄色硬毛,后具小瘤或无毛。单叶互生;叶柄长5-11cm,被疏毛至无毛;叶落归根片卵形,长6-11cm,宽5-10cm,先端渐尖或尾状,具钝或锐尖的尖头,基部深心形,两面疏被紧贴的柔毛;掌状脉基出,7-9条,圆锥花序腋生;苞片叶状,抱茎,小苞片钻形;花柄长3-6mm;萼片5,线状披针形,通常被柔毛,果时全部增大,呈长圆状匙形;花冠漏斗形,白色,管部带黄色,无毛,5裂至中部,裂片开展,长圆形;雄蕊5,内藏,花丝短于花药;子房无毛,花柱1,柱头棒状,2裂。蒴果卵形,长7-8mm,具小短尖头,无毛。种子1颗,卵形,长约6mm,暗褐色或黑色,平滑。花期9月。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石灰岩山地灌丛中。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至长江以南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