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
拼音名:Huá Dōnɡ Pínɡ Jué
华东瓶蕨
英文名
Oriental Bristle Fern, Oriental Filmy-fern来源
药材基源:为膜蕨科植物华东瓶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ichomanes orientalis C.Chr.[Vandenboschia orientale(C.Chr.)Ching]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
植株高10-15cm。根茎暗褐色,长而横走,密被黑褐色多细胞的节状毛。叶远生;叶柄淡褐色,长3-5cm,两侧具阔翅,基部补节状毛;叶片薄膜质,卵状长圆形或椭圆形,长5-10cm,宽2-5cm,三回羽状分裂;羽片6-12对,互生,几无柄或具有翅的短柄,宽卵形至菱状卵形,二回羽状分裂,中部的较大,长1-1.6cm,宽5-14mm;二回裂片2-4对,无柄,斜卵形或宽楔形,羽状分裂,下部的较大,长4-8mm,宽3-5mm,裂片1-3对,互生,短线形,长1-3mm,宽约0.5mm,叶轴及羽片中轴背面有棕色棒状短毛;叶脉羽状,末回裂片有小脉1-2条。孢子囊群位于上部末回裂片先端;囊苞管状,长约1mm,宽约0.8mm,两侧有狭翅,口部稍膨大或有膨大;囊群托黑褐色,丝状,长约8mm,伸出于囊苞之外。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00-1000m的低山常绿阔叶林中、沟谷中树干下部或林下溪边潮湿岩石上。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