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始载于《广西药植名录》。
拼音名:Jīn Huā Shù
金花树
英文名
Dunn Blastus别名
山暗赤、谷皱草来源
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金花树的枝、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lastus dunnianus Lev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切段,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灌木,高约1m。茎圆柱形,分枝多,幼枝、叶柄、叶、花序密被锈色微柔毛及黄色疏腺点。叶对生;叶柄长1-2cm;叶片纸质,卵形或广卵形,6.5-25cm,宽3-10cm,先端渐尖,基部钝至心形,全缘或具细波状齿,叶面无毛,背面被毛;5(-7)基出脉,背面侧脉隆起,细脉网状,被黄色小腺点。花两性,4数;聚伞花序组成的圆锥花序,顶生;花梗长约2mm;花萼漏斗形,具4棱,长约3mm,被小腺点,裂片反折,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约1.5mm;花瓣粉红色至玫瑰色或红色,卵形,长约3.5mm;花丝长约6mm,花药线形,弯曲,基部具不明显的小瘤,长约5mm,药隔微延长呈瘤状的小短距;子房半下位或下位,卵形,先端具4小突起。蒴果椭圆形,4纵裂,为宿存萼所包,宿存萼先端平截,冠以宿存萼片,具4棱,被小腺点。花期6-7月,果期9-11月。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30-1520m的山谷,山坡疏、密林下土壤肥厚的地方,溪边或路旁。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