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新疆中草药手册》
拼音名:Shā Zǎo
沙枣
别名
银柳、红豆(《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
为胡颓子科植物沙枣的果实。果熟时采摘。原形态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5~10米,有时具刺。幼枝银白色,老枝栗褐色。叶矩圆状披针形至狭披针形,长4~8厘米,先端尖或钝,基部宽楔形,两面均有白色鳞片,下面较密,成银白色,侧咏不显著;叶柄长5~8毫米。花银白色,芳香,外侧被鳞片,1~3朵生小枝下部叶腋;花被筒钟形。长5毫米,上端4裂,裂片长三角形;雄蕊4;花柱上部扭转,基部为筒状花盘包被。果实矩圆状椭圆形,或近圆形,直径8~11毫米,密被银白色鳞片。花期6~7月。果期8~10月。
本植物的树皮(沙枣树皮)、树胶(沙枣胶)、花(沙枣花)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生境分布
常生于沙漠地区。分布我国东北、华北及西北等地。化学成份
果实含黄酮类。果肉含糖43~59%(其中20%为果糖),蛋白质约10%,少量鞣质和粘液质
根和地上部分是哈尔满生物碱的良好来源,含有哈尔满、哈尔醇、哈尔明碱等。叶含咖啡酸、绿原酸、新绿原酸、维生素C140~350毫克%、黄酮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