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出自《名医别录》,1.《纲目》:鹊,乌属也,大如鸦而长尾,尖嘴黑爪,绿背自腹,尾黑白驳杂,季冬始巢,知来岁风多,巢必卑下,至秋则毛鲜头秃。
拼音名:Què
鹊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亥集中】【鳥字部】 鵲; 康熙笔画:19; 页码:页1505第14(点击查看原图)
【廣韻】【正韻】七雀切,集韻【韻會】七約切,𠀤音碏。鳥名。喜鵲也。一名乾鵲,一名鳷鵲。陶弘景謂之飛駁鳥。【本草】鵲大如鴉而長尾,尖觜黑爪,綠背白腹。上下飛鳴,以音感而孕,以視而抱。季冬始巢,開戸背太歲,向太乙,知來歲多風,巢必𤰞下,其鳴唶唶故謂之鵲,鵲色駁雜故謂之駁,靈能報喜故謂之喜,性最惡濕故謂之乾鵲。陸佃曰:傳枝受卵不墮地,故曰乾鵲。【莊子·天運篇】烏鵲孺。【註】傳枝而孚生也。因傳枝而名鳷鵲。【詩·鄘風】鵲之疆疆。【禮·月令】季冬鵲始巢。【淮南子·修務訓】如鵲之駁。【正字通】鵲春三月乳子,已,舍巢去,他鳥居之。涉秋首無毛若髠,能制蝟。鵲所在蝟必反腹受其啄,鳴木上蝟伏不能興。又練鵲,白毛如練帶,俗呼拖白練。山鵲曰鷽。又喜鵲,小說謂之神女。藏經謂之芻尼。芻尼,梵語鵲也。又地名。【左傳·昭五年】楚伐吳,吳人敗諸鵲岸。【註】廬江舒縣鵲尾渚。又山名。【後漢·臧宮傳】宮與岑彭等破荆門,別至垂鵲山,通道出秭歸。又鵲山,在濟南。見【山海經】以扁鵲名。又觀名。漢西京有鳷鵲觀。又人名。扁鵲,古良醫。又犬名。宋鵲,宋良犬。一作猎。又鵲玉。【天玄主物簿】鵲啄槐實,結玉於腦,謂之鵲玉。一作䧿。
英文名
magpie别名
干鹊、神女、飞驳鸟、喜鹊、刍尼、客鹊来源
药材基源:为鸦科动物喜鹊的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ca pica(Linnaeus)
采收和储藏:四季均可捕捉,捕后杀死,去羽毛及内脏,鲜用或烘干。
原形态
喜鹊,体长约45cm。嘴尖、黑色。头、颈、背部中央、尾上覆羽等均黑色,后头及后颈稍映紫辉,背部稍沾蓝绿色;腰部有1块灰白斑;肩羽洁白。初级飞羽外翈及羽端黑色而显蓝绿色光辉,内翈除先端外,均洁白;次级和3级飞羽均黑色,外翈的边缘具有深蓝及蓝绿色的亮辉。尾长,尾羽黑色而有深绿色反光,未段有红紫色和深蓝绿色的宽带。颏、喉、胸、下腹中央、肛周、覆腿羽等均黑色,喉部羽干灰白色。下体余部洁白。虹膜黑褐色。脚及爪均黑色。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晒息于庭院、原野和山区。筑巢于大树上。食物主要为各种昆虫及其幼虫,兼吃落花生、玉米、豆类及浆果等。
资源分布:分布于我国大部地区。
性味
味甘;性寒归经
肺;脾;膀胱经功能主治
清热;补虚;散结;通淋;止渴。主虚劳发热;胸膈痰结;石淋;消渴;鼻衄用法用量
内服:煮食,1只。外用:适量,捣敷。各家论述
1.〈别录〉:雄鹊肉治石淋,消结热,可烧作灰。
2.《日华子本草》:主消渴疾。
3.《本草图经》:主风,大小肠涩,四肢烦热,胸隔痰结。
4.《医林纂要》:止鼻购。贩病时作者,以鹊肉作羹食。
5.《陆川本草》治身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