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出自厦门《新疗法与中草药选编》
拼音名:Cū Yè ěr Cǎo
粗叶耳草
英文名
Herb of Hispid Hedyotis, Auricled Hedyostis Herb别名
莺哥利、光天化戟、细茜草、大号杉刺癀、小号大角荚、茜草节节花、锅老根、杀虫草来源
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茜草科植物粗叶耳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dyotis hispida Retz.[ Oldenlandia hispida Poir.]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全草,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
粗叶耳草,一年生披散草本。高25-30cm。枝条平卧,上部四棱柱形,下部圆柱形,被短粗毛。叶对生;近无柄;托叶鞘状,顶部分裂成数根剌毛;叶片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工2.5-5cm,宽6-20mm,先端尖,基部楔形或钝,上面被角质的短硬毛,触之剌手,下面被短硬毛,纸质或薄革质。团伞花序依生;无总花梗;苞片披针形,长3-4mm,粗糙;花无梗;萼简倒圆锥形,长约1mm,萼裂片4,披针形,长1-1.5mm;花冠白色,近漏斗形,长3.8-4mm,4裂;雄蕊着生于花冠简喉部;柱头头状,粗糙。蒴果卵形,长1.5-2.5mm,直径1.5-2mm,被粗乞求,熟时顶部开裂。种子多数,有棱。花期3-11月。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草丛、路旁及疏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