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1.川谷之名,始载于《救荒本草》,云:川谷生汜水县田野中。苗高三四尺,叶似初生薥秫叶微小,叶间丛开小黄白花,结子似草珠儿微小,味甘。2.《纲目》在薏苡条云:一种圆而壳厚,坚硬者,即菩提子也。其米少,即粳(米感)也。但可穿做念经数珠,故人亦呼为念珠云。其根并白色,大如匙柄,糺结而味甘也。综上所述,并核其附图,与今禾本科植物川谷相符。
拼音名:Chuān Gǔ Gēn
川谷根
别名
必提珠根来源
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川谷的根和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ix lacryma-jobi L.var.monilifer Watt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根和根茎,洗净,晒干。
原形态
川谷 多年生草本,高1-1.5m。须根较粗,黄白色,径约3mm。秆粗壮,直立丛生,多分枝,基部节上生根。单叶互生;叶片条形至披针形,长10-40cm,宽1-4cm,先端渐尖,基部宽心形,中脉粗厚而明显,两面秃净,边缘粗糙;叶鞘光滑,鞘口无毛;叶舌质硬,长约lmm。总状花序1至数枝,由上部叶鞘内抽出,长3-8cm;雄小穗覆瓦状排列于穗轴之每节上,成上举或点垂的总状花序;雌小蕊包藏于骨质总苞内;总苞卵形或近球形,长8-10mm,宽6-8mm,成熟时光亮而坚硬,近白色、灰色或蓝紫色。花、果期7-10月。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谷、溪边或水沟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山东、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四川、贵州、云南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