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名:Jiān Wěi Fēnɡ
别名:尖尾峰、起疯晒、赶风晒、赶风帅、赤药子、赶风柴、黑节风、握手风、粘搦风、穿骨风、大风叶、廉鱼风、雪突、牛舌癀
尖尾风
来源
药材基源:为马鞭草科植物尖尾枫的茎、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llicarpa longissima(Hemsl.)Merr.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
尖尾枫,灌木或小乔木,高2-5m。小枝四棱形,紫褐色,幼时稍有多细胞的单毛,节上具毛环。单叶对生;叶柄长1-1.5cm;叶片披针形至狭椭圆形,长14-25cm,宽2-7cm,先端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不明显小齿或全缘,表面主脉及侧脉有多细胞的单毛,背面无毛,有细小黄色腺点,干时下陷也峰窝状小洼点;侧脉12-20对。聚伞花序腑生1.5-3cm;花萼有腺点,杯状或截头状,冠的2倍;子房无毛。果实扁球形,白色,径1-1.5mm,具细小腺点。花期7-9月,果期10-12月。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200m以下的山坡、山谷、丛林中或荒野。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