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出自《河南中草药手册》
拼音名:Dì Shāo Guā
地梢瓜
英文名
Herb of Bastardtoadflax-like Swallowwort别名
女青、山角、地瓜儿、羊不奶果、小丝瓜、浮瓢棵、老瓜瓢、沙奶奶、马奶奶、沙奶草、细叶牛皮消、雀瓜、罗汉草、地瓜子、地葛、地瓜瓢、盘龙草、牛梢瓜、羊奶草、羊巴奶来源
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萝藦科植物细叶白前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Cynanchum thesioides (Freyn) K. Schum.2.Cynanchum thesioides (Freyn) K. Schum.var.aus-trale(Maxim.)Tsiang et P.T.Li[C.sibiricum R.Br.var.aus-trale Maxim. Et Kom.]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
1.地梢瓜 直立半灌木。地下茎单轴横生。茎自基部我分枝。叶对生或近对生;叶片线形,长3-5cm,宽2-5mm,下面中脉隆起。伞形聚伞花序腋生;花萼外面被柔毛;花冠绿白色;副花冠杯状,裂片三角状披针形,渐关,高过药隔的膜片。蓇葖纺锤形,先端渐尖,中部膨大,长5-6cm,直径约2cm。种子扁平,暗褐色,长达8mm,种毛白色绢质,长达2cm。花期5-8月,果期8-10月。
2.雀瓢 与原种相似茎柔弱,分枝较少,茎端通常伸长而缠绕。叶线形或线状长圆形;花较小,较多。花期3-8月,果期5-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生于海拔200-2000m的山坡、沙丘或干旱山谷、荒地、田边等处。
2.生于水沟旁及河岸边或山坡、路旁的灌木丛或草地上。
资源分布:1.分布东北,华北及河南,河北,陕西,山西,山东,安徽,甘肃,新疆,江苏等地。
2.分布于辽宁、内蒙古、河北、陕西、山东、江苏、河南等地。
性状
性状鉴别 (1)地梢瓜 全划长15-30cm,常弯曲,地上部分被短柔毛。根细长,褐色,有长根。茎不缠绕,多自基部分枝,圆柱形,具纵皱;体轻,质脆,易折断。叶对生,多破碎或脱落,完整者展平后呈条形,长3-5cm,宽2-5cm,全缘。花小,黄白色。蓇葖果纺锤形,表面具纵皱纹。气微,味涩。
(2)雀瓢 茎缠绕,分枝较少;叶条形或条状长圆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