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出自《陆川本草》
拼音名:Shān Wū Jiù Gēn
山乌桕根
英文名
Root of Moutain Tallowtree别名
山柳、山柳乌桕、红心乌桕。来源
药材基源:为大戟科植物山乌桕的根及根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pium discolor (Champ.ex Benth.)Muell.Arg.[Stillingia discolor Champ.exBenth.]
采收和储藏:秋后采挖,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
山乌桕 落叶乔木或灌木,高达10m。小枝灰褐色,有点状皮孔。叶互生;叶柄长2-7.5cm,顶端有腺体2;叶片纸质,椭圆状卵形,长3-10cm,宽2-5cm,全缘,下面粉绿色;侧脉8-12对。穗状花序顶生,长4-9cm;单性,雌雄同序,无花瓣及花盘;雄花花萼杯状,先端不整齐齿状裂,雄蕊2,极少3;雌花生在花序的近基部,萼片3,三角形,于房卵形,3室,花柱3,基部合生。蒴果球形,黑色,直径1-1.5cm;种子近球形,长4-5mm,直径3-4mm,外被蜡层。花期4-6月,果期6-12月。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平原、丘陵、山地的疏林或灌木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