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始载于《四川中药志》。
拼音名:Sì Chuān Shān Fán
四川山矾
别名
黄夹柴、灰灰树来源
药材基源:为山矾科植物四川山矾的根、茎及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ymplocos setchuensis Brand[S.sinu-ata Brand;S.Lucida(Thunb.)Sieb.Et Zucc.]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切片或段,晒干。
原形态
小乔木。小枝略有棱,无毛。叶互生;叶柄长5-10mm;叶片薄革质,长圆形或狭椭圆形,长7-13cm,宽2-5cm,先端渐尖或长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尖锯齿;中脉在叶面凸起。穗状花序呈团伞状;苞片阔倒卵形,宽约2mm,背面有白色长柔毛或柔毛;花萼长约3mm,裂片长圆形,长约2mm,背面有白色长柔毛或微柔毛,乌简短,长约1mm;花冠长3-4mm,5深裂几达基部;雄蕊30-40,花丝长短不一,伸出花冠外,长4-5mm,花丝基部稍联合成明显的5体雄蕊;花盘有白色长柔毛或微柔毛;花柱长约3mm,子房3室。核果卵圆形或长圆形,长5-8mm,先端具直立的宿萼裂片,基部有宿存的苞片;核骨质,分开成3分核。花期3-4月,果期5-6月。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800m以下的山坡杂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西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