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维
国名:马拉维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Malawi)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自上而下由黑、红、绿三个平行的横长方形构成,旗面上方中间为一轮冉冉升起的太阳,放射31道光芒, 黑色象征黑人,红色象征为争取自由独立而战斗的烈士鲜血,绿色代表该国的美丽国土和绿
国名
马拉维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Malawi)国旗
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自上而下由黑、红、绿三个平行的横长方形构成,旗面上方中间为一轮冉冉升起的太阳,放射31道光芒, 黑色象征黑人,红色象征为争取自由独立而战斗的烈士鲜血,绿色代表该国的美丽国土和绿色景物,太阳图案象征非洲人民争取自由的希望。国徽
中心图案为盾徽。盾面分三部分:上部蓝白相间的波纹象征马拉维湖,中间的狮子图案表示该国在历史上与英国的联系,下部的太阳图案来自1924年尼亚萨兰的徽记。盾徽上端是雄鹰、太阳、银盔、花冠图案,两侧有狮子和豹,下端的山峰图案象征该国南部的姆兰杰山,绶带上用英文写着“团结和自由”。独立日
7月6日(1964年)国庆日
7月6日(1964年)国家政要
总统宾古·瓦·穆塔里卡 (Bingu wa Mutharika) ,2004年5月当选,2009年5月获得连任 。自然地理
11.8万多平方公里(包括2.4万多平方公里水域)。非洲东南部内陆国家。西毗赞比亚,东北连坦桑尼亚,东部和南部与莫桑比克为邻。马、坦、莫之间的马拉维湖为非洲第三大湖。东非大裂谷纵贯全境,境内多高原,3/4国土海拔1000-1500米。北部高原海拔1400-2400米;南部姆兰杰山拔地而起,萨皮图瓦峰高达3000米,为全国最高点;姆兰杰山以西为希雷河谷地,形成带状平原。地处东南信风带,属热带草原气候。人口
约1200万。主要民族为奇契瓦族、尼昂加族和尧族,官方语言为英语和奇契瓦语。大多数人信奉原始宗教,20%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马拉维”一词源于奇契瓦语,意为“火焰”。首都
利隆圭 (Lilongwe),人口47. 1万(2003年估计)行政区划
全国分为3个区:北部、中部和南部区。简史
马拉维最早的居民是卡富拉人。公元13世纪至16世纪,班图人中的一支——菲里人逐渐进入马拉维地区定居,并于16世纪后期建立了马拉维王国 。19世纪80年代后期,英国和葡萄牙在这一地区进行了激烈争夺。1891年英国正式宣布这一地区为“英属中非保护地”。1904年由英国政府直接管辖。1907年设立总督。改称尼亚萨兰。1953年10月英国强行将该地同南罗得西亚(今津巴布韦),北罗得西亚(今赞比亚)组成“中非联邦”。1961年8月举行大选,海斯廷斯·卡穆祖·班达领导的马拉维国民大会党在立法委员会中获多数席位。1963年2月,班达成为自治政府总理。同年12月联邦解体。1964年7月6日宣布独立并改名为马拉维。1966年7月6日,成立马拉维共和国。班达出任首任总统。1971年班达成为马拉维共和国终身总统。1993年6月,马实行多党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