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浦路斯
国名:塞浦路斯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Cyprus) 独立日:8月16日(1960年) 国庆日:10月1日(1960年)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约为5∶3。在白色的旗地上绘有黄色的该国国土轮廓图形,其下有两枝交叉的绿色橄榄枝。白色象征纯洁和希望;黄色代表丰
国名
塞浦路斯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Cyprus)独立日
8月16日(1960年)国庆日
10月1日(1960年)国旗
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约为5∶3。在白色的旗地上绘有黄色的该国国土轮廓图形,其下有两枝交叉的绿色橄榄枝。白色象征纯洁和希望;黄色代表丰富的矿产资源,因为“塞浦路斯”在希腊文中是“铜”的意思,它素以产铜著称;橄榄枝代表和平,象征国内的希腊和土耳其两大民族对和平的向往和相互协作的精神。
国徽
为绿色橄榄枝环饰的盾徽。黄色盾面上,一只展翅的白色和平鸽叼着绿色的橄榄枝。整个图案不仅表达了该国两大民族向往和平的美好心愿,也代表该国的农作物橄榄树。盾面下部写着塞浦路斯独立的年份“1960”。国家政要
总统季米特里斯·赫里斯托菲亚斯(Demetris Christofias),2008年2月当选 。自然地理
面积9251平方公里。位于地中海东北部、扼亚、非、欧三洲海上交通要冲,为地中海第三大岛。北距土耳其40公里,东距叙利亚96.55公里,南距埃及的尼罗河三角洲402.3公里。海岸线长782公里。北部为狭长的凯里尼亚山脉,中部是美索利亚平原,西南部为特鲁多斯山脉。最高峰奥林波斯山,海拔1950.7米。最长河流为派迪亚斯河。属亚热带地中海型气侯,夏季干热,冬季温湿。人口
85.43万人(2006年官方估计)。其中希腊族占76.8%,土耳其族占10.3%,另有少数亚美尼亚、拉丁和马龙族占1%,外籍人占11.9%。主要语言为希腊语和土耳其语,通用英语。希腊族信奉东正教,土耳其族信奉伊斯兰教。首都
尼科西亚(Nicosia),人口36.3万(其中,希区27.3万,土区9万)。行政区划
全国划分为六个行政区;尼科西亚、利马索尔、法马古斯塔、拉纳卡、帕福斯、凯里尼亚。凯里尼亚和法马古斯塔的大部分以及尼科西亚一部分由土族控制。这是塞浦路斯土族区的萨拉米斯古建筑遗址。罗马时期(公元前58年-公元395年),萨拉米斯曾被誉为“东方的大商场”。拜占庭帝国统治塞浦路斯的初期,这里一度成为塞岛首都。后来,毁灭性的地震将城市掩埋在沙砾之中。君士坦丁大帝的儿子又重建萨拉米斯,但规模比原来的小得多。现在,人们只能从挖掘出来的遗迹凭吊这个古代一度繁荣兴盛的城邦国家。
简史
公元前1500年,希腊人移居塞岛。公元前709至前525年,先后被亚述、埃及和波斯人征服。公元前58年起受古罗马人统治达400年之久。公元395年被并入拜占庭版图。1571—1878年由奥斯曼帝国统治。1878年—1960年由英国人控制,1925年沦为英国“直辖殖民地”。1959年2月19日塞与英国、希腊、土耳其三国签订《苏黎世—伦敦协议》,确立了塞独立后的国家基本结构和内部两族权力分配;并同英、希、土签“保证条约”,由三国保证塞的独立、领土完整和安全;同希、土订立“同盟条约”,规定希、土在塞拥有驻军权。1960年8月16日宣布独立,成立塞浦路斯共和国。1961年加入英联邦。独立后,希土两族多次发生大规模流血冲突。1974年后,土族北移,并于1975年和1983年先后宣布成立“塞浦路斯土族邦”和“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国”,形成两族南北分裂局面。目前塞浦路斯政府实际上为希族控制,并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国”,即土族区,未得到除土耳其以外的国际社会的承认。
塞浦路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