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汝南
资料
蔡汝南(1516—1565):字子目,号抱石,浙江德清人。明嘉靖年间进士,十七岁即好为诗,有重名,中年专攻经学,知衡州时,常至石鼓书院为诸生讲经传道。
经浯溪
蔡汝南[1]
【题解】
本诗选自《浯溪诗文选》。这是一首讽喻诗,明为写景,实则喻世。乘舟夜泛,何其匆匆;湘江北去止于岳津,则首句已蕴情其中,语意双关;盖帝京亦处北方矣,奈何泛舟无以抵达。元结“欸乃”之曲时人耳熟能详,漫郎“三吾”遗墟,游客络绎不绝。七百多年过去了,物是人非,宁不哀哉!嘉靖年间,阶级矛盾进一步恶化,社会危机继续加深,政治腐败已成普遍现象,因而“漫郎不见遗墟在”另有所指。全诗以“梦里闻”作结,照应“夜泛”,悯元公之际遇,叹当朝之衰微,表诗人之情怀,极具神韵。
夜泛湘船向岳津[2],数声欸乃百重云[3]。
漫郎不见遗墟在[4],溪水崖风梦里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