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申集中】【虍字部】 虞; 康熙笔画:13; 页码:页1074第24(点击查看原图)
〔古文〕𠈌吳【唐韻】遇俱切【集韻】【韻會】元俱切,𠀤音愚。【說文】騶虞也。白虎黑文,尾長于身,仁獸,食自死之肉。【詩·周南】吁嗟乎騶虞。 又度也。【書·大禹謨】儆戒無虞。【左傳·桓十七年】疆埸之事,愼守其一,而備其不虞。 又安也。【儀禮·士虞禮註】士旣葬其父母,迎精而返,日中而祭之于𣩵宮以安之。 又誤也。【詩·魯頌】無貳無虞,上帝臨女。【疏】言天下歸周,無有貳心,無有疑誤。 又備也。【晉語】衞文公有郉翟之虞。 又樂也。【孟子】霸者之民,驩虞如也。【趙岐註】霸者行善䘏民,恩澤暴見易知,故民驩虞樂之也。 又【博雅】助也,望也,擇也。 又【玉篇】有也,專也。 又【正韻】慮也,測也。 又官名。【易·屯卦】卽鹿無虞。【註】謂虞官。【周禮·天官·大宰】虞衡,作山澤之材。【疏】掌山(澤者謂之虞) 又國名。【詩·大雅】虞芮質厥成。【左傳註】虞國,在河東大陽縣。又縣名。【晉書·地理志】虞縣屬梁國。 又姓。【潛夫論】帝舜姓虞。【左傳·昭三年】箕伯,直柄,虞遂,伯戲。【註】四人皆舜後。【通志·氏族略】禹封商均之子于虞城爲諸侯,後以國爲氏。 又虞淵,地名。【淮南子·天文訓】日至于虞淵,是爲高舂。 又【韻會】元具切,音遇。【揚雄·長楊賦】奉太尊之烈,遵文武之度,復三王之田,反五帝之虞。 又與㕦同。【史記·孝武帝紀】不虞不驁。索隱讀話。 又通吾。吾丘壽王。【水經注】作虞丘壽王。【王應麟·詩攷】鄒虞,或作騶吾。見《劉芳·詩義疏》。 【直音】俗作虞。
考證:〔【揚雄·長楊賦】復三王之日。〕 謹照原文日改田。
掌管山泽之官
古代掌管山泽之官。《周礼·地官司徒》有“山虞”掌山林之政令,又有“泽虞”掌国泽之禁令。
姓
一、姓氏源流
虞(Yú)姓源出有二:
1、出自妫姓,以国名为氏,来自舜帝。远古舜帝有一个称号叫有虞氏,所以舜帝又被称为虞舜。虞舜就是虞氏的始祖。大禹治水有功,于是舜帝将帝位禅让给大禹,大禹于是就把舜帝的儿子封在虞这个地方,并且建立了虞国,他的子孙于是就将虞作为自己的姓,称为虞姓。
2、出自姬姓,以国名为氏。西周初,武王执政以后封仲雍的庶孙于虞,建立了虞国。春秋时期被晋国消灭,虞国的人民于是以国为姓,是为虞姓。
得姓始祖:虞舜。姓姚,名重华,约生卒于原始社会末期。据《史记》记载,尧让位于舜,践帝位39年。舜,相传为中国历史上的先贤,是尧之后古帝王,古帝王部落联盟首领,是禅让制的代表,以受尧的“禅让”而称王于天下,当时,国号为“虞”,故称“虞舜”。虞舜待继母以孝,待弟以仁,儒家视为理想人物,是仁孝的典范,故虞舜就是虞氏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缺)虞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虞姓出自姚姓。远古氏族部落的时候,尧将部落首领的地位禅让给舜。舜有一个称号叫作虞,所以直到今天还被成为虞舜,这也是虞姓的最早起源。后来大禹治水有功,舜又将天下禅让给大禹,称夏禹。为了纪念虞舜,大禹封舜的儿子商均于虞国(今山西省永济县蒲州镇,一说现今河南省东部),商均的后代就称为虞氏。舜是东夷人,号有虞氏,是东夷少昊白虎部水伯天吴裔族邹虞氏之子。邹虞是邹屠与天吴氏族的联姻族,陶唐尧侯与后羿击杀朝阳天虞与东平台前村邹屠氏之后,邹虞联盟解体,邹氏南迁,虞氏留居豫东商丘的虞城。舜出生于此,及长迁荷泽,制陶为业。后来到了西周的时候,虞仲的后代在周文王的时候建立虞国,春秋时候为晋国所灭,但后代以虞为姓,保留至今。在古代,虞姓的望族大多聚居在会稽(略)。
三、历史名人
虞 经:东汉史官,武平人。为郡县吏。曾经说:“我的子孙为什么不做九卿呢?”于是他给他的孙子取字为“升卿”。
虞 翻:三国时候吴国的学士,从小爱读书有才气,但多次被请去做官都拒绝。又爱直言议论政事,因此还坐过牢。年老时讲学,听讲的人数以百计。
虞 集:元代学者,崇仁人,仁宗时期为集贤修撰。著有《经世大典》、《通元学古录》等。
虞 朗:清代女画家,金坛人。自号冰壶女史。喜欢画墨兰,著作有《桃源春泛图小影》。
虞 卿:战国时赵国上卿,游说赵孝成王,第一次见赵王时赵王赐给他一些黄金和一双白璧,第二次见的时候赵王就拜他为赵国上卿了,于是他号虞卿。因为评论国家的得失,积累了八篇文章,合起来称为《虞氏春秋》。
虞世南:字伯施。唐朝时期余姚人,隋朝时期为秘书郎,唐朝时期为秘书监。年少的时候与兄长世基一起跟从顾野王学习。唐太宋曾经夸赞他:“德行绝好,忠直绝好,博学绝好,文词绝好,书翰绝好。”擅长于书法,师承沙门智永。偏重于行草,晚年专攻正楷,与欧阳询齐名。一起被称为“欧虞”。贞观十二年逝世,终年80岁。编撰《北堂诗抄》173卷。
虞允文:字彬甫,南宋人。绍兴二十二年进士,文武双全,为国立有大功。历任中书舍人、直学士院、丞相等职。关心朝廷大事,经常提出有用的建议,终年64岁。
虞仲文:金代宰相。字质夫,宁远人,进士。擅长绘画,为官清廉。
虞黄昊:清代诗人。字景明,钱塘人。康熙举人。自幼聪明,十岁的时候就能做诗,后来一直因为诗而有名。是“西泠十子”之一。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济阳郡:晋惠帝的时候将陈留郡的一部分划出来,设置了济阳郡。在今天的河南省兰考县一带。
会稽郡:秦朝的时候设置。在今天的江苏省东南部以及浙江省活上西部一带。治所在吴县,也就是今天的江苏省苏州市。
陈留郡:秦代设置陈留县,汉代改设陈留郡。在今天的河南省开封地区。
2、堂号
五绝堂:源自唐太宗曾经夸赞虞世南:“德行绝好,忠直绝好,博学绝好,文词绝好,书翰绝好。”一时传为美谈。
五、国别
虞--周代姬姓国。虞也同吴,史书记载虞有二。
一在南方,即春秋时代曾争霸中原的吴国,此略。
一是山西晋南的北虞。
春秋初期,虞国(北边的虞国)主公因贪图晋国的良马美玉,借道于晋军灭了与己唇齿相依的虢国,随后被晋国不费吹灰之力而灭掉,良马美玉又回到晋献公手中,落下了千年笑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