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珍
基本介绍
一八○六年三月十日出生在遵义西乡天旺里一个仅有几亩薄田的农家。他同遵义府学教授莫与俦一起进行教学工作,从中学得了许多儒家大师的观点和主张。他刻苦研究三十多年,终于在经学方面有了很深的造诣。
自幼精力超迈,寓目辄能记诵。舅黎氏多蓄典籍,悉鼓箧读之,恒达旦。数年而学以大明。
郑珍
道光五年,选拔贡生,受知干程侍郎恩泽。程诏之曰:“为学不先识字,何以读三代秦汉之书。”遂大感悟,进求诸声音文字之原与古宫室冠服车舆之制。久之,经术益更涵肆,莫可殚诘。以道光丁酉举于乡。凡三为教官,最后补荔波县训导。未见即弃官归。
同治癸亥,用大臣密荐以知县发苏,未行而疾作,卒年五十有九。
其为学也,初实致力于许、郑,以为明训诂为读传注通经义之阶。其于二家,尊信最笃,既治三反,苟有惑则愤发覃思,又不合则群综诸儒之说,旁参曲证,必求一得当程、朱之义理而后已。如是者积三十余年,始于三礼六书涣然冰释。尝谓:“遵义汉牂柯地,自郡人尹珍从许慎受经以教南域,后遂无有经术发闻者。”
故毅然以道真自命。以经莫难读于《仪礼》,则为《仪礼私笺》八卷;人道莫重于亲族,则为《亲属记》二卷;古制莫晦于考工,则为《轮舆私笺》二卷;小学莫详于《说文》,则为《说文新附考》八卷、《逸字》二卷;奇字莫详干汉简,则为《汉简笺正》八卷;汉学莫盛于康成,则为《郑学录》四卷。并《巢经说》一卷,文抄诗抄九卷,《樗茧谱》一卷,《母教录》一卷,均刊行。别有《考工凫氏图说》、《说隶》、《老子注》、《世系一线图》、《无欲斋诗注》,凡若干卷,未刊。而纂辑乡邦文献,则有《遵义府志》、《播雅》两书。
文学成就
郑珍作品
在文学方面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他那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诗作上。郑珍的诗,如《捕豺行》、《六月二十晨雨大降》、《者海铅厂三首》、《酒店垭即事》、《经死哀》等,便真实地反映了这些内容。“井井泉干争觅水,田田豆落懒收箕。
另外,郑珍的诗还生动地描绘了山川秀色、田园美景,反映了人生哲理和生活的情趣。如《闲眺》;《寒夜读书》;《湿薪行》
郑珍、莫友芝是清代道光、咸丰、同治年间贵州最著名的经学家、文学家、文学家和书法家。他俩不仅在学术上造诣很深,而且是同窗挚友。他们多方面的成就,均为士林所重,因而被时人尊崇地称为“郑莫”和“西南硕儒”。
赵旭深交
郑珍评传
当代国学大师钱仲联《论近代诗四十家》中写道:“清诗三百年,王气在夜郎,经训一菑畲,破此南天荒。”意在称誉郑珍诗才和经学。郑珍和夜郎确有情结。首者,郑珍与是县著名诗人赵旭深交。郑延赵为《遵义府志》之“采访”。尔后,清咸丰庚申(1860)古二月二十七日,郑为避兵祸,举家迁到桐梓魁岩站杨家河畔,租刘氏宅居住,与赵旭家毗邻四月之久。其间,郑、赵及刘希向(字照书,疑为宅主)临水登山,访胜吊古,唱和遗响。尤有,郑著《巢经巢》中载咏及桐梓达40余首。
二月十七度娄山关
山势西来万马奔,大楼一勒九旗屯。天随路入藤萝峡,人共云争虎豹门。旧日刘兵此飞过,六年黔国任翻倾。黄心无复将军树,空逐流移泫石根。清史稿 列传二百六十九 儒林三
珍初受知於歙县程恩泽,乃益进求诸声音文字之原,与古宫室冠服之制。方是时,海内之士。崇尚考据,珍师承其说,实事求是,不立异,不苟同。复从莫与俦游,益得与闻国朝六七钜儒宗旨。於经最深三礼,谓:“小学有三:曰形,曰声,曰义。形则三代文体之正,具在说文。若历代钟鼎款识及汗简、古文四声韵所收奇字,既不尽可识,亦多伪造,不合六书,不可以为常也。声则昆山顾氏音学五书, 推证古音,信而有徵,昭若发蒙,诚百世不祧之祖。义则凡字书、韵书、训诂之书,浩如烟海,而欲通经训,莫详於段玉裁说文注,邵晋涵、郝懿行尔雅疏及王念孙广雅疏证。贯串博衍,超越前古,是皆小学全体大用。”
其读礼经,恆苦乾、嘉以还积渐生弊,号宗高密,又多出新义,未见有胜,说愈繁而事愈芜。故言三礼,墨守司农,不敢苟有出入。至於诸经,率依古注为多。 又以馀力旁通子史,类能提要钩玄。仪礼十七篇皆有发明,半未脱稿,所成仪礼私 笺,仅有士昏、公食、大夫丧服、士丧四篇,凡八卷;而丧服一篇,反覆寻绎,用 力尤深。又以周礼考工记轮舆,郑注精微,自贾疏以来,不得正解,说者日益支蔓, 成轮舆私笺三卷。尤长说文之学,所著说文逸字二卷、附录一卷,说文新附考六卷,皆见称於时。他著有凫氏图说、深衣考、汗简笺正、说隶等书。又有巢经巢经说、诗钞、文钞,明鹿忠节公无欲斋诗注。
西南巨儒
周敦颐
他的舅父黎恂,曾任浙江桐乡县令,藏书甚多。郑珍常走读于舅父家。他的舅父每次都满满地装了一箱书给他,郑珍从早到晚肘不离案,衣不解带,一天要读若干万言。
后又专心致志地攻读宋朝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和朱熹的著作,仔细研究程朱理学。如此数年,他在学业上有了十分显著的长进。一八二五年,侍郎程恩泽督办贵州学政,择优选拔他为贡生,并指导他说:“为学不先识字,何以读三代两汉之书。”
于是,他又进一步钻研文字的形、声、义的源流和先秦各种制度。当时的学者们都十分注重考据,他继承了这种传统,实事求是地做学问,既不随便标新立异,也不轻易附和苟同。以后,他同遵义府学教授莫与俦一起进行教学工作,从中学得了许多儒家大师的观点和主张。
他刻苦研究三十多年,终于在经学方面有了很深的造诣。他在经学和文字学方面的主要著作有《巢经巢经说》一
程颢
卷、《仪礼私笺》八卷、《轮舆私笺》二卷,《凫氏为钟图说》一卷、《亲属记》一卷、《说文逸字》二卷、《附录》一卷、《说文新附考》六卷、《汉简笺正》八卷、以及《深衣考》、《老子注》、《辑论语三十七家注》、《说文大旨》、《说文谐音》、《转注考》、《释名证读》、《说隶》、等等。
郑珍在经学和文字学方面的成就是十分突出的。然而,在史学和文学方面,更显示了他杰出的才能。一八三七年,他应遵义知府平翰的聘请,同莫友芝一起撰修《遵义府志》。他俩博采汉唐以来的图书地志和荒经野史,披榛剔陋,矜严体例,用了三年多时间,勒成四十八卷刊行。这是我国及贵州历史上编得较好的一部地方志,时人评论可与《水经注》、《华阳国志》相匹配。此外,他在史学方面的著作还有《郑学录》、《荔波县志稿》和《世系一线图》。
他的诗还生动地描绘了山川秀色、田园美景,反映了人生哲理和生活的情趣。如《闲眺》:“雨过桑麻长,晴光满绿田。人行蚕豆外,蝶度菜花前。台笠家家饷,比邻处处烟。欢声同好语,针水晒秧天”;《寒夜读书》:“雪意宵严逼岁除,缩肩睁案似蟾诸。信知冷卷真冰手,何怪儿不好书!拢袖独吟灯暗后,开门正值月来初。漫嗟穷相人皆弃,且幸前贤面未疏”;《湿薪行》:“地炉雪夜烧生薪,求燃不燃愁杀人。竹筒吹湿鼓脸痛,烟气寒眶含泪辛。小儿不耐起却去,山妻屡拔瞋且住。老夫坐对一冁然,掷掭投钳与谁怒?缓蒸徐引光忽亨,木火相乐笑有声。头头冲烟涨膏乳,似听秋涛三峡行。人生何性不须忍,干薪易爇亦易尽;湿薪久待终得燃,向虽不暖仍不寒”。
相关评论
程恩泽作品
清诗从道光以后,程恩泽为首,开始提倡学习韩愈、黄庭坚的诗风。程氏以汉学家而能诗,是近代“同光体”诗人所称%26;#8220;学人之言与诗人之言合%26;#8221;(陈衍《近代诗钞》)的旗帜。郑珍是程恩泽为贵州学政时提拔的贡生,治学和作诗都深受程的影响。治学上,他研精三《礼》,通声韵训诂。诗的成就,则遵循程氏门径而青胜于蓝。同时莫友芝、何绍基也出程门,都是学人工诗,于是使清后期诗坛出现了一大变局。
郑珍诗宗奉杜甫、韩愈、孟郊、黄庭坚,而能“历前人所未历之境。状人所难状之状,学杜、韩而非摹仿杜、韩”(陈衍《近代诗钞》)。他的诗歌内容广泛,社会现实、生活杂事、个人抒情、刻画风景、咏物咏古、题咏金石、谈论艺术等,无不涉及,而艺术风格,则有奇奥和平易两种。其奇奥之作,如陈衍所谓“效昌黎《南山》而变化之”的《正月陪黎雪楼舅游碧霄洞作》,以及《五盖山砚石歌》、《留别程春海侍郎》、《瘿木诗》、《腊月廿二日遣子俞季弟之綦江吹角坝取汉卢丰碑石歌以送之》、《安贵荣铁钟行》等。这一类诗,陈衍认为其特点是“语必惊人,字忌习见”,为道光以来“生涩奥衍”一派之冠。而其实在郑诗中并不占多数,也不代表其特色和成就。
郑诗中占绝大比重的,是平易近人的一种,它是用韩愈、孟郊雕刻洗炼的手段,而以白居易的面目出之,形成了郑诗独特的艺术风格。这类作品中,描写生活琐俗之事的,如《播州秧马歌》、《溪上水碓成》、《屋漏诗》、《网篱行》、《自沾益入宣威入东川》、《完末场卷矮屋无聊成诗数十韵揭晓后因续成之》、《题新昌俞秋农先生书声刀尺图》、《湿薪行》,能化臭腐为神奇;写旅途行役的,如《望乡吟》、《自毛口宿花堌》、《下滩》、《武陵值盛涨》、《候涨退》、《南河渡》、《自大容塘越岭快至茅洞》,颇见新鲜感受;写个人及骨肉之情的,如《出门十五日初作诗黔阳郭外》、《度岁澧州寄山中》、《系哀四首》、《重经永安庄至石堠》、《三女于以端午翼日夭越六日葬先妣兆下哭之五首》、《腊月十七日冯氏姊还瓮海》,语语沁人肝脾;写景名篇如《白水瀑布》、《怀阳洞》、《飞云岩》、《游南泉山》、《春尽日》、《云门墱》、《与儿子登云中山》、《白厓洞》时见精采描述;咏物如《归化寺看山茶》、《山中梅花盛开》、《追和程春海先生橡茧十咏》,吊古如《神鱼井》,论艺如《与赵仲渔婿论书》,反映经济思想如《吴公岭》,都有独见;特别是反映人民遭受官府剥削之苦的作品,如《江边老叟诗》、《僧尼哀》、《抽厘哀》、《南乡哀》、《经死哀》等,能继承杜甫、张籍、白居易新乐府的传统。
名人评价
《石遗室诗话》
郑珍的诗,为后来“同光体”作者所宗尚,陈衍《石遗室诗话》说:“近日沈乙庵(曾植)、陈散原(三立),实其流派。”梁启超《巢经巢诗钞跋》说:“范伯子(当世)、陈散原皆其传衣”。
所以“同光体”派的胡先骕推崇他为清代诗人第一(《读郑珍巢经巢诗钞》)。
梁启超则认为:“时流咸称子尹诗为能自辟门户,有清作者举莫及。以余观之,吾乡黎二樵(简)之俦匹耳。立格选辞,有独到处,惜意境狭。”《巢经巢诗钞跋》郑珍也擅长古文,翁同书为其文集作序,说它“古涩奥衍,大率如先秦以上诸子、汲冢坠简、两汉碑版文字及马第伯《封禅记》之属”,抒情之作,则“又悱恻沈挚似震川(归有光)”。
黎庶昌选其佳篇入《续古文辞类纂》,说明他在后期桐城派古文家心目中的地位。
个人著作
郑珍著作,全部收入1940年赵恺所编《巢经巢全集》中,其中诗文著作,为《巢经巢文集》4卷、《巢经巢诗钞前集》9卷、《巢经巢诗钞后集》6卷、《巢经巢诗钞外集》1卷,又《遗诗》6首。此前诗文有家刻本、高培谷资州刻本、莫棠刻遗诗本、卢前刻逸诗本、《四部备要》排印本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