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执中
人物简介

主要事迹
北宋仁宗时代的宰辅陈执中是位贤相,他曾在梧州任知府16年,政绩斐然,声誉卓著,对梧州情意殊深,对国事更有卓识。 他在梧州任职期间,皇帝真宗年事已高,且染病在身,“大臣莫敢言建储者”。他上奏《复古要道》3篇和《演要》3篇,“以蚤(早)定天下根本为说,真宗异而召之”。在朝廷上,真宗要陈执中从衣袖里拿出《复古要道》,让群臣提意见,大家都齐声赞好。真宗又指陈执中衣袖笑问:“你还有更精彩的在里头么?”执中又从袖间拿出《演要》,辅臣们读后也齐声赞好。原来陈执中远在遥远苍梧,心忧其君,心怀天下,上奏皇帝劝其及早确立太子,以定天下大计,稳定民心。此谏说出公卿大臣想说又不敢说的心里话,皇帝又欣然纳谏,皆大欢喜。因此这位苍梧知府在朝廷上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陈执中后来果然一帆风顺,步步高升。下面是他后来的仕途“简历”:
进天章阁待制,知应天府,徙江宁府、扬州,再迁工部郎中,改龙图阁直学士、知永兴军,拜右谏议大夫、同知枢密院事。又以资政殿学士知河南府,改尚书工部侍郎、陕西同经略安抚招讨使。逾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兼枢密使。加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逾月复官。迁吏部、观文殿大学士。久之,拜集庆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大名府。以吏部尚书复拜同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镇海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亳州。逾年辞节,改尚书左仆射、观文殿大学士,封英国公,徙河南府,又徙曹州,皆不赴。过都,以疾赐告,就第拜司徒、岐国公致仕。
陈执中确实是个好官。陈执中在宋仁宗任宰相。“身居宝马三公位”的陈执中虽为一品大官,权倾朝野,但他从不以官高自恃,更不以权谋私,而是处处严于律己,为官清廉。由于陈执中为人正直,勤于政务,所以深得仁宗皇帝的垂青。对此,有些人心怀不满,攻击陈执中呆板固执,处事太死板,说他不是当宰相的料。对此,陈执中嗤之以鼻,仍不改初衷。一次,一个谏官对仁宗说:“陛下之所以看重陈执中,是不是因为他曾在先皇面前请求立陛下为太子?其实,他不说太子也是非陛下莫属,他有什么功劳可称道的呢?”
仁宗道:“并不是为了太子的缘故,而是陈执中为相,坚持以国家为重,从不以权谋一己之私,从不做欺骗瞒哄的事,所以我才这样信任他。”这个谏官听皇上这么说,就无言以对了
陈执中为相,确实是于公于私都是如此磊落光明。他决不允许以私害公,不允许“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事在他的亲朋中存在。陈执中的一个女婿找他想为自己安排一个好差使,就遭到了陈执中的拒绝。他说:“官职是国家的,并不是个人居室抽匣中的东西可以随便取用。你虽是我的女婿,但也不能把官职作为私人财物那样轻易拿取呀!”
诗歌作品
陈执中主政梧州16年后离任时,留给梧州一首诗《题苍梧郡》: 莫讶南方景物疏,为君聊且话苍梧。
地倾二面城池壮,水迸三江气色粗。
山蓄火光因政出,石藏牛影为仙呼。
官厅传自唐丞相,民颂思从汉大夫。
龙母庙灵神鬼集,鳄鱼池近介鳞趋。
朝台望尽悲歧路,冰井窥频爽发肤。
鲙美不堪全用鲤,果珍何忍命为奴。
云归上国名终远,郡带诸藩势未孤。
铜鼓声浮翻霹雳,桄榔林静露真珠。
溪平花槛饶桃李,疆压莺歌尽鹧鸪。
三足告祥文上载,独峰为盛事原无。
封疆自觉隋时广,饮食从分过岭殊。
行伍戢威遵下武,儿童知学乐从儒。
风轻别墅来渔唱,人到闲坊恋酒垆。
服尚鲜华几两蜀,市相交易类全吴。
营稀贤帅遍栽柳,扇慕良规各制蒲。
春耸门栏多列戟,雪从弦管舞双奴。
只因谈笑评风俗,僭用诗谣和袴襦。
万里无媒休促蹙,数年从宦弄斯须。
却忧别后牵吟想,欲写幽奇入画图。
这四十句排律,一气呵成,字字珠玑,把苍梧古郡的形胜、史迹、风光、物候、民情、风俗、饮食、衣着、文化、信仰、生活习俗、社会世态等“一网打尽”,铺排修饰,熨帖可人!俨然用文字活画出一帧“大宋苍梧清明上河图”!一幅壮丽奇伟的历史画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