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某
个人档案
陈某
陈某
性别: 男
生日:1970-03-01
出生地:香港
星座:双鱼座
兴趣:电影
首个作品:《不是人》
最欣赏的华人漫画家:郑问、马荣成
最欣赏的日本漫画家:星野之宣、望月三起也
1970年3月1日出生于香港,却在台湾发迹成名的漫画家。全职当漫画家之前于广告公司任职创意部。
笔名“陈某”之意,乃只想当没没无名的“某某人”。
1996年以《不是人》短篇漫画以异于正史的正面角度重新描写三国时代的吕布,获得第六届东立漫画新人奖第一名正式成为职业漫画家。
擅长以电影镜头语言描写故事,叙事角度常令读者有有意外惊喜,对白处处机锋,角色设计新鲜有趣。
作品计有《不是人》(上下两集,曾获2000年金鼎奖优良漫画)、《充神榜》(塑造中国奇幻世界观作品)
陈某虽是香港人,所有作品均以香港为第一发表地,但作品却相继在台湾得奖,旋即在港台两地引起热潮。
陈某少年时未有受过专业美术指导,主要在大学时学过作画,曾跟香港艺术家欧阳应霁上过关于美术题材理论的课。毕业后不久,陈某加入了广告界,任职广告公司的美术设计。后来他对广告脚本昂贵而美感不足有所不满,并心感与其让为别人创作,何不自己作画。他也抱着为免将来老了后悔的决心,开始踏进了漫画家的路。
作品风格及影响
陈某的画风和分镜方法均比较偏向日本流行的作画方式,相对上较为纤细。这种风格在充斥着打漫画的漫画杂志的香港不甚常见,这亦是他早年转向台湾发展的原因之一。事实上,他作品结合了激烈的打斗和柔美的人物的独特风格,一推出便迅即受到台湾读者的欢迎。
而陈某早期的画风曾深受漫画家郑问的影响,更被读者喻为“少年郑问”。陈某曾对此直认不讳,这是基于他从小便对郑问描画历史故事的手法非常欣赏,更是其忠实读者。
陈某在作画时与一般漫画家不同之处是他爱用一般文具店常见的水性圆珠笔和科学毛笔,而不是一般的钢笔,这也可能因而塑造了他的独特画风。
陈某的漫画《火凤燎原》近日有传被著名武侠片导演徐克看中改编成电影,亦曾推出T恤、戒指、首办模型、对战卡片等周边产品。在Cosplay热盛行下,陈某笔下的角色被Cosplay迷看上,成为了变装对象。也有不少同人作品在互联网上出现。在著名三国游戏《三国志》中,一些原《火凤燎原》故事中的虚构角色也被爱好者制作成新角色添加进游戏中。
相关作品
《不是人》
漫画原作 《不是人》
陈某26岁才投身漫画界在漫画家中是相对较迟的,《不是人》内容是替一些三国著名的人物来个“翻案”,全面地推翻了一般人眼中由《三国志》的著者陈寿和《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笔下所描绘的三国人物。
把吕布、貂蝉、关羽、魏延、诸葛亮、姜维等历史人物之间的心路历程以另一种角度编写,故事内情出人意表,而往往发人深省。作画《不是人》期间,可说是一部由他一手包办的作品。
陈某完成此作后曾拿到东立出版社香港分公司处投稿。当时他被提议直接参加台湾一个由东立主办的漫画新人奖选举。来自香港的陈某出乎意料地赢得台湾东立出版社的“第六届东立漫画新人奖”少年组第一名。该奖项甚少授与香港参赛者,而这亦是首次有新人奖的投稿作品达到能直接刊于漫画杂志的水平。2000年,陈某也再次凭此部作品夺得台湾新闻局主办的“金鼎图书出版奖(漫画类读物)”而进一步被肯定。
除了得到读者和业内的称许,同时也得到善长以水墨作画的漫画家郑问赞赏。而事实上陈某初出道便展现出成熟的画风,从外人眼中根本看不出来《不是人》是他首个漫画作品,他在此前未曾作过超过三页的漫画创作。
《充神榜》第2册封面
《充神榜》
陈某之后再接再厉推出了《充神榜》,这是一部集合武侠与神怪元素的科幻漫画,以《封神榜》作角色骨干,大唐时代为背景。陈某在这科幻作品中大肆发挥其丰富的想像力之余,亦继续在当中加添不少金石哲理。然而,整体上虽然得到业界的认同,并于1999年获第三届亚洲漫画高峰会颁发最佳美术奖,但在市场上却缺乏重要的吸引力,叫好但不叫座。《充神榜》虽然发行了5册,可是陈某指出此作品事实上为未完成之作,他冀望在其长篇连载作品《火凤燎原》完结的一天再续写下去。
漫画原作 《火凤燎原》
成名颠峰作品:以司马懿角度重写三国故事,加入杜撰角色残兵首领“赵火”,在正史中加入丰富有趣的虚构情节,却又贴切三国人物性格及历史发展,勾勒更具想像空间的历史漫画。
其剧情发展亦以心机、谋算而为人所称道,不时有多重的计谋隐藏当中。同样地,漫画中也加入了不少精警而令人反思的对白,故事内容上亦增添不少人生观和价值观,如藉三国时代的官场斗争讽刺现实社会的办公室政治。除此之外,漫画中有时会插入一些全版的黑页,一般只有一至两句短语,这种以鲜明的风格表达故事的中心信息是《火凤燎原》的一大特色。
目前《火凤燎原》于香港、台湾、日本、韩国、泰国、越南、新加坡等地皆有推出单行本,也是少数华人漫画中可以打入日本市场的作品,2004年反攻日本《三国志Magazine》(MEDIA FACTORY出版)以《三国志群雄传—火凤燎原》之名开始连载。目前也是香港版的《新少年周刊》及台湾版的《新少年快报》中最受欢迎的连载华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