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兰
丈夫王驾
陈玉兰
王驾,字大用,河中人。大顺元年登进士第,仕至礼部员外郎,自号守素先生。集六卷,今存诗六首,虽不多,但颇有名,尤其是《社日》和《雨晴》两首流传很广。前者写农村的春社胜景:稻粱肥熟,桑柘影斜,此时“家家扶得醉人归”,真是一醉方休,痛快人心啊;后者写春雨过后,从前明明看见过的叶里花蕊现在却没了踪影,此刻忽然注意到蛱蝶纷纷飞过墙去,于是诗人不禁怀疑“春色在邻家”,写得十分幽默生动,妙趣横生。
诗词赏析
陈玉兰
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
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作者:陈玉兰 唐
作者小传:陈玉兰,吴人,王驾妻。
体裁:七言绝句
格律:○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
本作的韵脚是:七虞;可"六鱼七虞"通押。
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
○●○○●●△,○○⊙●●○△
陈玉兰
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
“夫戍边关——妾在吴”,这是由相对的两层意思构成的,即所谓“当句对”的形式。这一对比,就突出了天涯睽隔之感。这个开头是单刀直入式的,点明了题意,说明何以要寄衣。下面三句都从这里引起。
“西风吹妾——妾忧夫”,秋风吹到少妇身上,照理说应该引起她自己的寒冷的感觉,但诗句写完“西风吹妾”一层意思后,接下去不写少妇自己的寒冷感觉,而是直接写心理活动“妾忧夫”。前后两层意思中有一个小小的跳跃或转折,恰如其分表现出少妇对丈夫体贴入微的心情,十分逼真。此句写“寄衣”的直接原因。
“一行书信——千行泪”,这句通过“一行”与“千行”的强烈对比,极言纸短情长。“千行泪”包含的感情内容既有深挚的恩爱,又有强烈的哀怨,情绪复杂。此句写出了“寄”什么,不提寒衣是避免与下句重复;同时,写出了寄衣时的内心活动。
“寒到君边——衣到无?”这一句用虚拟、揣想的问话语气,与前三句又不同,在少妇心目中仿佛严冬正在和寒衣赛跑,而这竞赛的结果对她很关紧要,十分生动地表现出了少妇心中的焦虑。这样,每一句中都可以划一个破折号,都由两层意思构成,诗的层次就大大丰富了。而同一种句式反复运用,在运用中又略有变化,并不呆板,构成了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语调。声调对于诗歌,比较其他体裁的文学作品具有更大意义。所谓“情动于中而发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嗟叹”、“永歌”都是指用声调增加诗歌的感染力。试多咏诵几遍,就不难领悟这种唱叹的语调在此诗表情上的作用了。
作品评析
陈玉兰
此诗显著的特色表现在句法上。全诗四句的句法有一个共同处:每句都包含两层相对或相关的意思。在大致相同的前提下,又有变化。
构成此诗音韵美的另一特点是句中运用复字。近体诗一般是要避免字词的重复。但是,有意识地运用复字,有时能使诗句念起来上口、动听,造成音乐的美感。如此诗后三句均有复字,而在运用中又有适当变化。第二句两个“妾”字接连出现,前一个“妾”字是第一层意思的结尾,后一个“妾”字则是第二层意思的开端,在全句中,它们是重复,但对相关的两层意思而言,它们又形成“顶针”修辞格,念起来顺溜,有“累累如贯珠”之感,这使那具有跳跃性的前后两层意思通过和谐的音调过渡得十分自然。而三、四两句重叠在第二、第六字上,这不但是每句中构成“句中对”的因素,而且又是整个一联诗句自然成对的构成因素,从而增加了诗的韵律感,有利于表达那种哀怨、缠绵的深情。
此外,第一人称的表现手法也值得提出。诗中的“妾”(古代女子自我称呼)当然并不等于作者自己。作者采用第一人称,并完全用内心独白的表现手法,通过寄衣前前后后的一系列心理活动:从念夫,到秋风吹起而忧夫,寄衣时和泪修书,一直到寄衣后的悬念,生动地展现了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此诗通过人物心理活动的直接描写来表现主题,是运用得比较成功的。
相关信息
宜兴陶瓷博物馆工艺美术师
陈玉兰,女,1967年生,中国江苏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紫砂协会会员,宜兴紫砂行业协会会员。现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工艺美术师,研究紫砂壶艺术的设计和全手工制作,1980年师从吕尧臣大师,1982年获得工艺美术员职称,2003年进入季益顺工作室工作。在两位大师的指导下,壶艺不断进步。作品受到一致好评,并在国内外多次获奖。
浙江师范大学教授
陈玉兰教授
陈玉兰,女,1965年7月生,浙江东阳人。1987年7月本科毕业于杭州大学中文系,获古典文献专业学士学位。1990年获杭州大学汉语史专业硕士学位后,分配至苏州图书馆任馆员六年。1996年9月转治古代文学专业,师从苏州大学严迪昌先生攻读清代诗词方向博士学位,1999年6月毕业分配至浙江师范大学任教。开设课程有先秦两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唐宋文学、清代诗词研究、中国诗文化学等。2000年晋升副教授,并始任硕士生导师,2004年破格晋升教授。现主要从事清代诗词及古今诗体演变研究,有论文《清代嘉道时期江南寒士诗群与闺阁诗侣研究》(《文学评论》1999年)、《论“境界”说及其对新诗批评理论建设的意义》(《文学评论》2003年)、《论中国古典诗歌研究的文学生态学途径》(《文学评论》2004年)、《论绝句的结构艺术》(《文艺研究》2004年)等卄余篇,专著《清代嘉道时期江南寒士诗群与闺阁诗侣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一种。已独立完成省社科规划项目一项、省出版资助项目一项,现正从事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传统汉语诗体演变规律与新诗诗体建设》(二人合作)的研究。
上海华商中心筹委会主任
陈玉兰,女,1944年1月出生,上海人。教授。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现任上海华商中心筹委会主任,中国国情调查研究会高级研究员,世界华人交流协会国际专家等。主编了《上海词典》、《会计实用大全》、《中华旅游观光指南》等6部大型工具书。个人专著有《企业文化学》、《长寿老人谈长寿》等3部。参加策划编撰了《世纪伟人邓小平》、《中国外经贸大全》、《工业会计学》、《中国管理通鉴》、《人才学》等11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80余篇,共计200多万字。其中由国务院新闻办主任赵启正任主编,陈玉兰任常务副主编的《新世纪新浦东》获大洋洲国际优秀中文图书一等奖; 《会计实用大全》获日本赤羽著作奖; 《上海词典》获华东地区优秀图书二等奖;《上海专业技术人员使用现状及其对策》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人才研究新秀奖一等奖及上海社联1986—1987年度优秀学术成果奖等。《手握金钥匙的人》在中国作家世纪论坛2004年年会上荣获全国作品评比二等奖,陈玉兰被评为中国作家世纪论坛优秀专家。《沉痛悼念人民的儿子邓小平》在2004年纪念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征文活动中荣获特等奖。《新经济时代的企业人才管理》、《科教兴国国必兴》由世界学术成果研究院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荣获“世界优秀学术论文国际金奖”。并入编《世界优秀学术论文(成果)文献》,并在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五十五周年大型国庆献礼丛书征文活动中荣获特等奖。在2004年9月向中华人民共和国五十五岁生日献礼活动中,对入编《中华名人大典》第1、2卷一万余佼佼者严格评选,陈玉兰被评为国家级奖——诚信金奖(全国共8名),为她颁发了“诚信金鼎”及荣誉证书。专著《企业文化学》由汪道涵题词作序并给予很高的评价。多次出席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并作重要报告。多次出席人民大会堂和钓鱼台国宾馆的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座谈会,应邀在主席台上就座并作《科教兴国国必兴》和《新经济时代企业的人才管理》等报告,受到与会者的一致好评。她的报告被十多家国家级报刊杂志报道转载。同时,在中国新经济研究中心,中国公共关系协会等开展的2003-2004年中国研究、学术成果调查活动中被定为优秀作品,并荣获优秀科研、学术成果特等奖;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的第五届共庆中华民族大团结——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座谈会上,荣获优秀论文奖,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2001年第四届当代中国精神——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座谈会上,她被评为“中国精神先进个人”,为她颁发了荣誉证书、奖章和奖杯,公认其杰出的成就。2002年被文化部正式入选《21世纪杰出专家》丛书。2005年3月被中华人民共和文化部评为“中华骄子”荣誉金奖。由于陈玉兰的诚信和人格魅力,吸引了许多外商来中国投资,近年来为祖国引进外资20多亿美元,2003年被评为全国“引进外资第一人”,为她颁发了“新时期杰出贡献奖”。她的业绩被载入美国、英国的《世界名人录》、《国际名人录》、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人民公仆》及由江泽民亲笔题辞的《中华魂·中国百业领导英才大典》、胡锦涛亲笔题词的《中国创新报道》等几十部大型辞书中。
排水副总工程师
陈玉兰,1976年毕业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给排水专业,分配在银川市规划建筑设计院。毕业后,一直从事建筑工程给排水设计和市政给排水设计工作。参加了70年代优秀设计项目设计。任给排水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工用设备工程师,工程及设备招标评委专家,现任北京中外建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宁夏分院给排水副总工程师。
陈玉兰工程师
多年来,完成了上千项各种工程项目设计和指导工作,多项大中型建筑给排水和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其中获自治区优秀设计奖多项。完成了城市花园给排水管网及单体方案和施工图设计,圣雪绒大厦施工图设计,荣华苑、春满园高层住宅及消防管网、水泵房方案及 施工图设计,建国饭店、银川宾馆施工图设计,康力铝型材商业区给 排水及单体给排水方案及施工图设计主持,等等。
部分给排水设计获奖工程有:
区财政厅办公楼获区级年度优秀设计奖。
青铜峡小坝镇农贸市场获区级二等奖。
灵武磁窑堡中学获优秀设计三等奖。
银川商城获93年度区级优秀设计一等奖(设计者之一)。
天主教堂设计获区级优秀设计表扬奖,等等。
陈玉兰——青岛即发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玉兰,65岁,中共党员,第十、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青岛即发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曾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优秀女企业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质量管理先进个人、齐鲁巾帼十杰、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山东省优秀经营管理者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