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硅(无定形的二氧化硅)
物理性质
熔点(oC):大于1600
折射率:1.46
溶解性:不溶于水、酸和有机溶剂。
作用与用途
遵照规定使用和储存则不会分解。
性质与稳定性
制造玻璃陶瓷,磨蚀剂,油类的脱色,提纯硅铁,分析测定硼、砷和银等。
薄层色谱分析制板用。
贮存方法
密闭于阴凉干燥环境中
生态学数据
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
分子结构数据
1、摩尔折射率:无可用
2、 摩尔体积(m3/mol):无可用
3、 等张比容(90.2K):无可用
4、 表面张力(dyne/cm):无可用
5、 极化率:无可用
计算化学数据
1、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无可用
2、 氢键供体数量:0
3、 氢键受体数量:2
4、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5、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34.1
6、 重原子数量:3
7、 表面电荷:0
8、 复杂度:18.3
9、 同位素原子数量:0
10、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1、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3、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 共价键单元数量:1
合成方法
由氯乙酸和乙醇酯化生成氯乙酸乙酯,然后与氰化钠进行反应而制得。也可由氰乙酸与乙醇直接酯化而得。
工艺流程:1.氯乙酸酯化氰化法将氯乙酸和乙醇进行酯化反应,生成氯乙酸乙酯,经精制后的氯乙酸乙酯与氰化钠进行氰化反应,制得氰乙酸乙酯粗品,然后进行过滤,经常压蒸馏、减压精馏即得精品氰乙酸乙酯。
2.氯乙酸氰化酯化法将氯乙酸用纯碱中和生成氯乙酸钠,再与氰化钠作用制得氰乙酸钠,然后用盐酸酸化得到氰乙酸,最后与乙醇酯化得到氰乙酸乙酯,经过滤、常压蒸馏、减压精馏得成品。
精制方法:用碳酸钾或无水硫酸钠干燥后分馏。
毒理学数据
1、急性毒性:大鼠经口LDLo:400mg/kg;小鼠经腹膜腔LD50:500mg/kg;
兔子经皮下LDLo:1410mg/kg;豚鼠经皮下LD50:1115mg/kg;
两栖动物-蛙经皮下LDLo:4200mg/kg;
2、属中等毒类。经皮肤吸收并引起皮肤炎症。使用时应防止接触皮肤和吸入其蒸气。小鼠吸入LC50为550mg/m3。实验动物在低浓度时表现呼吸急促、流泪、嗜睡、精神萎靡、反应迟钝。浓度较大时则呼吸极度困难,痉挛、挣扎跳跃之后死亡。